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德国立法体制举例探析汪学文德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有其相当完整、有序、严谨的立法体制。德国战后的迅速复兴与发展,除国内外多方面的因素外,其法治健全、立法严谨、执法严格,举国上下法治观念较强,也是一不容忽视的因素。应该指出,一个国家的各种立法,皆是以其宪法...  相似文献   

2.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吕耀坤一、政体德国《基本法》第20条规定,德国是一个民主制、联邦制、法治和社会福利制的国家。民主制指选民通过投票选举自己的议员,由议员组成联邦议会,行使国家权力。联邦制指德国是由16个州组成的联邦国家。联邦议院和联邦政府的权...  相似文献   

3.
李乐曾 《德国研究》2010,25(4):4-11
本文以冷战后德国国内有关其国际角色定位的争论为引导,分析德国左翼政党在国外进行军事部署问题上立场的变化,进而以联邦国防军部署阿富汗为例阐明德国新安全政策的特点,最后结合"文明国家"角色行为和德国的外交政治文化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连玉如 《德国研究》2003,18(1):10-16
"迟到的民族国家"与"超前的民族国家"乍看起来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概念,但对于21世纪初的德国来说却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用这两个概念来探讨"新德国问题"的发展前景,是本文作出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工业4.0"是德国版的再工业化战略,以提高德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为主要目的,目前已经上升为德国的国家战略。它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1个核心"、"2重战略"、"3大集成"和"8项举措"。从实施动因上分析,在后危机时代德国日益感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从而提出"工业4.0"方案加以应对。其中,外部挑战可区分为短、中、长期,自身动因涉及德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竞争力下降的双重压力,以及制造业规模相对萎缩的现实。展望未来,由于德国具有多次产业升级的经验、良好的教育体系和发达的人力资源,以及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工业4.0"将会取得一定的成效,并给相关产业带来可观的收益。针对德国的再工业化,我国有必要居安思危,做到正视挑战,勇于迎接挑战,努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但同时对低端制造业亦不可完全偏废。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共同体到后古典民族国家:德国民族国家演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解朴 《欧洲研究》2012,(2):33-48,160
长期封建割据造成德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晚于英、法等传统西方国家。其建立民族国家的路径是先有民族,后有国家。德国民族国家是建立在由血缘、历史、语言、文化等要素构成的"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上,这一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构成了德国民族认同的核心要素。受到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德国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较为特殊,这也决定了其融入西方过程的曲折与漫长。20世纪90年代,两德重新统一后,德国与其他欧盟成员国一样进入后古典民族国家形态,将主权部分地让渡给超国家共同体。德国民族国家目前需要解决的是欧盟治理结构中的"新德国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9月23日,以"新时代的中德关系"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德论坛"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中德大楼举行。本次会议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德语国家分会、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德国研究》杂志编辑部、同济大学中德校园和中德学院协办。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致开幕辞。他向前来参会的嘉宾、学者表示欢迎,并  相似文献   

8.
5月8日是二战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日.作为这场战争祸首的德国,其历届国家和政府首脑例行的"5·8讲话"也因而成为世人关注的敏感话题.本文旨在以二战结束40周年时前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的讲话为参照背景,对现任总统克勒于2005年发表的"5·8讲话"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9.
自从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实现国家统一已经20余年的德国广受国际社会的关注、质疑和诟病。"德国的欧洲"还是"欧洲的德国"问题又在困扰德国、欧洲与世界。对此问题,本文认为:"德国的欧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德国处于怎样的状态,其对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冲击作用一直存在;二战以后的欧洲一体化致力于"欧洲的德国","接纳德国"同时又"防范德国",已经取得巨大成效,德国开始奉行一种具有"‘文明国家’内核的现实主义的‘贸易国家’外交政策",至今未变;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德国在"欧洲的德国"(原则层次)框架中推行"德国的欧洲"(操作层次),包括发展同中国等新兴大国的关系,是着眼于国际政治的结构性变化,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势之使然,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人大对法治实施的监督是最重要最权威的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人大要掌握好监督的"钥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在推进法治监督中,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面临着更新的使命和担当。重视人大制度的法治监督功能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