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同发 《黄埔》2008,(1):50-52
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宋朝政府派兵驻守澎湖,“隶晋江县”;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巡检司”;明朝政府增兵澎湖,置“游击”职;郑成功在台湾设“承天府”。至清代,政府逐步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加强对台湾的治理,1684年设“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下设三县,隶属福建省管辖;1721年增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政》2006,(10):49-49
安徽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巡视员任伯鹏认为,救灾工作的主体应在县、乡两级政府。第一,行政法规和管理规律确定救灾应急的主体在县、乡两级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均负有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等行政工作之责,因此对于救灾应急工作.省、市、县、乡各级地方政府共处同一责任体系之中。但是.由于省、市、县、乡政府所处的行政管理层级存在较大的差别.其行政作为也有很大的不同。从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来看,  相似文献   

3.
《政策》2010,(4):32-34
近年来,湖北省狠抓行政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省直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建立了行政服务大厅,95%的市、县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79%的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厅.60%的村建立了便民服务室,省、市、县、乡、村五级行政服务网络平台体系基本建成,2009年全省五级行政服务网络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787.36万件,受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行政结构扁平化的战略构想——以市管县体制为例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宪法规定的中国行政层级为中央 -省 -县 -乡 (镇 )四级 ,但实际运行层级为中央 -省 -市 -县 -乡 (镇 )五级。不仅与法律相悖 ,而且与效率相左。其在城乡一体化、权责配置、组织规模和行政成本等方面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端 ,已成为行政改革的严重障碍。经济的市场化、信息的网络化、管理的现代化为行政结构的扁平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通过增加省级数量 ,改革市管县体制 ,市县分治 ,构建省直接管理县 (市 )的少层次大幅度的、扁平化的公共行政体制 ,应成为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辽宁人大》2009,(6):25-25
正确认识县、乡人大的关系,对于正确指导好乡镇人大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全面、准确地理解县、乡人大的关系,应该是以下三种关系。一是法律上的监督关系。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和第七款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必须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上级人大常委会可以撤销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不适当的决议等。  相似文献   

6.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时,依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规章直接应用于个人或组织,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得以实现的活动。在加快依法治国进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行政执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令人关注与警惕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当前执法现状1.机构过多过滥。一个县往往有40多个行政执法机构,涉及执法类别几十种,几乎每个行政主管部门都成立了一支执法队伍,有的甚至成立了5~6支执法队伍。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设房产、城管等6个执法机构,并相应地组建…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建设必将大量涌现地方政府抽象行政行为,也必将大大增加行政权力被违法行使的几率。正确认识到省、市、区(县)、乡(镇)四级地方国家机关及其权力行为在宪法层面上的关系,是保障地方政府行为依法的思想基础;依循宪政要求而行使权力是保障其抽象行政行为合法的唯一思维导引。  相似文献   

8.
《政策》2006,(10):61-62
“乡财县管”全面推进乡级行政“阳光运转”;我国将加大对社区卫生投入;广东出台“几不”新规定;北京市级行政机关公示“权力清单”;江苏:涉及公众权益信息十天内公开;福建:群众关注的项目都要走向市场;上海:公务员培训从传统型迈向职业化;  相似文献   

9.
搞好县、乡行政机构的配套改革李才平县、乡两级政府是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实施管理的基层政权组织,其行政管理的方式和效率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近几年来,我国对各级行政机构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经验。本文拟把县、乡...  相似文献   

10.
强化对乡镇行政管理派出机构的监督余潮坤本文所说的行政管理派出机构,是指县公安、税务、工商行政管理等职能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经济区域或行政管理需要,经上级批准,派出驻乡、镇的机构,如公安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等。这些派出机构有行使某方面的行政...  相似文献   

11.
《人大建设》2005,(8):54-54
(中国建设报)6月17日刊文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市、镇行政设置的改革,即“乡改镇”、“县改市”、“县和县级市改区”、“县级市升地级市”、“地区改地级市”等.都朝着扩大市、镇管辖空间的方向发展,使市、镇行政辖区空前扩张。  相似文献   

12.
大名府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大名自古就有“河朔雄镇”、“北门锁钥”之称,为历代郡、州、府、路、道等行政机关驻地。春秋属卫,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属魏,秦为东郡,汉属冀州魏郡,汉高祖时以公子元之名,建元城县,唐改贵乡县为广晋县,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年)改称大名府。  相似文献   

13.
一、警察行政的概念何谓警察行政?警察行政一词亦可简称警政,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警察行政是指政府依法对国家安全事务、社会治安事务、司法事务和警察机关自身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具体说,警察行政是政府通过警察部门及其警察来保卫国内安全、维护社会治安,为社会提供公共安全产品与服务的活动。狭义的警察行政是指警察机关内部事务管理,即警察行政组织、警察人力资源和警察机关后勤事务管理等。从这一特定角度分析,警察行政的涵义可做以下理解:1.警察行政主体是政府的警察部门及其警察,而不是其他社会组织及其成员。警察通过执行法律…  相似文献   

14.
《中州统战》2001,(11):16-16
人事部近日提出,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法制体系完备的公务员制度。要建立人事执法责任、执法检查通报制度。要继续坚持“凡进必考”,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机关统一考试制度。中央国家机关2002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将采取“分类考试、突出能力、方便考生、定时定期”的方式。对不经考试进入行政机关的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人员要进行清理。对不按编制限额、不符合职位要求,调任、转任的人员.  相似文献   

15.
当前,县、乡(镇)级(简称县、乡,下同)行政机构的改革正在普遍展开。这股改革的潮流,对于改变县、乡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精简县、乡级庞大机关干部队伍,加速现代化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推进县、乡行政改革时,能否正确对待县、乡行政举办的各种行政性公司的建立及其发展,又是推进这一改革的关键环节。县、乡行政举办的各种公司的产生及其发展正是县、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精简机构的必然结果。成立县、乡行政举办的公司,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这种公司是精简县、乡党、政、群领导机构的最好渠道。到1992年,县级政府超编人员已逾60万人,乡级超编人员已达214万人。这次精简不仅要将已超过原有编制的人员精简下去,而且要将现有机构中由于政府转变职能而多余的人员,也须从政府机构中精简下去。这么多政府机构的人员要精简下去,并且又要妥善安置好,最好的渠道就只有县、乡里举办各种公司。如果不是办公司安排这些精简下来的人员,而是让他们去充实县里现有各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乡或乡制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周朝的地方行政区划中就有“邑”(居民点),相当于村镇。西周的地方行政系统采用的是“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的“乡制”(另有“乡遂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地方由采邑制逐渐变为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由此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行政道德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遵循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是行政主体对行政行为的善与恶,对与错,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的认识和评价,是维持和调节行政机关、公务员、公民与法人三者之间关系的隐性规范。  相似文献   

18.
统一版图:台湾建省与近代化建设 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宋朝政府派兵驻守澎湖,“隶晋江县”;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巡检司”;明朝政府增兵澎湖,置“游击”职;郑成功在台湾设“承天府”。至清代,政府逐步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加强对台湾的治理,  相似文献   

19.
行政登记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管理目的,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依相对人申请,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涉及相对人人身权、财产权等方面的法律事实予以书面记载的行为。行政登记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第一,行政登记是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职能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田博 《小康》2007,(2):4-4
“市管县”体制有着明显倾向性,它主要是为市里服务的,县(市)成为了地级市的“附属行政单位”,市里依靠行政权力,侵占县及农村地区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