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军长征,是在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发生的,也是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著名的长征史专家、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徐占权说。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徐占权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调动100万大军“围剿”红军和各苏区,其中以50万兵力直逼中央苏区。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如果继续采取毛泽东为红军制订的战略战术原则,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大规模‘围剿’是有可能的。”徐占权解释说,一方面,蒋介石虽然调集…  相似文献   

2.
数字长征     
部队参加长征的红军部队,以各路军出发时计算,有3个方面军,2个纵队,7个军团,6个军,32个师。第1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两个纵队即第1纵队(1梯队、2梯队、3梯队、4梯队),第2纵队(1梯队、2梯队、3梯队、4梯队)。5个军团即红1军团(1师、2师、15师)、红3军团(4师、5师、6师)、红5军团(1  相似文献   

3.
赖晨 《政协天地》2014,(9):52-53
长汀县城东北的长汀飞机场,始建于土地革命时期。1934年冬,原国民党东路军第三纵队指挥李延年奉令建筑长汀飞机场,主要是为了对付红军长征后活动在闽、赣两省的红军游击队。1936年底机场建成,占地两万平方米左右,约是后来机场的四分之一。机场建成后,国民党的小型双翼飞机曾在机场降落过。  相似文献   

4.
吴昌华 《黄埔》2007,(4):46-49
第二十一章 五次谈判 国共两党再合作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 江西中央苏区的红军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干1934年10月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干1935年10月抵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会师。红二、六军团从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于1936年7月2日到达四川甘孜,  相似文献   

5.
文大稷 《理论月刊》2007,(3):177-179
长征是在党和红军面临着严重生死存亡的情况下进行的,各路红军与国民党军进行了多次战斗,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红军长征的胜利。我们党在红军长征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它们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实行疏导方针、统一思想认识;服务人民、群众性强;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求同存异、争取团结。这些宝贵的经验,今天仍然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原由及其历史意义王晋林李东晖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粉碎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完成了战略转移,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7.
正红军长征过广西是整个长征史诗中的重要篇章,是红军与国民党军之间的一场殊死军事较量,也是无形的宣传力量斗争。红军长征过广西的宣传思想工作对于传播革命真理和党的政策,粉碎敌军的反共宣传,打破敌军防堵、抢渡湘江,助力红军过境广西乃至对长征胜利都有举足轻重之影响,对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从湖北黄陂北部山区诞生的一支革命队伍——红25军,汇入了长征的伟大壮举。它的长征为中央红军的长征开辟了路线,有“中央红军向导”的美誉。为缅怀红军长征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武汉市组织了“重走红25军长征路”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忠实记录了长征途中的动人往事和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我们特刊发此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正一、长征伟大、意义深远,值得永久纪念关于长征的伟大意义,毛主席在长征结束不久就作了科学的总结和阐述。多年来很多同志发表很多文章作了方方面面的回忆和阐发。现在又过去80年,我感觉需要从世纪中国的大跨度历史的角度作点补充:1、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和发展的转折点。长征对党和红军来说是一次生死存亡的大考验;长征胜利是党和红军兴旺发达的关键。王明路线造成苏区损失90%,白区几乎100%。剩下的  相似文献   

10.
正80多年前,中央红军抢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随后,从三千界、清平界等地进入西延山区,在今桂林市资源县中峰镇油榨坪召开临时会议,作出改变行军路线的决策。这是红军长征历史上第一次改变行军路线,为遵义会议召开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注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是我们长征胜利的关键。而今,在红军长征精神的引领下,资源县中峰镇党委、政府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1.
长征五问     
朱学成 《政策》2006,(9):58-59
一问: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答:关于这个问题曾经有过多种说法,如“红军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长征是为了打破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等等。从长征胜利的结果来看确是如此,因为长征的胜利使蒋介石的“围剿”计划彻底破产;党中央到达陕北后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妥善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很快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但结果不等于起因。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中央苏区历时一年多的反“围剿”战争,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者的错误指导进攻中搞冒险主义,防御中搞保守主义,退却时搞逃跑主…  相似文献   

12.
石仲泉 《今日浙江》2006,(20):30-31
石仲泉是著名党史专家,他利用五六年时间基本走完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用鲜活的故事诠释了长征精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纵横10多个省,跨越万水千山,实现了从东南至西北的战略大转移和大会师。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兵力较量之悬殊,在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红军长征胜利已成为历史。但是,伟大的长征孕育的伟大长征精神是永存的。这里,根据这些年我的长征行体验,谈谈对长征精神的几点认识。“红小鬼”与“女团长”的诠释红军长征,既…  相似文献   

13.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我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蒙阴县孟良崮地区集中9个纵队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较量,它是解放战争以来山东战场“最硬的硬仗,最大的恶仗”(粟裕语)。在你死我活的三天搏斗中,华野参战将士在粟裕同志指挥下,于“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陈毅语),全歼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及八十三师1个团共3.2万余人,击毙七十四师中将师长张灵甫,开创了华东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  相似文献   

14.
曹春 《传承》2010,(22):16-17
1934年10月,据守中央苏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因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不得不撤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及中革军委等中枢机关也随军行动。国家银行与财政部一起编入中央纵队第十五  相似文献   

15.
对一九三六年十月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从自己所接触到的中共党史教材和文章中,说法不尽相同,如:山东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中说:“一九三六年十月,红一、二、四方面军终于在甘肃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和会宁胜利会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中说法是:“一九三六年十月,一二、四方面军终于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伟大长征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6.
(一)红军番号是红军建制的基本内容之一。红军的创建及红军的鼎盛时期,兵力达三十万,相继采用了正规的团、师、军、军团和方面军等番号单位;非正规红军番号启用了支队、大队、梯队、纵队(有的纵队分成甲乙两种编制)、路等单位。也有把两套番号混合使用即正规的军级番号建制辖非正规纵队级番号。这些红军番号单位的出现与红军本身的创建一样,都是很不寻常的。红军部队番号是伴随红军的创建,逐步形成的。八一南昌起义是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齐彪  徐晖 《党建研究》2006,(10):21-23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行程数万里,冲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经受了艰难险阻的考验,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胜利完成了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向陕北的战略大转移,中国革命实现了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民族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光辉的前景。革命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18.
红军长征历史意义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史学界对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从80年代中期纪念遵义会议召开及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前后到90年代初期,有关论著层出不穷。 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对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作了总体上概括,认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红军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毫不动摇地保持着革命必胜的信念,表现出惊人的智慧和毅力,冲破国民党重兵的追堵,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折  相似文献   

19.
陈琪瑶  王建华 《群众》2024,(2):64-65
<正>在长征宣传中,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向中国与世界介绍长征壮举的,他不仅是红军长征的亲历者,也是重要的决策者之一。毛泽东曾称赞,陈云是宣传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人,为中国共产党做了一件大好事。1934年长征出发前,中共中央大功率电台损坏,无法与共产国际总部取得联系,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假宣传,1935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派陈云秘密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长征情况,以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和战略指导。7月下旬,在宋庆龄、潘汉年等人协助下,陈云抵达海参崴,乘火车前往莫斯科。在此期间,陈云根据自己的长征亲历,构思完成了长征纪实文集《随军西行见闻录》(下文简称《见闻录》)。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06,(4):72-72
在党的许多重大历史关头,叶剑英元帅都扮演着关键角色。1927年7月,叶剑英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1935年长征途中,张国焘意欲“解决”中央红军,叶剑英获取张国焘密电,及时报信,在关键时刻换救了红军。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红一、三军和军委纵队脱离险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