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许春华 《先锋队》2013,(12):24-25
人情往来,乃人之常情。人在情感的“驱动”下来来往往以体现温暖,无可厚非。然而,“上下五千年”后,我们国家培育出了一种“人情文化”,许多人将人情往来作为工作、生活的“润滑剂”。于是,潜规则也潜滋暗长,人情与礼物礼金(统称“礼金”)“勾搭成奸”了。这样,人情往来也就变了味变了质,“以礼代贿”以暗渡陈仓的方式招摇过市,  相似文献   

2.
庭审中,安徽省宿州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杨哲信这样为自己辩解:“好多人来送,我实在推不掉,我也要有社会关系,不能把关系搞得太僵。”杨哲信抛出“遮羞布”但凡大大小小的贪官在案发后总要为自己当初受贿找一块漂亮的“遮羞布”。比如说“这是正常的人情往来”、“礼金不是贿”、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开展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在全省范围开展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专项整治,领导干部要公开承诺拒收不送红包礼金,并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中国素为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本属情理之中。然而,部分执权官员,凭借逢年过节,婚丧喜庆,大操大办,收受管理对象、服务对象红包礼金。为了掩人耳目,这种收礼之风,美其名曰:"人情往来",实质是利用"风俗"作"马甲",披着"人情"外衣,行敛财之实。探究"人情往来"收礼敛财,不难发现,始终有条无形之线贯穿其中,那便是"权力"。官员手握权力,可以左右他人  相似文献   

4.
曾因在挂职期间神秘“失踪”而引起社会关注的西华县原县委书记栾蔚东,最近又因涉嫌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而被周口市人民检察院送上了被告席。  相似文献   

5.
民间婚丧嫁娶以礼祝贺本属正常,但现在“礼金”的名目却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子女升学、乔迁新居甚至于小姨子、小舅子等结婚都要通知大家以礼相待。因为这个“人情往来”,使很多人为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一些投机者和官员打着"人情往来"的幌子,违规收送红包礼金,使"红包"彻底变质变味,成了行贿受贿的新桥梁、权钱交易的遮羞布。蒲江县西来镇党委书记任洪涛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红包礼金,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会理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李令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红包礼金,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群众遇到红白喜事"感情送礼",本是活跃邻里氛围、增进彼此感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近年来在农村一些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本是正常人情往来的请客送礼却变得名目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礼金数额越来越大,群众有不堪重负之感。  相似文献   

8.
点评“最后陈述”去年夏天,17次受贿220.69万元的原湖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德元,被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开庭公开审理此案时,张德元在法庭上“最后陈述”:“如果礼金、回扣要以受贿论处,那...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最近,我在看某公开报道的案例中,当事人向某单位几名干部分别送有钱物,而司法机关却认定为有的人是受贿,追究其刑事责任,有的人是收受礼金而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而是建议给予党政纪处理,请问这样认定的依据是什么?胡平胡平同志:案件查处中,如何认定当事人是受贿还是收受礼金,要依据我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及《党纪处分条例》第63条的规定。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  相似文献   

10.
庭上要求人身保护潼南县委原常委、常务副县长谭新生涉嫌受贿一案不久前开庭审理。谭新生承认收受礼金、奖金的事实,但他辩称:我没有受贿动机,所履行的是正常职务行  相似文献   

11.
惩腐公告     
《党课》2010,(19):79-79
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助理樊中黔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终审被判死缓。经查,樊中黔任职10余年间,先后收受70多个开发商“礼金”上千笔,大肆受贿上千万元。  相似文献   

12.
呼唤『真情』□董治顺从一份材料中看到,浙江省萧山市原市长莫妙荣因受贿24万元巨款被判处无期徒刑。莫妙荣对自己拿人情换原则的教训,悔恨不已。他说:人都是讲人情的。他在萧山几十年,种种人情关系太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促使他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因素。为...  相似文献   

13.
逢年过节,往往容易出现大吃大喝、铺张浪费、赠送礼金等现象。从历年查处的案件来看,年关无疑是行贿受贿的易发期。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70%至80%的贪官都有在春节等节假日收礼受贿的记录。因此,领导干部过年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过“廉关”。  相似文献   

14.
仪式性人情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民俗现象,也是理解乡村社会的一个关键词。然而在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人情理论无法解释人情的延续,以及村民愿意接受人情剥削、压榨的现象。通过分析湖北省Z村仪式性人情发现,发生在生命历程不同节点的仪式性人情具有差序格局的特征和不同的交往规则,并在人情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人情债和人情味两种运作机制。前者通过人情中的“报”与“欠”、村民的理性算计、村庄的舆论促使人情往来保持在一种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实现人际关系网络的重新界定与区分,以及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后者通过礼貌周到的待客之道、活动中的互助合作、情感的宣泄和表达,营造了浓厚的人情氛围,增加了村民之间的亲密情感。通过这两个机制,仪式性人情展现出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的倾向,推动了仪式性人情活动机动、灵活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贿礼当归公     
贿礼当归公湖北胡祥华各级领导,特别是掌握一定实权的部门领导,拒贿而将贿赂礼金退还行贿人的事情屡屡见诸报端.笔者觉得,这种礼品各礼金不应该退还给送礼者,而应该收缴归公。首先,这种礼金不是亲朋好友之间的礼沿往来,而是送礼者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职人员或...  相似文献   

16.
据《京华时报》报道,9月27日,在北京举办的2014年大成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高峰论坛上,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学教授陈兴良透露,刑法修正案(九)拟设置“收受礼金罪”。这一罪名是指如果公职人员收受他人财物,无论是否利用职务之便,无论是否为他人谋取了利益,都可以认定为此罪。这条消息被媒体发布后,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不过,在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官网公布的相关草案中“,收受礼金罪”的条款并未列入。对此,草案说明解释“:考虑到这些问题各方面认识还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未列入本草案。”尽管如此,围绕这个话题的争议仍在继续。有人认为“,收受礼金罪”能有效遏制公职人员以礼尚往来名义掩盖受贿行为,是密织法网的客观要求;也有人觉得,增设“收受礼金罪”既无必要,又不具备可操作性,很容易沦为“口号立法”。本刊邀请持不同观点的两位嘉宾——法学学者杨天军和资深检察官曹元新一起讨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7.
《先锋队》2011,(6):4-4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不久前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队伍建设年”活动中说,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做好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情往来,有很多难办的事情,当你为人情所惑。左右为难,不知何去何从时,最可靠的选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按原则去办,按照党纪国法去办。  相似文献   

18.
明目张胆地收受别人的金钱贿赂,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对这一点,作为领导干部是清楚明白的。于是,有些想敛钱的人,就变换了一种方式,他们利用亲人婚丧嫁娶、生日过寿之机,收取下属和想投其所好及有事求于他的人的礼金,这就是所谓的“人情腐败”。“人情腐败”之所以愈演愈烈,盛行一时,因为有其存在的环境和土壤。从收礼者一方来说,这种方式比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等方式隐蔽得多,收受的礼金比较分散,数额也够不上法律惩办,收礼后也可以心安理得、高枕无忧,不必担心纪检部门查处。从送礼者一方来说,早有讨好巴结领导之心,只是没有机会,这种机会绝不…  相似文献   

19.
宛诗平 《党课》2013,(2):68-69
日前,云南省纪委通报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原州长杨红卫腐败案的部分案情,杨红卫在任职期间,受贿逾千万,对灾后重建质量问题和土地违法问题负领导责任,在国内外拥有23套房产,吸食毒品,与多名女性发生不正当关系,收受礼金等。专案人员透露,  相似文献   

20.
反腐     
《廉政瞭望》2010,(19):9-9
贵阳原市长助理与70个开发商勾结 近日,贵阳市原市长助理樊中黔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终审被判死缓。樊先后收受70多个开发商“礼金”上千笔,受贿上千万元,该案还牵出贵阳市国土、建设领域案件15件,涉案18人。专案组在樊家中搜查发现,陈年茅台酒填满半间房,古董、字画等高档礼品琳琅满目,打开1.2米高的保险柜后,一扎扎百元大钞“哗哗”地往下掉,光清点钞票就用了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