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虚拟现实技术在刑事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生 《刑事技术》2006,(3):51-53
虚拟现实技术在刑事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给研究者观察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和角度,通过各种设备,研究者可以沉浸在虚拟的现实环境中,最大程度的参与到事件中去,主动地探索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这样,不仅给刑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实验的新环境,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分析问题的新平台,而且使刑事科学技术的部分学科步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领域。随着这一技术应用的深入,将会有更多的技术难题得以攻克。本文就虚拟现实技术在刑事科学技术领域中如现场勘查、现场重建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讨论。1虚拟现实技术基本概念及其应用于刑事技术的…  相似文献   

2.
浦东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发展现状浦东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在10余年的创新发展历程中,以年均勘查现场近万起、年均利用痕迹串并案件300余串、认定犯罪嫌疑人近千名、认定案件1400余起的工作实绩,为打击刑事犯罪和稳定社会治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多年来,刑技部门以刑事技术综合管理为切入点,以完善侦技互动为重点,不断提高现场勘查质量,为一线侦查工作提供扎实可靠的保障, 赢得了“全国一级示范技术室”的称号。2005年,全部刑案现场勘验率为37%,十类重点刑案勘验率97%,现场采痕率达 89%,痕迹物证作用率为28%,分别超过市局标准3个、15个、 11个、10个百分点。能取得以上实绩,关键是推行和不断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重庆是共和国最年青的直辖市.全市纵横470多公里,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人口3200万.是西南重镇和经济发展中心.重庆的刑事技术随着直辖市建设的步伐,在市委、市府、公安部和市局党组的关怀下,在刑警总队党委高度重视下,全市的刑事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案侦中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市的社会稳定和刑事案件的侦破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引发的信访案件涉及到刑事侦查、移送起诉等各个刑事诉讼阶段,涉及到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各个专业。从2005年5月18至9月6日,山西省公安机关受理的群众对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结论不服而提出申诉的信访案件的统计数字来看,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伤情鉴定结论和死因鉴定结论不服,其中对伤情鉴定不服的51起,约占54%,对死因鉴定结论不服的申诉案件43起,约占46%。笔者通过对信访案件的调研和分析,探讨了技术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工作,从根源上减少或杜绝此类案件发生的对策。1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引发信访案…  相似文献   

5.
犯罪现场的手印痕迹是犯罪嫌疑人作案之后遗留下的关键线索,对于刑事案件的侦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学习和掌握手印痕迹检验的精髓和核心关键方法,有利于办案人员在进行现场勘查的时候通过对手印痕迹的固定和提取能够获得更多的案情线索,加快案件侦破的速度。本文首先对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再研究讨论了多种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希望能够对相关警力部门侦破案件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公安局自 1999年以来 ,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宜昌会议”精神 ,始终坚持“科教强警”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 ,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 ,扎扎实实地作好基层刑事科学技术室的规范化、现代化建设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介绍如下 :1 周密部署抓住机遇我们为了推动我市基层刑事技术工作的发展 ,确保完成公安部三年达标的任务 ,保证首次刑事科学技术室等级评定工作的圆满完成。我们从强化规范化管理入手 ,夯实刑事技术基础工作 ,科学管理 ,健全机制 ,强化建设 ,来促进基层刑事技术等级评定工作 ,真正实现科技破案的目标。例…  相似文献   

7.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4,(7):203-203
5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和广东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刑事科学技术研讨会在广州鸣泉居度假村举行。来自全国公、检、法、司、军队的刑事技术专业人员和政法院校的专家、教授共计180佘人参加研讨会。研讨会收到论文440篇,37篇论文获优秀奖。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安卫星,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现代法庭审判制度改革的深入,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相互融合,法庭上控辩双方的对抗性增加,特别是现在命案攻坚的新形势下,辩方会更注重控方实物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而刑事科学技术人员担负着实物证据的发现、提取、收集及检验鉴定,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在现场勘查中担负着主导勘查的作用。在犯罪嫌疑人高智商化发展的今天,刑事科学技术人员除了要有强健的体魄(身体素质),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素质)外,探讨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业务素质对提高证据收集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盛 《刑事技术》2014,(3):36-39
刑事科学技术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建立,就是在整合现有刑事科学技术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设横向集成、纵向贯通、高度共享的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将刑事科学技术各专业分散的数据库与应用系统进行全面整合和集成化改造,利用这些现有的数据资源和大量的社会信息,按照信息工作的运作流程进行有机的关联,建立数据仓库,对数据进行再造和深化信息应用拓展,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破案实战.  相似文献   

10.
刑侦工作改革10年间,山东省的刑事科学技术室建设、模拟案件现场勘查和检验鉴定考核、专业实验室检验鉴定质量盲测考核、指纹会战、DNA数据库建设、警犬训导等多项工作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多次受到公安部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公安教育中,刑事科学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当前,公安院校以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和打击刑事犯罪的需要.在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中,首先要明确专业属性,然后不断的革新教育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刑事科学技术这门课程不断发展,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南昌市东湖区刑事犯罪特点、规律发生明显变化,刑事犯罪的暴力化、组织化和隐蔽化趋于突出,各种犯罪对社会治安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对刑事执法力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更新观念、认识新形势下犯罪的规律、特点,改革侦查破案方式,建立起一个新型高效的现代化的刑侦工作模式,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刑侦破案方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和拓展刑事科学技术,提高运用刑事科技手段破案能力,开拓侦查破案的新途径,有力地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刑事技术是打击犯罪的重要武器。刑事技术是利用自然科学、社会科…  相似文献   

13.
尼玛 《法制与社会》2011,(21):298-298
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结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鉴定结论不是绝对的,也有其局限,因此,通过寻找立法与实践中对鉴定结论错误的认定,并加以法律完善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50年代初,公安部和司法部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建立了为全国市、地以上技术部门培训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员的培训中心。聘请了前苏联侦查技术专家、学者,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刑事科学技术各专业工作骨干和科研人员。1956年秋,司法部在上海建立了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培训了一批技术鉴定人员。此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地(市)相继建立起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在一些大学建立了以法医系为龙头的刑事侦查和刑事科学技术的教学部门。60年代,公安部开办了各种小型技术培训班,陆续培养了一批从事刑事科  相似文献   

15.
郑卫平 《法学杂志》2007,28(1):112-114
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实践中存在着刑事科学技术人员“自侦自鉴”、鉴定物证流转环节随意性较强、原鉴定人与重新鉴定人主体同一、复核鉴定仅对书面结论进行复核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立法上的缺失,也有鉴定人员观念上的原因,为此,应当从鉴定人的法律责任、违法实施的程序性后果和法律监督程序等方面予以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安事业的发展,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在基层公安工作所占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充分调动技术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作用,促进基层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大发展,成为业内专业人士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结合队伍管理工作实践就加强基层刑事科学技术队伍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5月4日,京西宾馆第一会议室里。来自全国公安机关、科研所、公安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曾经在刑事技术岗位上奋斗一生的老同志的代表正在听取刘文同志代表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筹备组作《促进刑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为打击预防犯罪和保护人民服务》的工作报告。当讲到"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就要成立了"的时候,全场即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反映了与会代表的喜悦心情,也代表着全国刑事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心愿。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的成立是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成立,必将推动我国刑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刑事科学技术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办理案件中形成鉴定结论等法定证据的重要手段,它对查明事实真相、侦查破案、执法办案和案件诉讼发挥着支撑作用。案件事实只能依靠证据来推断,但证据有真有假,所以, 正确认定证据,是正确判明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的基础。有学者甚至建议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准则改为“以证据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从查明事实的办案观转向证明事实的办案观,其实质就是要遵循现代司法活动中“以证据为本”的原则,即司法证明必须以证据为本源和基石,司法活动必须以证据为中心。正因如此,刑事技术鉴定的证据效应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9.
《政法学刊》2014,(3):F0003-F0003
<正>5月21日,李昌钰博士受广东省公安厅邀请作2014年度第2期广东公安刑事科学技术专题讲座。我院任克勤副院长带领技术系、侦查系10位教师代表及2012级、2013级本科技术专业两个区队参加了该讲座。李昌钰博士现任美国康州纽海文大学终身教授、美国联邦调查局现场鉴识培训中心主任,美国康州刑事科学研究训练中心主任,李昌钰博士也是我院客座教授李博士一生在全世界46个国家办理了8000多宗案件,其中不乏  相似文献   

20.
刑事技术、刑事技术鉴定与司法鉴定作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的产物,因其自身技术手段应用的结果被理论与实践模糊与混用而衍生弊害,影响了"侦查的科学化"、制约了"审判的科学化",甚至阻碍了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深化。对其模糊而混用的成因与流变进行追溯、考察发现,对它们在技术涉及的范围、可靠程度及其结果的功能上的差距,应当予以区分。在深化司法鉴定制度改革过程中,除应对刑事技术、刑事技术鉴定与司法鉴定在理论上作出初步界分外,还需要建立司法鉴定技术准入制度及淘汰制度、刑事技术鉴定向司法鉴定的转化机制以与之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