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美国防部2016年《中国军事和安全发展报告》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与邻国领土领海争端、中国国际战略以及影响中国领导层安全观念的主要关系变量、中国对外军事交往与海外军事投射能力、中国大陆对台战略以及中美军事交流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美国在主权争端、台湾问题、两军交流等事务上的政策立场.“报告”显示出美国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包括军事关系,但对中国崛起持警惕态度,尤其是担心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对美国全球和地区领导地位的影响,突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因而,中美两国在推动双边关系发展上需做出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2.
评美国2006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6日,美国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出台。报告对美国战略环境做出了新的判断;确认和评估了实现《美国国防战略》目标的5个关键领域;把国防部机构和军队能力转型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中心工作,并提出了加强各种力量统一性的新思想。报告体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以来,美国军方频频热炒“中国军事威胁论”,其声势可谓一浪高过一浪。6月4日,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亚洲安全会议上率先“发难”。①紧接着,带有强烈军方背景的美国《大西洋月刊》今年第6期推出了题为《我们如何与中国战斗》的文章,煞有介事地宣称中国对于美国将是比苏联更为强大的军事对手。②6月26日的美国《华盛顿时报》则刊载了对美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赫尔特以及数位美国防部高级官员的长篇专访,分门别类地对所谓中国“军事威胁”加以渲染。③此外,据美权威媒体报道,美国防部即将出台的本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更是将中国的…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军事外交呈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态势,增加了军事透明度,起到了增信释疑作用,拓展了军队职能,增加了军事软实力,配合了中国软实力发展,有助于中国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对外军事交往中,中国军队增强了遂行多种任务的能力,包括军队战斗力.为了更好地消除"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军队在许多方面仍需要努力,包括建立军事发言人制度、创建中国特色的军事外交理论等.  相似文献   

5.
大事综览     
2002年3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震惊世界。9日,《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先后披露美国防部应总统指示和国会要求而撰写的《核态势评估》秘密报告的内容,重点分析世界核武态势,阐明美当前核战略并提出政策调整建议。报告提出:在非核武器的进攻受阻、报复核生化武器攻击以及“军事局势发生剧变”(包括伊拉克攻击以色列或其邻国、朝鲜攻击韩国、在台湾地位问题上的军事对抗等)三种情况下,五角大楼准备对中国、俄罗斯、伊拉克、朝鲜、伊朗、利比亚和叙利亚等7国使用核武器。此事一经披露便引起世界舆论和国际社会严重关注。  相似文献   

6.
兰德公司与美国对华军事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皓 《国际观察》2005,(6):19-26
自1949年美国国防部成立以来,“思想库”(或称“智库”)与政府文职首脑和军队首脑在众多国际、国内事务方面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领域包括从新技术到军事策划、运作到保护美国利益免受可能的威胁。在这些众多致力研究防御、情报、地区冲突、军事功能的思想库中,兰德公司最为著名。如今,在美国新军事革命的浪潮中,兰德公司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本文着重讨论兰德公司近10年来对华军事政策研究态势,并试图从中归纳出一种可能的规律,从而为中国决策层制定对美政策提供“思想”。  相似文献   

7.
美国2006年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对非传统安全条件下的战略环境、作战对象等基本概念做出了更明确的定性,把军队的转型作为报告的重点,表明美国防务方面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预示美国的军事战略将发生重大转变。报告系统阐述了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国的国际安全环境观,点名把中国视为“最大的潜在对手”,明确表明美国未来军事战略重点将要东移,构建以太平洋为重大军事作战区的军事同盟、战略部署、指挥体系和军事基地网。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国"的崛起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同时也威胁着美国及俄罗斯等国的利益。2014年8月,以美国为首的联盟开始对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展开军事打击,同年9月底又把军事打击范围扩展到叙利亚境内。一年后,俄罗斯也派军队进入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美国为其入叙打击"伊斯兰国"所给出的法律依据是:保卫伊拉克的集体自卫行动的延伸;叙利亚政府无意愿或无能力有效打击"伊斯兰国"。俄罗斯为其入叙打击"伊斯兰国"所给出的法律依据是:受到叙利亚政府的邀请;打击目标仅限于恐怖组织。同为入叙打击"伊斯兰国",美俄却选择了不同法律依据,其重要原因是两国围绕"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府是否是合法政府"而进行着国际话语权之争。这种话语权之争从根本上讲是"何谓合法政府"这一国际规范层面问题之争的外在表现,其事关中国战略利益,值得中国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朱锋  周新政 《和平与发展》2012,(3):1-6,73-76
2011年东北亚局势出现了历史性新发展,其中尤以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影响最为深远。“新军事战略”调整全面“转身亚太”;军队转型能全面应对“后后冷战时代”美国军事与防务需要;对来自中国的“威胁评估”重新定位,也是为了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资产(盟友关系)不会流失,还有奥巴马政府出于2012年大选需要而表现出的对华政策强硬。美国“亚太转身”对中国的冲击非常明显,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竞争、合作,甚至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潜在对抗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