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度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风向标""晴雨表""指示器",是人们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把握事物发展趋势的客观标志和必经途径。大到宏观上的治国理政,如何统筹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小到微观上如何处理好具体工作中急与缓、长与短、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与热点引导、典型宣传被称为新闻宣传的“三大件”。新闻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 (尤指新闻从业人员 )在了解相关社会事务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新闻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表达舆论,影响公众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搞好新闻舆论监督,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唯物辩证法认为,“度”是客观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界限,也就是说,当量变达到一定的“度”时,就会引起质变。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任何新闻事实都有一个量的渐进性变化,到达一定界限产生质变的过程。这个界限就是舆论监督所要把握的“度”。当新闻事实处在量变…  相似文献   

3.
领导者,在大众的口中往往被称作“官”,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扮演着极其特殊和重要的角色。这甲,笔者只试着以“度”为视点,就在领导实践中应该充分认识和把握的几个问题作一探索一可从四个层面认识领导实践中“度”的本质及涵义什么是“度”?“度”的本质又是什么?从哲学层面来看,“度”是矛盾的统一体。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量变到质变的状态。度,就是在两种不同的质之间进行量的把握,在矛盾中寻找一个最佳的点,从而使事物处于最稳定…  相似文献   

4.
摆床有讲究     
《党风与廉政》2000,(9):44-44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偶然到必然,由量变到质变的。“四腐”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文起 《实践》2006,(1):48-48
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从时下众多的腐败现象来看,所有贪污受贿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在腐败的初始阶段,大都是从接收小礼物和小礼金开始,然后胃口越来越大,逐渐演变到贪污或受贿千元、万元、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受贿者贪婪的“数字”由小渐大,由少成多,由第一次到第二次、第三次……最后不知不觉滑向腐败的深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易经》上说:“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这个“渐”,就是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腐败分  相似文献   

7.
论序变     
“序变”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出现在哲学教科书里,是近几年来的事,“序变”原是系统论里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指一个系统由于内部原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系统中诸要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排列组合的突变,导致一个系统向另一个系统的质变。近年来,由于系统论被引进哲学,序变也成为一个哲学范畴,哲学家们把序变放在量变质变规律里去探讨,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探讨过程中也出现某种误解,表现在: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都把序变当作量变去加以阐述。例如,有一本哲学教科书上说: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另一种形式是,事物的构成成分在空间关系上即…  相似文献   

8.
五四·历史的突变与渐变易鸣如同一切事物的运动都存在量变和质变一样,历史运动中的量变和质变,表现为渐变和突变两种形式。五四运动无疑是历史突变的典型,是革命的典型。在暗淡无光、昏昏噩噩的历史年代,五四的义士们集会京城,火烧赵家楼,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相似文献   

9.
1999年,我曾为王玉平主编的<西柏坡与新中国>写过一篇序,提出过两个观点,本文想就这两个观点进一步做点说明. 一、西柏坡时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转折点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事物发展的常态,在长期的量变过程中,不断发生小的或部分的质变,经过积累最终达到根本性的或称全部的质变.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在近代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就是要彻底改造中国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呈现多变性。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保证人们的思想始终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变化,则是关系“生命线”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生命线”的生命力在于正确把握工作的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度就是事物保持其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范围。正确把握度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质,提出指导实际活动的正确准则,避免犯错误。思想政治工作是教…  相似文献   

11.
浅谈应用全息经济控制法抑制通货膨胀傅汝学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确保物价上涨幅度比去年有明显回落。”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本文就应用全息经济控制法抑制通...  相似文献   

12.
褚瑞 《实践》2006,(1):48
事物的发辰变化总是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的开创,是一种质的进步,它需要艰苦、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量的沉淀和积累。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会面临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关键在于对度的理解和把握。哲学上的度是指某种事物保持质的规定性的数量界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尺度、分寸、火候。在度的范围内,量的变化不会引起事物质变;超出了度的范围,就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改变。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在这些群体性事件中,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经济利益的诉求与维护民主权利的要求,参与者的合理诉求与不合法的手段,多数人的合理诉求和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群众的自发行为与少数别有…  相似文献   

14.
一种意见认为,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理由是,在能否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泉源这个问题上,把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明确地区别开来了。恰恰在这一点上,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同其它各对范畴处于相同的地位,没有任何区别。  相似文献   

15.
一种意见认为,部分质变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问题。另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提出了“部分质变”这一范畴,那么在  相似文献   

16.
领导者,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扮演着极其特殊和重要的角色.领导的特殊性,一方面表现在他的社会政治地位,通俗地讲,是“管人的人”;另一方面表现在他必须遵循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即所谓“为官之道”.笔者试以“度”为突破口,对在领导实践中应该充分认识和把握的几个问题作一探索.一、从四个层面认识领导实践中“度”的本质及涵义什么是“度”?“度”的本质又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认识的概念,让我们作层层分析,渐次进入和理解领导实践意义上的“度”.1.从哲学层面来看,“度”是矛盾的统一体.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状态.度,就是在两种不同的质之间进行量的把握,在矛盾中寻找一个最佳的点,从而使事物处于最稳定、最能反映其本质的状态.举一个例子,水的存在分三种状态:液态、  相似文献   

17.
拧螺丝,需要一圈一圈地来,中间环节不能省略也无法越过。抓落实也要像拧螺丝那样,一步步地走,一件件地干,不能随意取舍、偷工减料乱改程序。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没有量变的积累,就形不成质变的发生,如果搞拔苗助长式的强行质变,非但没有质量,还要留下负担和祸患。拧螺丝较之钉子,节奏上会慢一点,时间上会长一点,也不会显示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取两只大小相同、十分矫键的青蛙,把其中一只放入沸水的锅里,这只青蛙马上意识到生命受到威胁,立即发挥出擅长弹跳的绝技,跳出水锅夺路逃生。把另一只青蛙放入装有冷水的锅里,它在水里欢快的游动。然后把水慢慢地加热,青蛙逐渐地失去了“祖传”的灵性,待它觉察到水温太高,意识到危险后,便使足力气逃生,却再也跳不动了。最后悲惨地死在锅里。这个蛙死温水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迪呢?它揭示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告诉我们要时刻警惕各种诱惑和腐蚀带来的危险。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变…  相似文献   

19.
美国未来学家穆尔说过:“能够使决策者感兴趣的信息通常是事物发展轨迹上的‘突变点’,即方向和速率变化的起点。抓住市场轨迹中的‘突变点’,方能适时顺势地先导市场”。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人都难以得到一种新的“发现”、“幸遇”。他们或失之肤浅——抓住一点表面、虚假的现象,就想当然地标新立异;或失之于多虑——虽逼近“发现”,面对“幸遇”,却终因忧虑过多而丧失良机。所以,欲把握市场变化的“突变点”,除勇于争先外,关键是更新观念而先导市场,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把握市场变化的规律。市场变化与所有事物的变化一样,由量变到质变,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可描绘成一  相似文献   

20.
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再次强调“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20字方针。可见,如何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已是当前全党和全国的大局。现在的问题是,持续两位数的高通货膨胀已威胁到经济的稳定发展,因而中央提出,1995年经济工作的任务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抑制通货膨胀,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要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首先应当明了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