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为切实加强和规范案件管理,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案件管理工作新模式,会理县检察院于2007年1月1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率先成立"检察业务管理中心",2010年4月21日经县编办批准成立了"案件管理科",案件管理科成立以来,严格履行"服务、监督、管理、参谋"四项职能,案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取得初步成效。一、建全机构,完善制度,实现案件管理科学化会理县检察院案件管理科通过"受理、审查、分流、监控、预警"五项工作流程,完成"服务、监督、管理、参谋"四项职能,认真履行统一受理案件、送达案件、收送法律文书、换押  相似文献   

2.
正中央纪委提出要建立"优质、高效、协同"的新型办案机制。结合审理工作实际,各级案件审理部门以确保质量为根本,以提高效率为重点,以协同办案为保障,不断探索建立"优质、高效、协同"的案件审理方式,进一步改进审理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办案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针对制约办案能力、存在质量风险和影响案件审理效率的重要环节,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关机制,优化具体程序和手续。  相似文献   

3.
如何不断提高案件质量管理水平,促进检察机关执法质效提高,一直是吸引法学各界人士关注的一个课题。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行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各级、各地检察机关成立案件管理部门,对检察业务工作实行专业化、规范化集中管理,也尝试建立完善的执法考评机制。文章对基层检察院开展执法考评工作情况,现行机制下采取什么样的执法考评模式进行初步探索,希望能为开展好案件管理工作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数字     
《中国审判》2011,(9):5-5
自去年10月1日起量刑规范化改革全面试行以来,福建省各级政法部门积极稳妥推进试行工作。截至今年6月,全省法院共适用量刑规范化审结一审案件11681件,审结二审上诉、抗诉案件1667件。据了解,目前,福建省9个中级人民法院、84个基层人民法院共93个中基层法院围绕试点的15个罪名全部开展试行工作;全省检察机关共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案件12262件,  相似文献   

5.
周兰芳 《法制与社会》2013,(32):201-202
目前,检察机关顺应司法改革的需要,积极探索建立案件集中管理机制,强化内部监督,推动案件集中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本文立足于检察实践,从当前案件集中管理的现状及意义两个方面,深入探讨推进案件集中管理的对策,以期能够更好的服务检察工作大局。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的婚姻案件(亦称婚姻家庭案件、家事案件、人事案件)审判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其集中表现就是"三无"与"多头主管"和"分散审判"。"三无"即无相应的审判程序、无独立的审判机构和专业法官。"多头主管",就是法院和民政部门都主管婚姻无效、撤销等婚姻纠纷。"分散审判",就是法院内部的婚姻案件实行"民行分立"的审判模式,即一般婚姻案件与婚姻行政案件分别由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枣庄市从全市着眼,打破上下、内外的界限,调整内设机构,整合办案资源,牢固树立"大办案"意识,把查办案件放在"发现案件线索、开展案件调查、进行案件审理"的整体过程中来把握,在案件线索管理、案件调查和案件审理上同时发力,全面增强,使三者均衡发展,相互推动。在案件线索管理方面,枣庄市根据中央纪委和省纪委关于"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的要求,建立  相似文献   

8.
监督和服务是案件管理的主要方式,是案件管理部门职能实现的主要依托。本文从分析案件管理部门在监督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案件管理部门应以管理为手段,在服务中进行监督,在监督中提供服务,以强化内部监督,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推进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强化内部执法监督,是近年来检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切实提高检察机关的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稳步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及执法公信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探讨案件管理和内部监督关系的基础上,对当前案件管理工作中影响内部监督实效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提出全面整合案件管理职能,强化内部监督实效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晨 《法制与社会》2013,(31):194-194,203
北京市某基层检察院和当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在行政执法中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办法》,对办理涉烟案件中的行刑衔接机制进行规定,标志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办案机制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本报告对涉案犯罪办理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案件办理中发生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提高死刑案件质量要把好“五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刑案件性命攸关,要进一步提高死刑案件质量,除在办案指导方面应准确把握"依法严格控制死刑"的刑事政策外,要严格把握证据标准和证明标准,研究法律适用,通过公诉引导侦查,建立和完善防错纠错机制。检察机关在办理死刑案件中严把"五关",就会不断提高死刑案件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机制的建立是检察机关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改革工作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行为更加规范化、合法化,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提升执法公信力。为了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行为,强化检察内部监督,有必要对案件管理机制从法经济学和法理学两个层面进行探讨,以使其运行能确保检察权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3.
宓洪波  刘猛 《法制与社会》2013,(31):142-143
实行案件集中管理,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举措.发挥案件管理部门的内部监督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强化内部监督工作,要积极探索监督途径,正确处理协调各种关系,履行案件管理职能,更好地促进执法规范化,提高办案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归  左勇 《法制与社会》2012,(35):119-120
刑事直诉案件中的"问题案件",是指经审查起诉,被检察机关认定为证据不足或不构成犯罪,因而被不起诉或被撤回的案件。本文认为,问题案件集聚直诉程序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对侦查阶段的存疑案件如何处理作出明确规定,二是因为检、警两机关之间就问题案件的处理达成了一种变通处理方法——撤回案件。  相似文献   

15.
誾柏 《中国审判》2012,(7):90-91
管理适用于社会各领域,是一门横断学科。昆明中院注重采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培育全体法官干警的共同价值观,规范约束法院及法官干警的行为,凝聚力量,激励队伍不断奋进,实现"一流的案件质量、一流的队伍建设、一流的司法保障",致力打造一流法院。强化审判管理,实现一流的案件质量(一)审判管理的科学化1.科学设置审判管理指标。针对不同案件,科学合理地制定不同标准,如采取折算"标准案"的方法,即根据案件处理效果的不同,将不同案件折算为不同件标准案件,直接用数量代表了对案件质量的评价。此外,在法官绩效考核中科学设置指标,建立审判质效考评、审判业务能力考评以及部门评分机制,综合、全面地对法官的工作实施考评。  相似文献   

16.
蓝婷婷 《法制与社会》2013,(28):57-57,61
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有利于加强执法监督,强化执法办案质量,促进公正廉洁执法。自2010年来,笔者所在单位就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开始为期三年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并将其发展为一项长效机制,这与其业已成熟的规范化建设及绩效评估息息相关。文章结合笔者所在院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就如何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7.
职务犯罪案件与牵连案件的侦查管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职务犯罪案件与牵连案件的侦查管辖而言,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确立的"分案处理"模式,有悖于诉讼经济原则,也不利于提高侦查效率。而实践中出现的合并管辖做法较随意,且容易受到证据合法性的质疑。我国应当以提高侦查效能为主线,将职务犯罪案件与牵连案件之间的紧密性作为基本原则,以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保障为底线,对职务犯罪案件与牵连案件确立分案管辖与合并管辖相结合的侦查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18.
检察案件管理从试点探索到规范运行,历经20多年发展完善,当前正处于进阶升级阶段。检察案件管理履职实践中存在中枢作用不足、规范执行不实、智慧支撑不够和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此,应准确把握检察案件管理现代化的时代定位,全面推进制度规范化,着力完善一体化联动机制,统筹打造数字化工作模式,分层开展专业化素能培训,努力以检察案件管理现代化服务保障检察工作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曾勇 《法制与社会》2012,(6):162+189
抓好案件查办,对于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在案件查办"治本"方面必须遵循三原则,分析了当前案件查办"治本"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案件查办达到"治本"功效的五条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案件调查报告是调查组通过调查收集证据,查明违纪事实,起草形成的反映经查证、拟认定的整个案件事实并提出定性和处理建议的书面综合材料,是案件调查阶段最重要的内部文书,也是案件检查部门审核后、移送案件审理部门审理的必备材料和主要内容。写好案件调查报告对准确把握案情、正确处理案件具有重要意义,须审真对待。调查报告的标题调查报告标题的格式一般为"关于(被调查人职务)×××(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调查报告"。其中:"被调查人职务"部分,可只写被调查人担任的主要职务,如已退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