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吴明  高朋 《党风与廉政》2000,(10):26-28
乡镇站所负责人,是连芝麻绿豆大的官儿也算不上的“小人物”,但是他们当中极少数人搞起腐败来能量还不小,有的甚至触目惊心。群众对这些“小人物”的腐败深恶痛绝。 “小人物”腐败花样多   侵吞公款,以权换钱。或直接利用职权私分、侵吞公款;或重复报销、涂改发票,虚列支出,空入股金,开假发票,凭空白吃;或收入不上帐,搞体外循环,在“小金库”里捞;或搞权钱交易,不择手段大肆收受贿赂;或以单位名义贷款、拆借资金供亲戚朋友和自己做生意,直接把本单位的资金挪给他人使用,把群众归还的贷款不入帐,不入库,挪作私用。  …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竞争十分激烈。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很多单位的领导就很自然地想到找“能人”。其实,这种想法并没什么不好,谁不希望自己的单位出几个“能人”,能开拓进取,使自己的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各路“能人”也便应运而生,有的自荐能“空手套白狼”,为单位赚大钱;有的称能引来外资;有的则说自己能打通各个关节;  相似文献   

3.
哪些资金属于“小金库”“小金库”是指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的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的各种资金。“小金库”通常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资金来源是不正当的,如侵占或截留国家和单位的资财收入、生产经营收入、外汇收入和...  相似文献   

4.
《正气》2001,(12)
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反映出“家长制”是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根源”。有些县级以下的科级、股级单位的“一把手”,习惯于将人、财、物大权集于一身,副职的分管实际上成了“非管”。一些书记、乡镇长以跑项目为名,外出“一把钱”,回来“一把票”,至于这些钱是做了何用,大多数会计问都不敢问,因为他们的“饭碗”是端在“家长”手里;有的领导甚至年终才把条子交给会计,让其“变通”处理。至于有些企业的厂长、经理,则更具有“绝对权力”,他们所谓的“厂长负责制”,是以对企业负责为名,而大搞以权谋私。针对“家长制”…  相似文献   

5.
“小金库”是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特有的怪现象。几乎可以这样说,中国有多少个企事业、行政单位就有多少个“小金库”,其存款数量由过去几百、几千元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这笔钱以秘密的状态存在着,没有体现在财务的帐上和报表上,而是由财会  相似文献   

6.
魏天训   《党风建设》2001,(3):11-12
近年来,受利益驱动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无结算职能的车间、班组也呈蔓延趋势,成为资金管理和运行中的严重问题。这种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成为诱发腐败现象的“温床”。但在追查清除“小金库”时存在许多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李迎九  郑世勇 《先锋队》2014,(10):49-50
为坚决杜绝各乡镇、各单位违规使用“三公经费”和私设“小金库”,近日,山阴县纪委监察局会同县财政局、审计局组成两个检查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检查“三公经费”及清理“小金库”活动。此次活动重点清理检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等。  相似文献   

8.
“小金库”现象透视长治市审计局安改仙、张俊悟、王永宏、任军撰文指出:近年来,一些单位和部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助长了腐败行为。具体地讲“小金库”有如下特点:一是行业上的普遍性。目前“小金库”不仅厂矿有,而且党政工...  相似文献   

9.
翻开一摞摞的“小金库”资料,查一查一本本的收入来源帐,不难发现这些“小金库”资金的取得主要通过六种途径:收费、截留、回扣、伸手、创收、造假。 “小金库”资金流向哪里去了?“小金库”资金的去向尽管五花八门,但有一个共同点,凡正常的财务支出中所不允许或受到限制的款项,就从“小金库”中支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滥发私分。凡设有“小金库”的单位,大都以“为群众谋福利”为借口,将“小金库”的钱以奖金、补贴或实物的方式乱奖滥发给干部职工。滥发往往是在本单位范围内公开进行的,且人人有份,数额差别不大,而私分却是在领导成员等少数人知道的情况下背地里进行的,得到私分款项的人占少数。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反腐倡廉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小金库”问题在中央多个部委的重视下再次成为社会焦点。在我国,“小金库”问题由来已久,不健全的法制环境、领导干部淡薄的法制观念、单位内外部的监管失位以及违规违纪处罚不力等原因突显当前我国“小金库”治理能力比较低下。作为标本兼治的对策,加强反腐教育、强化外部监督、完善法制环境、构建协调机制等措施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小金库”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06,(4):53-53
国家发改委于2月19日曝光8所教育乱收费学校的消息公布后,这8所学校所在的地方反应不一。有的主管单位连夜查处;有的则把责任推给地方政府;有的则称“赞助费是学生自己愿意交的”;南京审计学院学生处处长接受记者采访的第一句话竟是说南京审计学院乱收费是“胡扯”。他说,“‘点招’要交钱,各个高校都在这样做,现在,仅仅曝光南京审计学院,我们感到非常不理解。”  相似文献   

12.
张菊香 《党课》2011,(18):62-62
最近,某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撰写参加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而从收集上来的心得看,有的与个人实际结合不紧密,通用性太强,大路货太多,署上谁的名字都适用,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内容老套,全无新意,说教多反思少,浮于表面,认识与体会不深刻;有的甚至采用复制、粘贴等“拿来主义”,将别人的心得进行翻版,用“张三”的思想指导“李四”的行动,等等,总体感觉心得不“新”。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小金库"由来已久。陈荣升先生早在1979年就曾以招待费为例对"小金库"作过如下描述:"从中央到省、市、地、县各级办的招待所漏洞很大,一般每年都有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收入,但从来都是既不交税也不上缴利润,全部留作本单位‘自由’支配。这些‘小金库’属于部门和单位私有,为少数人搞特殊化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自此之后,社会各界对"小金库"性质的认识并无变化,仍将其视为一种游离于国家财务监管之外的违规或违法资金源。只不过,这一资金源存在的范围已从最初的招待行业扩展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小金库"的大量存在不仅  相似文献   

14.
一位领导同志说,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本书,所不同的是,有的是“百科全书”,与之接触能使人增长知识,明晓事理;有的是“专著”,在某个方面可以为人师,为人表;有的则是一本内容空泛,用处不大的书……此言极是。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干部更是一本书。这本“书”拥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一个单位的领导者,就是这个单位群众的“必读书”。群众多半从领导的讲话、决策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读出领导者境界的高低、知识的博寡、能力的强弱和形象的好坏。而且,领导干部的职位越高,他那本“书”的读者面就越大,昭示力就越强。有时一次…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研究制订了《加强中央企业有关业务管理,防治“小金库”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特殊资金(资产)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巩固中央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成果,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推动中央企业加强特殊资金(资产)管理,规范资金运作,确保资金(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官本位”     
“级别”意味着“单位”的“大小”。级别高,单位就“大”,当然“面子”也大;级别低,单位就“小”,当然“面子”也小。不过,这里的“大小”。并不一定指人数的多少或经费的多少。也无关乎占地面积、办公设备和房屋车辆等等的多少,而主要是指“行政级别”,所以叫“官本位”。在中国.一应大小单位,差不多都有自己相应的行政级别,如科级局、县级市、地师级企业等。甚至连“出家人”也不能免俗,据说也评定了“处级和尚”、“科级尼姑”云。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省长清县五峰山镇,人们经常看到一辆写着“流动党校”字样的汽车穿梭在乡间小路上。这是五峰山镇党委针对当前农村党员干部难于集中学习,流动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建起的农村“流动党校”。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单纯依靠各村党支部和党员活动室,党员受教育面比较小,教育活动往往受到各种限制。近年来,该镇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个别党员理想信念动摇,有的甚至习练邪教“法轮功”;有的党员无视党纪国法,带头参与或煽动群众上访闹事;有些农村党员甚至长期不缴党费,不参加组织活动…  相似文献   

18.
许海 《前线》2014,(3):116-116
当下,随时打开电脑上网,“网言网语”便不由分说地扑面而来。有的是一串匪夷所思的数字或符号,如“520”、“PLMM”等;有的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词语,如“酱紫”、“杯具”、“我伙呆”、“不明觉厉”、“人艰不拆”等;有的是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语,如曾经短时间被疯狂回帖、点击量达到几千万之巨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叫人一时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19.
“小金库”这一提法是相对于国家财政而言的。国家财政支出有 预算程序,受制于国家财经纪律,而“小金库”里的钱款却游离于国家财务制度之外,属于部门和单位自有,挪用滥支现象十分严重,是一笔糊涂帐,一般不为外人所知,因此是名副其实的腐败“温床”。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悄悄兴起了文凭“虚热”的“现象。无独有偶,在干部圈内也出现了此类现象:一些干部单纯看重文凭、学历的升高,而不注重从根本上增强自身素质,在学习进修过程中浅尝辄止,甚至不参加面授辅导,考试作弊,让他人代替撰写论文,导致其档案学历很高,实际水平不能与之相符的现象。 产生这种文凭“虚热”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的领导干部参加学习是“形势所迫”,怕没有高学历会被淘汰;有的则把文凭当成追求个人升迁、沽名钓誉的筹码。他们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二是一些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