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法学派是国际私法中继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学派之后的第三大学派。比较法学派的科学立场和研究方法使它既避免了普遍主义学派的那种脱离现实中的各个国家的法律制度而在抽象的真空中进行理论推测的不足,也避免了特殊主义学派的那种仅仅站在本国立场上,对先前国内司法判例和个别法官观点进行纯粹实证主义分析的缺陷。因此,比较法学派客观地认识到了国际私法的实然性与应然性之间的矛盾,并以化解这一矛盾为契机,促使国际私法从实然走向应然,使之成为沟通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2.
法律实证主义的问题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律实证主义作为西方法哲学史上与自然法学派相对立的思想流派.始终饱受误解和质疑.法律实证主义的"问题意识"是深入领会其良苦用心和精神实质的关键.自然法学派与法律实证主义的法律观都具有批判与保守、灵活与随意、确定与僵化的两面性.法律实证主义以"形式正义"取代"实质正义",以"合法性"诠释"正当性",是对自然法的绝对性、抽象性、不确定性等形而上学固有缺陷深刻认识的结果,反映了法律实证主义深刻的问题意识.因之,法律实证主义在实践上具有更稳健、妥切、现实的品格.法律实证主义以特殊的方式理解和处理了正当性观念,它与自然法学派的关系与其说是本体论上的对立,不如说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发展、补充和超越,由此二者才能共同支撑和维护西方法治文明的大厦.  相似文献   

3.
谢冬慧 《法学论坛》2007,22(6):38-43
《法律的任务》一书是庞德对法学理论的贡献之一.在该书中,庞德从美国社会现实出发,赋予法律以特定的内涵,认为法律作为国家重要的社会调控方式,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特别是在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里,无论是"应然"还是"实然"的法律都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它以调整社会利益为核心,促进社会的文明,保障社会的安全.但是,由于诸多因素,法律在社会运行中,实际效果如何,是我们应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也是未来法律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自治与自主之间——论我国大学章程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毅 《法学论坛》2012,(5):78-85
对于应然价值追求和实然价值追求的混淆是我国当前大学章程难产的重要原因。在现行的制度环境下,我国难以实现西方意义上的、完全的大学自治,因此应当将"自治"作为应然的、终极的价值追求,而把法律规范和政策文件中明确承认的"自主"作为实然的、务实的价值追求,从而以应然和实然的二元划分的逻辑为起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5.
一、两条法理分析的途径:应然与实然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古希腊就开始出现“自然法学”的法哲学理论。自然法学认为,人类社会的现存法律为实在法,为描述方便,且将所有与所谓自然法相对应的现实的实在法称为“世俗”法,以知识产权法及相关条约为例。 从学理上讲完整意义上的法律研究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必然性、应然性和实然性研究,对法的实然性研究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律规定的实然性(法律的静态),二是法律运行的实然  相似文献   

6.
对目的理性支配下的承运人责任基础立法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绪雨 《现代法学》2007,29(5):153-159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基础规则并非完全来自于实然,来自于基于效益的目的理性,若根本不以正义为目的,未经法律价值评价,纯粹基于效用与发展国际航运经济的目的理性,不可能得到一个国际航运秩序的"应然"法律规范,亦即表达一项"应然"的航运法律概念。而纯粹脱离国际航运实践效用目的,仅依凭法律价值的"应然"本身,亦不可能创造出能够有效调整国际航运实践的法律秩序。只有在价值与航运事实目的,应然与实然,彼此相互对应,且把基于效用的目的理性的构成同确保基于正义的价值理性的实现两方面协调起来,才能产生真正实际有效的和相对符合正义的国际海上货物承运人责任基础法律。  相似文献   

7.
社会法学派起源于十九世纪后半期的德国,盛于二十世纪西方各国。该学派在德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艾尔利希(1862—1922)在美国系统地阐述这一学派观点的是霍姆斯(1841—1935)、庞德(1870—1964)。社会法学派强调研究“现实的法学”,研究法律现实的各个方面,反对实证主义法学派仅仅对法律进行形式逻辑上的研究,但他们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批判是从反科学的立场出发的。他们对于法律的来源、性质和作用的论述,着重宣扬了法的社会性,否定了法律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之所以在本世纪做出西部开发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实然表现的客观要求.对这种实然关系中经实践检验认为是合理的那部分关系.需要法律予以确认.上升为法律关系.对其中被扭曲的、有违社会理想的实然社会关系则需要予以法律矫正.这种应然关系和实然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客观存在都产生了对法律的直接需求.针对这种法律需求,最有效的法律供给就是制定西部开发法.在具体探讨实然社会关系时西部开发的法律需求时.本文着重于对其中被扭曲的需要加以法律矫正的实然关系的分析.而对其中需要予以法律确认的实然关系则存而不论.  相似文献   

9.
法律与社会科学运用的方法论,最为重要的是如下三个部分:由"中国概念"带来的中国法律实践特殊化的效果,由"价值中立"获取的客观描述中国特殊实践得以形成的所有要素,以及由"实然推导应然"揭示出中国实践真正遵行的非国家法(习惯法)。正是在这三个方面的指引下,法律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者试图给出有关"中国法律实践"的最恰当的解释和说明。不过,由于所有类型的"中国概念"均不具备使得中国实践特殊性的主张得以成立的能力、由于所有描述中国实践的努力必然会运用价值判断、由于应然与实然之间不能相互推导,所以,法律与社会科学的学术努力,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论人权的司法救济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法律所保障的人权是应然权利与实然权利的结合 ,现实的人权即法律上的人权。诉权是法治社会的第一制度性人权 ,人权的司法救济以宪法诉讼的存在为前提。对人权的司法救济要求扩张诉权的内涵和外延 ,使诉权在宪法面前能够与国家权力平等。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初至上半叶,由历史法学派开启,经概念法学的铺垫,到以温特沙伊德为代表的学说汇纂学派,概念与体系性建构的法学达致巅峰,法学实证主义的观念在其中发端和成长.法学实证主义与法律实证主义等其他实证主义类型有所区别.究其实质,法学实证主义,表达了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命题:一是法学的科学性,一是法学的自主性.探讨法学实证主义的目的就在于厘定和评价这两个命题,呈现它们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我们这个时代法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在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中,他对法学中的价值导向问题的思考最终引领了我们认识"事实和价值之分"这一核心问题。但随着我国法学理论的发展,在法学适用时却面对着应然性和实然性两个层面的相对分离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事实和价值的二分不但是法学的入门问题,甚至发展到今天,也是法学乃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前沿的问题,也是难题。  相似文献   

13.
从"司法论"与"立法论"相区别的方法论出发,实然的检察机关初查制度具有形式违法性,应然的初查制度具有实质合理性和正当性。因为作为初查制度之核心与基础的初查权本质上是宪政视域中的法律监督权的具体形式,是旨在监督公权保障人权的一种公权力。这决定了初查制度的价值目标是实现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而要实现此目标就要实行实然初查制度向应然初查制度的转向,如加强初查制度与国际规则的协调、完善初查权运行的程序机制、完善初查的法律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中国语境,在晚近劳动分工的背景下,围绕法律从业者的职业定位,阐释了法律公民和法律理性的基本内涵、特征与形式,并简要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的法制与法意",旨在探讨为了达成理想而惬意的人世生活,法律与法律公民之为一业的实然与应然,可能与现实.  相似文献   

15.
黎尔平 《北方法学》2010,4(1):108-114
纽伦堡审判犹如当代国际人权法发展历程上的里程碑,它将自然法思想引入到以法律实证主义为基础的实在法中,突破了国家主权在国际人权保护中形成的障碍,明确了个人应承担的国际法责任与义务,使个人成为国际法的不法主体,进而使法律的“应然”与“实然”结合在一起。联合国发扬光大了纽伦堡审判的精神和实质,使国际人权法成为国际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纽伦堡审判到《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生效,后者目前所遇到的问题与60年前的情况相似,它是否能如设计者所希望的那样还需大国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法律思维的法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思维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状态,它与法治相互关联,融为一体。因此有必要在法理学层面就其法律思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应然性和实然性加以考量和探讨,并从法治与法律思维关系方面,即从法的经济本源、正义和规则、程序等涉及法的价值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法律思维实乃法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论弱势群体权利法律保护的理论逻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建高 《河北法学》2006,24(1):106-109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的总称.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期,该群体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对弱势群体的权利给予法律保护是政府的义务.应然逻辑从制度、价值、伦理和效用等方面要求政府必须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实然逻辑要求政府建构以宪法为核心、立法为基础和司法为手段的弱势群体权利网络化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8.
法律制度是静态的应然,司法活动是动态的实然,实然的状态理应接近或者等于应然的要求。佘祥林一案再次猛然撞响了法治的警钟。  相似文献   

19.
蒋轲 《中国公证》2008,(8):19-22
公信力是公证制度的灵魂,它代表着社会对公证的信任和认可.在法律上,公信力的作用是什么,它的效力有多大,它在实践中是怎样保护当事人利益的,不仅公证员对此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还应当通过各种途径使社会民众对此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由于公信力在实然意义上的效力与它在人们主观想像中的"应然"意义上的效力许多情况下存在一定差异,且我国公证制度恢复重建的时间不长,公证公信力尚处于成长过程中.因此一些地方出现的公证违法违纪个案很容易给公证行业带来震动和冲击,使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声誉受到损害,引发人们对公证公信力的质疑.  相似文献   

20.
法治是当今制度改革的最大热点。法治社会里,法官作为"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守卫者,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本文通过对应然与实然、能动与保守、实体与程序、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四个问题的阐述,来细化法律法治星空下的法官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