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学一得     
如何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是新课讲授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导的好,不仅使新知识开启自然有序,而且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为全课新知识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气氛和有利条件。如何导入新课?根据个人体会,介绍几种方法: 一、设疑反导。有些内容,老师从正面讲过之后,学生往往会从反面提出一些问题,如果老师对  相似文献   

2.
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做到“五个点”。1.设计好“起点”。所谓“起点”,就是导入新课。导入的设计如果科学得当,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让学生主动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进入到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或直接导入,如破题释意,开“窗”窥“室”等;或间接导入,如情景导入、设疑导入、故事导入等。2.调整好“视点”。所谓“视点”,就是指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点。课堂教学中的“视点”主要有两个:教师和教学媒体(常规教学用具如黑板,现代教学用具如摄影、电子计算机)。让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是伦理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高一学生缺乏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等,使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为突破这个难点,讲清人的本质,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一、开讲——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以旧导新要讲清“人的本质是什么”,先须弄清“什么是人的本质”。沪编实验本对人的本质的概念未作交代,缺了一个层次,使新课题的提出显得比较突然。如何较自然地由旧课导入新课?这是教学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面对难题,我曾设想先给学生介绍“本质”、“人的本质”的概念,然后再导入新课。这样讲起来也许较顺口,但学生对概念中提及的“内  相似文献   

4.
一、结束语的作用1.结束语是一个“板块”。课堂教学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一堂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它分别由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展开新课、巩固新课等阶段组成。这样,在课堂的各个阶段就有了导入语、讲授语、过渡语、提问语、结束语,等等。结束语是与课堂教学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构成的一个“板块”。如果没有课堂结束语,就谈不上课堂教学的完整和完美了。因此,从形式上看,有无好的结束语,是体现一堂课是否完整的标志之一。2.结束语是一把“梳子”。政治课教学不仅有较多的知识容量,更有不少例证。面对教师洋洋洒洒的“爆料”…  相似文献   

5.
一、氛围要“谐”。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关键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赞美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有信息和情感得到充分交流,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二、方法要“活”。政治课创新教学要求教师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在教案的设计、新课的导入、质疑的激发、知识的传授、疑难的化解、情境的创设、高潮的营造以及能力的训练等环节中,能够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在教学过程中,求活求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三、内容要“新”。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性,我…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新课是分不开的。巧妙导入新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配合,有利于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政治课导入新课方面,我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一、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正题讲授新课。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教学内容多但较容易理解的内容。由于课堂教学容量、密度很大,且内容较好接受、好理解,此方法尤其适用于高年级学生。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常常与其他方法相…  相似文献   

7.
一、导入设计先声夺人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开头,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在哲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链接文学作品,设置一些诗歌、散文等文学情境,导入新课,就会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拨动其思维之弦,为新课讲解定下基调。例如,在教学“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一框时,如果直接讲矛盾的含义,就很抽象深奥,学生不易接受,这样做会陷入空洞的说教。在导入新课时,可引用现代诗人艾青的《光的赞歌》一诗: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  相似文献   

8.
新课的教学,都有一个导入新课的教学环节,初一《公民》课的教学也不例外,许多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在导入上下一番功夫。导入引人入胜,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讲故事导入。在教新课前,教师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搜集或编写紧扣本框题教学内容的故事,使学生在听讲故事的过程中,初步领会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导入新课。如在讲授《公民》第七课的“赡养父母”这一框题时,有位老师口述了课文所述的一个故事:一位85岁的老太太,在短短的一个月内连续被他的四个儿子“抢走”。  相似文献   

9.
谈思想政治课的导入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人入胜——谈导入的趣味性趣味性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助燃剂”,激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时,应注重创设情境,增强情感色彩,营造课堂气愤,做到引人入胜,妙趣横生,使教材以新颖、风趣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促使学生接受新内容,防止学生产生对政治课的厌烦心理。例如,在教学初三《谈社会理想,树坚定信念》这一课时,笔者在上新课的前几分钟,用录音机播放流沙河的一首题为《理想》的诗点明理想的作用、理想的含义——“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  相似文献   

10.
一、氛围要“谐”。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关键在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赞美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有信息和情感得到充分交流,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二、方法要“活”。政治课创新教学要求教师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在教案的设计、新课的导入、质疑的激发、知识的传授、疑难的化解、情境的创设、高潮的营造以及能力的训练等环节中,能够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在教学过程中,求活求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三、内容要“新”。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性,我们…  相似文献   

11.
要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阅读兴趣,需要发挥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方能产生兴趣并形成习惯。我在两年来的教学中,尝试着采用了一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1.导入新课,弓l人入胜。兴趣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种“想知道”的心情,在课始的导语中,就要精心设计出能吊起学生“胃口’地悬念来,以激发其阅读欲望,这样去阅读兴趣就是显得较为浓厚了。如在学习初二教材中“资本家是怎样发财致富的”这一内容时.在导语中我先引用了一个故事,讲的是英国大作家萧伯纳身体瘦弱,宴会上,一个胖富翁讥笑他:“…  相似文献   

12.
在讲授新课之前。一般说来,都有复习上一节课所讲过的内容这一环节。其目的是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导入新课。对此,有的教师是自己简明扼要地口述上一课讲过的内容,然后进行新授;有的教师则以提问的方式,自己提出问题,让某一学生回答,然后加以评述,导入新课。我的做法是: 在讲课之前,对上一课讲的内容设计出练习题,或刘印出来,或抄在小黑板上,在上课时,让学生动手做,发现问题教师给予纠正,从而导入新授。这样做,一能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二能提  相似文献   

13.
“可教时刻”是指学生愿意学习新知识的那一时刻。这样的时刻,学生学习目标指向明确,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整个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的积极状态。因此,对学生而言,教师的“可教时刻”也就是学生的“愿学时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生理心理变化特点,加强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变换,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实施赏识教育,诱导学生不断地从一个兴奋中心转移到另一个兴奋中心,从一种“可教时刻”过渡到另一种“可教时刻”。1.新课导入新颖、别致,创设“可教时刻”。上课伊始,犹如一部戏剧的开幕,教师必须有导…  相似文献   

14.
音乐的旋律,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音乐进行教学,对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改变学生心目中政治课刻板、严肃、枯燥的印象,形成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有着积极的作用。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用于导入,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使用音乐导入新课,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初一讲授“维护祖国荣誉和民族尊严”时,先播放录音《我的…  相似文献   

15.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导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入就是在一节课教学开始时,教师为有效地导入新课而进行的一种创遣性劳动。它既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又是组织教学的科学而巧妙的手段;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总之导入的过程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为师生即将进行新课教学作好。动理准备。下面结合自己教学教研工作实践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导入的方法”谈几点粗浅看法:1.情境导入法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而生动感人的情境又能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  相似文献   

16.
1.名人名言的引用。名人名言富有知识性和哲理性,能给人以多方面的教育和启迪,也是中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师精选内容健康、适当的名人名言用于新课的导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意识地培养其学习兴趣。2常见观点的剖析。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社会生活中有着许多常见观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有钱能使官’推磨”,“物以稀为贵”等等。这些观点十分流行和常见,它们既有正确的,又有错误的。如何科学地辨别和分析,做到“入木三分”,则需要相应的理论与知识。如此导入新课,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时又能起到深入浅出的教…  相似文献   

17.
1.复习性反馈这种反馈往往用于新课前的提问,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重点强化前面获取的知识信息。2.衔接性反馈往往用在导入新课时,起承上启下作用。政治理论并非孤立地存在,经常是新旧知识密切联系,互为因果,互为关联的。因此可运用提问方法,激起学生对新内容的求知欲。3.穿插性反馈 多用在新课教学过程中,起强化信息输入的作用,同时通过学生答题反馈,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有时还可挖掘潜在知识信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类提问还能促使学生注意听、认真读。多思考,便于教师掌握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导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入就是在一节课教学开始时,教师为有效地导入新课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既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又是组织教学的科学而巧妙的手段。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总之,导入的过程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为师生即将进行新课教学作好心理准备。下面结合自己教学教研工作实践对政治课教学的“导入”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导入的功能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因为…  相似文献   

19.
教具的妙用     
我在讲述《思想政治课》第一册(上)“货币的来龙去脉”一节时,三次使用教具,三次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这一节课一开始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我从身上掏出一张面额10元的人民币,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回答不一:有的说是“10元钱”;有的说是“人民币”;也有的根据我这一节所要讲的内容说是“货币”;当然也有一些课前预习过的学生说只能叫“纸币”而不能  相似文献   

20.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 ,如运用新闻照片、漫画、典型人物的材料、录像、语言描绘、歌曲等 ,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多方面的作用。一、设置情境 ,可以有效地导入新课有效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成功的课 ,往往离不开好的开头。新课的开头 ,如果贴近内容巧妙设置情境 ,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创造力 ,而学生也会带着兴趣或解疑的需求 ,探索问题的思考 ,进入新课的学习。笔者在讲高二下册 ,“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