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东方》2006,(2):30-30
德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汉波尔特访问美国总统杰斐逊时,在白宫的书桌上看到一张报纸,上面满是对总统的批评和攻击言论。他拿起报纸惊奇地对总统说:“为什么要让这种言论在报上发表呢?为什么不查禁这家报馆,或者至少要对编辑进行罚款?”杰斐逊笑着回答说:“朋友,把这份报纸放到你的口袋里带走吧。万一有人怀疑我们美国是否有言论自由,你可以把它拿出来给他们看,并且告诉他们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它的。”没有摩擦也就没有磨合,有了争论才会有高论。理解了这一点,领导才能够检视所有可能的回答,而不会认为员工的意见“不可能”、“幼稚”、“这…  相似文献   

2.
整理两年来的网站工作日记,发现自己问得最多的问题竟然是:为什么喜欢上网?为什么说是网络改变了你?在网络中,聋人和健听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当时,没考虑这样问背后的含义,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年研究》2003,(10):50-52
一旦与公司签约,必须一切从头开始。初入一家公司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要了解你的岗位是什么?有哪些职责?谁是你的上司?谁是你的合作伙伴?公司也要多方面了解你,最关键的是要知道到底你能否胜任这份工作。●确认你的工作内容●面试期间对工作性质的了解是十分笼统的,上岗后需要做进一步地确认。此外,还要确认业绩考核的指标有哪些?如何评价你的工作?请老板讲解一下他的评分标准,要怎样才算好的员工?你的指标不要太复杂,锁定三到七项就够了。要认识到,不是每个老板都口齿清晰,能言善道。你到底该做些什么?到时用什么标准来给你打分数?他们可能也…  相似文献   

4.
生与死     
啊,你睡了。什么是睡眠? 睡眠是死的形象。唔,为什么不让你的工作成为这样:死后你成为不朽的形象;好像活着的时候,你睡得成了不幸的死人。 每一种灾祸在记忆里留下悲哀,只有最大的灾祸——死  相似文献   

5.
《研究与交流》2004,(5):40-40
中国企业员工的敬业度普遍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们为什么会不敬业?以前很多人都认为,员工不敬业基本都是因为他们的态度不对,但是我们认为其中的原因不会那么简单,员工的态度固然是一方面,可同时,企业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也会对员工的不敬业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惊闻有毒大米、注水死鸡又隆重上市的消息,我的头发立刻竖起,开始担心那些即将被害的无辜百姓。读了专家们的文章,对“百姓还敢吃什么”的话题已深感苦涩无味了。脑海中一直在思索着谁是凶手?谁是帮凶?为什么抓不住凶手?!在一片混乱的思维中,我依稀感觉到自己也是凶手或者是帮凶。试想,如果你不是和凶手有什么瓜葛,你会心甘情愿拿着自己的钱去买回凶手的有毒食品?这种自残行为已经说不清你和凶手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7.
可量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者通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员工的工作动力在哪里?为什么酬薪激励似乎显得不那么管用,激励措施起不到实质性效果?我们认为,是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才使得老板弄不清员工到底想要什么。事实上,就不同企业而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员工激励标准。而统一价值观念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对员工有效激励的关键一步。那么,问题接踵而来的是,潜在员工大脑里的价值标准如何统一?这种隐性的企业文化通过什么方法找寻?  相似文献   

8.
正在全国民政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提出要在舆情应对中做到积极有为,要求民政工作者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和积极主动的态度,应对好民政舆情尤其是突发重大民政舆情。学习贯彻全国民政新闻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就要深刻领会:为什么必须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和积极主动的态度应对民政舆情?为什么必须格外重视突发重大民政舆情?  相似文献   

9.
身为领导人,不要问“我想要做什么”,而要问“什么需要我去做?” 领导人不同于经理人,衡量领导人有双重标准:他们所完成的工作量以及他们对周围的影响。经理人只偏重于完成工作的过程,而领导人完成工作的方式是:带给员工成就感,使员工甘愿追随自己。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两岁多一点的女儿突然仰着小脸问我:“妈妈,你幸福吗?” 我并不吃惊,因为女儿常常会问一些让我感到很意外的问题。 我说:“你是妈妈的女儿,你幸福妈妈就幸福,你快乐妈妈就快乐。” 可没等我说完,女儿却小身子一扭,毫不客气地说:“我不幸福!” “什么?你不幸福?” 我和老公赶紧凑过去追问她:“你为什么不幸福呀?妈妈天天给你洗衣  相似文献   

11.
1998年9月,我应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邀约去新加坡担任该院客座教授,教授油画写生。10月间,当我在新加坡公园写生时,一位新加坡华侨问我:你是中国画家吧,你为什么不去画画“晚晴园”?我问:“‘晚晴园’是什么地方?”他说:“哎呀!晚晴园是孙中山先生在南洋的故居呀!你怎么不知道,你应该去画那里。”  相似文献   

12.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汽车制造工程师。你也许会问我:“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理想呢?”这个工作的确是又脏又累,整天和满是油污的汽车打交道,这有什么好的?很多人这样看。但我有我的看法。我的爸爸是名汽车司机,他已经有二十多年的驾车生涯了,是一位优秀的驾驶员。从小,我便跟爸爸一起驾驶着汽车到处奔波,对汽车很熟悉。天长日久,我对汽车便有了种特殊的  相似文献   

13.
声音     
领导能力“我做梦也没有想过能当CEO。可是,为什么我能管理那些技术人才呢?尽管我不是学技术的,但我一直在技术公司做工作,我知道技术是什么,我了解一些东西,了解领导和管理力方面的东西,就是你必须知道你知道什么东西,你也必须知道你不知道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怎么给计算机编程,但是我确信计算机能够释放多大潜力。所以我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新兵跳伞新兵进行跳伞训练。老班长迪亚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到舱门边,然后推出舱门。一个家伙拼命挣扎,抓住门边死也不肯往外跳。班长没容他口罗嗦,一脚把他踹了出去。后面几个新兵大笑起来,班长怒道:“这个胆小鬼有什么值得笑的?”一个新兵道:“他不是胆小鬼,他是这架飞机的驾驶员。”戒指法官:“为什么你拾到这样贵重的戒指不交给警察或是失物招领处呢?”被告:“我倒是有过这个念头,法官先生。可是,当我看到戒指上的字,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法官:“戒指上有什么字?”被告:“‘永远属于你’。”活捉“斯拉姆兹,你这个笨蛋,为什么你的子弹老…  相似文献   

15.
问:欧盟副主席布里坦在会见吴仪部长后称,欧盟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欧盟应在中国加入问题上表现出灵活性,你对此作何评论?答:我们欢迎欧盟对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持积极态度,这种态度符合中国同欧盟良好的双边关系。对中国来说,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中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贡献。在加入问题上,必须考虑我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我  相似文献   

16.
舒展 《北京观察》1999,(11):52-53
孩子三至六岁进幼儿园的这个阶段,心理学上称之为“问题年龄”。在这几年里,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特别好奇,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常常会提出许许多多令年轻的父母无法解答的问题,比如:香蕉为什么没有核?蝴蝶下雨天在哪儿避雨?大热天狗为什么张开大嘴伸着舌头喘气?人害羞为什么会脸红?爷爷大笑时为什么会出眼泪?电视卡通是怎么画成的……聪明的父母犹如循循善诱的老师,对种种疑问,总是采取鼓励的态度,而不是简单地以“这是常识!”“长大你就会知道了!”等等办法支吾搪塞了事。一些孩子善于提出激发被问者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动脑筋、爱思考、渴求知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新世纪的脚步声,知识经济正在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管理革命,这一革命的灵魂就是创新。创新是什么?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创新就是一种对新思想、变化、风险乃至失败都抱欢迎和容许的态度,甚至抱积极鼓励的态度的企业行为方式。这种创新既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又能使企业做到随机应变。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保障,管理创新是多方面的,构建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主要应包括:  (一)人才资源管理创新。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知识的开发、更新和应用需…  相似文献   

18.
大学三篇     
<正>大学精神的核心在于多样化回顾大学作教师期间,我有过不少个体化的选择和教学实践的探索,听闻最多的质疑声就是:你何必标新立异、自找麻烦,好好完成你的教学任务不就得了?别的那么多优秀老师都能"安分守己",你为什么就要以这样那样的方式作为?还有人甚至把这种质疑推到极致,说:假如人人都和你一样,那岂不是乱套了吗?对于这些不同声音,我当然都是欢迎并认真对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我好像突然变笨了?”———自卑“为什么大家都不理我?”———孤独“凭什么他可以得到老师的青睐?”———嫉妒这是青年中常见的几个心理误区。许多青年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友好,甚至觉得人人都在与自己作对。但事实却是———你没有融入团队并成为团体中的一员,或者你不知如何与别人进行沟通。从进入校园起,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老师、同学,和周围的人进行着沟通,没有什么比沟通更重要的了。但沟通,远不止说话那么简单。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没有很好地完成老师交给你的任务,可你却一肚子委屈,因为你感觉自己已…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科学》2013,(5):2-5
你为什么下不了手?你要是为人民利益着想的话,有什么下不了手?当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自己要行得正、立得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