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贤治 《各界》2011,(1):34-34
经历过“文革”的人,没有不知道白求恩的名字的。在规定“天天读”的著名的“老三篇”中,这是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革命圣徒,众人学习的典范。但是,作为西方知识分子,白求恩身上固有的个人主义的特质被掩蔽了。应当看到,这种个人主义与革命的理想是有密切联系的,然而也有冲突,并因此蒙上悲剧性的阴影。  相似文献   

2.
农民上乡镇政府办事找不到人,以往只能自叹“运气不佳”,如今,在湖南武冈市大甸乡终于有了个“说法”。该乡新出台的一项改变机关工作作风的制度规定,每周一为集中办公接待日,农民在“接待日”办不了事的,由乡政府支付10元一天的“误工补偿”,从责任人工资中扣除。农民高兴地说,咱们的时间也值钱了。 到机关办事找不到人,摸不清干部去向,在一些人口多、地域广的大乡大镇尤为突出。农民辛辛苦苦上来一趟,往往无功而归,耗时费力不说,要是碰上大事急事真是急煞人。难怪有农民口生怨言:迟交了上缴提留要交滞纳金,为何咱老百姓…  相似文献   

3.
星云 《党政论坛》2014,(16):11-11
常有人问:“佛陀会不会骂人?”答案是“会!”只是,佛陀“骂人”很有艺术,例如在《增一阿含经》里,佛陀举出五种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佛陀称这五种人为“非人”,也就是“不像人”。为什么佛陀称这五种人为非人呢?因为:1.应笑而不笑:经常可见,在大众的场合里,大家在谈天说笑,气氛很融洽、很欢喜,偏偏有人就是紧绷着一张脸,不肯笑,让人觉得很煞风景。这种人往往性格古怪,不随众,甚至个性偏激,行为举止总是跟人不一样,所以在大众里就没有人缘;因为应该笑的时候偏不笑,不能合群处众,因此说他不像个人。  相似文献   

4.
劳动仲裁以劳动法为依据、司法解释为补充,凭借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定,建立起较为科学的对裁决“执行与监督”制度体系。人事争议仲裁对裁决的执行与监督制度有更多的法律依据,但这些依据之间存在诸多不协调之处。对比劳动仲裁,人事争议仲裁对裁决的“执行与监督制度”在执行方面存在:没.有不予执行的规定、遇起诉后效力情形未完全规定清楚、没有设定部分发生效力部分不发生效力的情形等问题;在监督方面存在:复议监督方式存在争议、监督主体含有自身监督、监督方式没有全面落实到司法审查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行政立法,需要通过两分法对部分人事争议适用复议规定并前置,对部分人事争议废除复议规定,但都坚持司法权为最终裁判权原则,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对裁决的“执行与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5.
一、台湾劳工政策与劳资关系的发展 1949年5月19日,国民党在台湾地区实行“戒严”,(《戒严法》规定:“严禁聚众集会、罢工、罢课及进行请愿活动”,凡有“罢工、罢市、扰乱秩序”等行为者,“依法处死刑”。整个“戒严”期间,台湾约有五万人被捕,其中约有四千人被执行枪决。退踞台湾后,国民党长期奉行“反共复国”政策,依赖军事独裁体制延续其在台湾的专制统治。因此,劳工政策也围绕这个中心而制定。  相似文献   

6.
在选拔干部的民主推荐中,能否“以票取人”又不“唯票取人”,力求民意测验不失真、不失实,考核结果不出错、不失误,是确保体现“群众公认”原则的一个关键 民主推荐是中央《党政领导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 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选拔任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的程序,是体现“群众公认”原则的关键一环。然而,干部民主推荐中也存在着失真现象,其中“拉票现象”即是一个突出问题,由此造成考察失真失实、用人失察失误,贻误了党的事业。为了避免“拉票现象”,组织(人事)部门在民主推荐前要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相似文献   

7.
“不停止执行原则”的提出 《行政诉讼法》第44条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行政复议法》第21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这里所体现的“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和“复议不停止执行原则”,我们简称为“不停止执行原则”。这条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行政机关一旦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即推定为合法有效,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或申请复议,  相似文献   

8.
易中天 《各界》2010,(4):40-43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有才华的人,有思想的人,不甘寂寞的人,但不等于是一个适合搞政治的人。他其实只适合做“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  相似文献   

9.
金嘉声 《各界》2013,(3):6-11
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浩劫”期间,被陈永贵以种种“理由”加以指责、训斥,或给扣上“反大寨”的帽子,或被当做“不受欢迎的人”赶出大寨,不准采访的记者,就有十多人。陈永贵为什么对记者那么反感?  相似文献   

10.
公共规制又称为规制,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一个重要方式。“规制”一词来源于英文“regulation”或“regulatory Constraint”,是日本经济学家苦心创造的译名。著名学者朱绍文在日本研究规制问题的专家植草益博士所著的《微观规制经济学》一书的译后记中对“规制”一词做了详尽的解释,他认为regulation或regulatory Constraint的含义是有规定的管理,或有法规条例的制约。如将其翻译成“管制”、“管理”、“规定”“调控”等都不符合原意。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济南市槐雨区人民法院党组作出了一个决定,今后不再接受当事入为表示感谢而赠送的锦旗,今后总结工作、进行评比时也不再搞此项统计,“应该做的,感谢啥!”倪荫区人民法院做得对,说得好!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人,办了规定办的、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是应该的,感谢个啥?相反,不办或办不好,就是不负责,就是失职,甚至是读耶。人民是“衣食父母”,为“父母”办了该办的事,还要“父母”感谢吗?的确,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有些人,把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也说成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是“奉献”。因此,为了该…  相似文献   

12.
命运不碰壁     
张瑞芝  李田田 《学理论》2009,(15):272-272
世间上,不得志的人多于得志的人,不如意的事也多于如意的事,那么,这些多数不得意的人,必有一个“为什么”的疑问。因此就有“我”与我的“命运”两个对立的观念产生,可以说人类自有历史以来,就承认有命运这回事了。  相似文献   

13.
李家伟 《党政论坛》2011,(21):64-64
眼下有两大“热词”,一是“心穷”,调查表明,约1/5受访者认为自己比周围人穷。有专家指出,“心穷比口袋穷更可怕”。二是“怀疑”,怀疑成中国人生活方式,地方政府越来越不被相信,即使有些猜测事后证明不过是一场谣言,但民众仍一边倒的怀疑。今天,这种“不相信”的情绪,已然渗透进多数中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甘于平凡而拒绝肤浅,甘于平淡而追求作为”,应是人生的座右铭。人,淡泊人生才是真。作为从政当官掌权者,淡泊人生才能立德、做事、为官。淡泊是以勤奋的贡献、奉献为因,以不图回报、不斤斤计较地位名利为果。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官欲”重、“官念”浓,“官德”劣、“官气”横。他们当不上官有气,官当小了也有气,唯有当上大官才神气,于是官越当越大,人越做越小。  相似文献   

15.
徇私枉法罪主体“司法工作人员”的界定应采职责说。“徇私”、“徇情”动机是主观方面构成要件,不包含徇单位、集体之私。利用职务便利是隐含的构成要件。在该罪的三种枉法行为方式中,“明知”是指有确定性的认识,但不一定要有实质性的认识;“有罪的人”的认定应采涉嫌犯罪说,“有罪的人”之外,皆为“无罪的人”;故意轻追诉可以纳入枉法行为范畴,但故意重追诉因不能为徇私枉法行为方式的最大可能含义所覆盖.故按照现行刑法规定.不能构成徇私枉法罪。  相似文献   

16.
因为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都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得到实现和表现,所以劳动异化能够过渡到人同人相异化、交往异化和社会联系异化。《手稿》异化劳动的前三个规定与第四个规定——“人同人相异化”,与《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和社会联系异化,都遵从同一个异化逻辑。异化的主体既可以是“孤立人”,也可以是两人或多人关系及其承载物。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是阐释交往异化、社会联系异化的根源性概念。“社会联系异化”比“交往异化”能更准确地概括《穆勒评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把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有创造力和野心的人交给我们吧”。美国从来就不掩饰自己对人才的渴求,对于他们不需要的人,会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而对于需要的精英、人才,则慷慨地大开方便之门。从上世纪50年代起,美国就规定只要是专业“精英”,一律优先允许入境。以人才立国,正是美国这个人口只占世界5%、建国只有200多年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拥有着43%的世界经济生产力和40%的高科技产品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激活创造力     
说中国人没有创造的传统,是不符合事实的,只要一提起“四大发明”,外国人就要五体投地。不过,我们也有封建的“传统”,有“思不出其位”的“传统”,所以我们这个人口第一的大国,堪与“四大发明”媲美、让外国人佩服的创造终究不多。等到外国人创造的“坚船利炮”打...  相似文献   

19.
产品有正品、次品、废品之分。正品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次品某些地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废品则完全不符合出厂规定或根本就没有使用的价值。有企业家说过:“产品即人品。”产品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生产产品的人的品质。因此,做人做事都要树立“正品”意识,否则就会被人民或社会所抛弃。正如产品能否成为正品会受到许多条件或因素制约一样,  相似文献   

20.
沈国凡 《各界》2014,(6):14-19
有这样一个人,他与其他的“胡风分子”不同,既未与胡风有任何的来往,也根本不知道有个什么“胡风集团”,更不知道这个集团里的任何事情,只是因为在查获的欧阳庄给胡风的信件里提到了他——“苏州有一同志”,也就无辜地受到了牵连和迫害,成为整个案件受到牵连的2000多人中唯一的一个“无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