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培志 《前沿》2013,(7):119-121
社会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与人的基本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阶段、水平、环境密切相关。我国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实践与社会权利的实现具有内在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也是在维护、实现公民的社会权利。维护公民社会权利既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也是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保障。基于维护公民社会权利出发而实施的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策略、相关政策,不仅具有人文价值关怀,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短视""断裂"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山西政报》2010,(23):48-48
近年来.汾西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山区经济特色县、生态优美县、社会和谐县”的总体目标,全力实施工业转型升级、特色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强化、城镇开发建设、教育事业振兴、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改善等重点工程.保持了县域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3.
改善民生: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根本立足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长白学刊》2009,(3):39-43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严重影响执政基础的一种新的社会矛盾。“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化解这一矛盾的根本立足点是改善民生。民生是事关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社会构建,甚至政权更替的关键。改善民生,化解“元直接利益冲突”矛盾,必须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执政政绩;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终目标;着力弘扬务实之风,夯实改善民生的根基;与时俱进地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建立改善民生的制度支撑;不断构建为公共服务的共享保障机制,为改善民生提供稳定的社会保证。  相似文献   

4.
更阳 《中国民政》2011,(6):20-22
"十一五"期间,青海民政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历史任务,按照"小财政支撑大民生"的基本思路和"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总体要求,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民生改善,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每年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财政支出达到70%以上,有效保障了各族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  相似文献   

5.
邓智平 《岭南学刊》2011,(6):114-120
当前全国各地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实践中,普遍存在将社会建设“矮化”的现象,认为社会建设就是改善民生,社会管理就是社会控制和化解社会矛盾。应该将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与具体行动抓手区分开来。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是以社会体制改革为重点,重构新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建设的行动抓手则主要包括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组织、强化基层社区建设、优化社会结构、加强社会管理等。  相似文献   

6.
民生问题凸现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公共性”缺失在民生领域的反映。改善民生状况,是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民生问题之解决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政府民生保障水平,必须重构政府公共性。重构政府公共性的途径,一是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确立和弘扬公共精神;二是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三是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政策,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五是不断提高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7.
《前进》2008,(5):F0002-F0002,I0001
国家开发银行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使命,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把自身的融资优势与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形成社会金融化和金融社会化的合力,有力地支持山西民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即民生改善是统筹城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条件和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3,(5):93-93
李春霞在《齐鲁学刊》2012年第3期撰文认为,新时期加强和改善民生建设,应更加注重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全面推进民生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正确认识到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是补救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良方,是特殊群体分忧解难的依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主体;同时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经验,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日前,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国在第十一次全市民政会议上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新阶段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民政工作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要充分发挥民政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民政事业发展,建立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要求,北仑区牢牢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37-37
答:十八大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余永庆 《前沿》2013,(14):25-26
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社会建设,我们党始终坚持这一重点,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一步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探索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必须重点发展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围绕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理想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和期待,不仅企盼民生问题得到很好解决,而且渴望生活在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新部署,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全省公共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各项民生事业有了新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2013年,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增  相似文献   

16.
何平 《重庆行政》2014,15(5):20-21
正改善民生是发展之本、稳定之本、执政之本。重庆市巫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总量小、贫困人口多、基础设施差,因此,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依然是巫山的头等大事。第二批实践教育活动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一、坚持人民为上,始终做到心中装着群众  相似文献   

17.
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11年工作总体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省政府今年立法工作的重点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于科学发展的需要、社会和谐的需要、改善民生的需要、维护稳定的需要,重点加强有关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南省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生活保障和维权等各项工作全面拓展,残疾人事业逐步由福利救济为主的社会福利工作,发展成为领域广阔的综合性社会事业;残疾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不断优化,扶残助残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  相似文献   

19.
《山西政报》2010,(1):F0004-F0004
实施农村“五个全覆盖”项目建设,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全力改善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是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找准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农民谋求福祉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20.
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各级政府的核心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近几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改善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坚持为民办实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全区各族群众更多更广泛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