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98年出版的那本名叫《交锋》的书,对1996年由宋强等五位青年合著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作了无情的批判、征讨和贬损。《交锋》的作者断言,《中国可以说“不”》一书规定:“只要是爱国者,就一定要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说‘不’,倘若你说了‘是’,那就有‘洋奴’之嫌。”于是得出了《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字里行间,全是对美国人的不信任”的论断。《交锋》的作者马立诚、凌志军是缺乏逻辑常识呢,还是不愿遵守逻辑规则呢?  相似文献   

2.
1999年新年伊始,《交锋》一书的两位作者,又抛出了《交锋》的续集,名日:《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该书说,它的主题是:“一个中国,多种声音。”我们且拿《呼喊》一书的“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来剖析一下吧!所谓“主流的声音”。这里讲了邓小平理论,但是却把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至于作者宣扬的不问姓“社”姓“资”,不问姓“公”姓“私”,更是把邓小平理论糟蹋得不成样  相似文献   

3.
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的《交锋》一书,一推向市场,立刻火爆起来。一部社会科学著作如此走红,是近年来少见的。《交锋》一书之所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不在于它触及了中国改革的许多重大问题,而在于它在国内首次披露了四个“万言书”的部分内容,并且有力地批驳了四个“万言书”种种骇人之论。“万言书”是极力反对腐败的,认为“90年代以来,贪污、索贿、行贿、走私、贩私、制假、贩黄、嫖娟犹如决堤之水,使腐败又上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4.
看《交锋》如何否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吴付来曾经喧闹一时的《交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一书现在已归于沉寂,但它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思想道德领域所造成的混乱和影响,仍然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继续加以澄清和纠正。该书第三部分有一节题为“...  相似文献   

5.
晋陶潜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南风窗》1998年第10期朱建国写的文章介绍何清涟其人其事,就是一篇值得评析的奇文。从《深圳女隐士和“’98中国第一书”》这个题目中就可以看出,文章作者对何女士所作《现代化的陷院》(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陷阱》)一书评价奇高。据朱文称,此前“各地传媒已经整版整版介绍”何清涟的《陷阱》。而在朱文之后,还有一些传媒参与炒作。把何氏的《陷阱》研读一番,有一点可以肯定:何氏收集到的有关权钱交易等“寻租活动”掠夺社会财富的材料,并由此提出对官员权力进…  相似文献   

6.
陈良中 《求索》2007,(12):218-222
朱子认为王安石《尚书新义》伤于“凿”,苏轼《书传》伤于“简”,林之奇《尚书全解》伤于“繁”,吕祖谦《书说》伤于“巧”,他对宋代具有影响的四家《书》说给予了一字评,结合四家著作可见朱子的评价是精当的。对四家《书》解利弊的总结,奠定了朱子阙疑、废序解《书》、反对注脚成文的注释《尚书》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他对蔡沈作《书集传》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书,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说,《水浒传》是一部农民起义的教科书,也有人说,《水浒传》是一部投降主义的宣言书,“《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笔者却以为,《水浒传》是一部“腐败全书”。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一生嗜书如命。他曾说过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又说 :“饭可以一日不吃 ,觉可以一日不睡 ,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特别爱读史书 ,不论是戎马岁月 ,还是和平年代 ,他都是手不释卷。一部《二十四史》 ,他反复阅读了多遍 ,而三百万字的巨著《资治通鉴》 ,他竟看了十七遍。他读史的特点一是联系实际 ,不囿于前人的评说和结论 ,而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是每有所感 ,便在书的天头地脚信笔写下他的批语评说。这些批语评说 ,涉及到他对古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见解和评价。其中有一处批语 ,还提到了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农工…  相似文献   

9.
《山海经》作者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提到《山海经》一书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说:“《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但司马迁却没说《山海经》的作者为谁。到了刘歆,在其校上《山海经》一书的表文中才说:“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汉书·艺文志》对《山海经》一书,不著录作者姓名,可见班固并不信其说。至于后来学者,则多否定之。如尤袤说:“《山海经》……汉儒谓伯翳为之,非也。”  相似文献   

10.
《太平经》一书,是我国道教的早期经典,也是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史和中国道教思想史的重要资料。它的出现,在《后汉书》里有一个记载。《后汉书·衰楷传》说:“初,顺帝时(公元一二六年到一四四年),琅邪官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又说:汉恒帝“延熹九年(公元一六六年),楷自家诣阙,上疏曰:‘……臣前上琅邪宫崇受于吉神书,不合明德。’”李贤注说:“神书,即今道家《太平经》也。其经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可见,宫崇从其师于(一作干)吉所受的《太平清领书》百七十卷,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太平经》。  相似文献   

11.
今年适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20周年,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新近推出《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马立诚、凌志军著)一书。书中展现了改革开放历程中深刻的思想交锋,其中许多材料在国内是首次披露。现摘录一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宋代梅尧臣在其《白兔》诗中说“可笑嫦娥不了事,却走白兔来人间”。中国自古以来,庶民百姓,骚人墨客,都认为白兔是月宫中的圣洁神物,也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兔子对应十二地支,早在先秦就有了记载:在公元1975年湖北云梦睡地虎11号秦墓出土的《日书》甲种本竹...  相似文献   

13.
《就业与保障》2007,(3):23-23
先说“电梯原则”,来自前几年有一本非常流行的书叫《麦肯锡观点》。  相似文献   

14.
姜业奎 《小康》2005,(6):31-32
读者来信建议:《小康》可以讨论有关中国官员读书的话题。他说,官员始终是我们这个国家知识分子群体最集中的领域。这些人看什么书,这对我们的社会发展肯定会造成影响。这样的意识、或者说问题,还不是这位读者朋友首先提出的。媒体曾报道说,海南省省长卫留成上任伊始,就买了100本《致加西亚的信》作为新年礼物,送给省政府厅局级和县市领导。后来,卫留成又向省人大代表推荐了《改革政府》一书。身处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竖立起“终身学习”的目标实在大有必要。中国官员大概熟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吧。然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根本目标,却在“终身学习”。在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据说所有的知识经过5年就翻一番,如果官员不继续加强学习,那“半部《论语》”在你工作十年后,可能也就是两三页纸的分量了。当然,上面所说的无非是些“正确的废话”。关于官员读书话题的讨论,更多地,恐怕需要听一听民间的声音——既然省长可以用推荐书目的方式,向下属表达他对他们最殷切的希望,那么,我们的市民是不是也可以向自己的市长推荐几本书,表达一下他们对市长最急迫的期望呢?  相似文献   

15.
古月 《研究与交流》2005,(6):24-24,28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古人对田园生活的写照。而当我合上《瓦尔登湖》墨绿色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似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桃花源般一尘不染。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它只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读得静静。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尔登湖》是属于心灵的。  相似文献   

16.
虽然“书话”是很晚才有的名目,但上溯到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就觉得似乎很早了!若说较晚的话,抑或可以20世纪周作人的《药堂语录》、《书房一角》,乃至后人编进《知堂书话》的一些“书话”大家而论。若以我的见识,则可谓《求书日录》、《劫中得书记》、《劫中得书续记》等诸文,系以非常之笔,记非常之事矣!另则,郑振铎、唐驶、黄裳等虽然皆是书记比读书记写得好之范例。然而,在我以为的唐文之中和、黄文之恬淡、郑文之稍显激越之中,我倒更看重的是黄裳“书话”之“精刻”、之“恬淡”。  相似文献   

17.
牟其中其人     
1974年,身为工人的牟其中因与他人合著《中国向何处去?》一书,被判死刑,入狱四年。1979年平反后辞职经商。1989年,牟用国内大量轻工产品,从前苏联换回四架图一154民航机。这笔数额巨大、极其成功、颇具创新精神的跨国生意,使他一夜之间成名。1995年2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将牟列入1994年全球富豪龙虎榜,位居中国大陆富豪第四位。同年的中国《财富》杂志把牟其中定为“中国第一民间企业家”和“大陆超级富豪之首”。1997年9月,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牟其中信誓旦旦地说:“南德总资产20亿元,负债4…  相似文献   

18.
【民间乃至官方的“飘飘然”】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国际形势黄皮书》,称中国军力已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无独有偶,最近国防大学军队建设研究所所长刘明福在其《中国梦》一书中,强调中国要在新世纪跃居世界头等强国。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他在书中表达的个人观点在中国军政界“具有一定广泛性”。  相似文献   

19.
摆在你面前的这套“醉猫侦探系列”,可以说是孙丽萌侦探小说创作的阶段性作品,至少在艺术取向和技术探索上属于阶段性的总结。其实早在1996年的秋天,孙丽萌便以其“醉猫系列”的第一部,也就是这套书的第一本———《血象》,荣获了“中国侦探小说大赛”二等奖。以此为发端,她在不算很长的时间里,利用工作的间隙,先后完成了该系列的二至四部,即《嫫母》《绝色》《蝶变》,洋洋近百万言。作为一位公安战线的女性作家,这样的创作实绩是令人称羡的。四部长篇小说的贯穿人物———醉猫,以其风采独具的艺术造型理所应当地进入了中国…  相似文献   

20.
儒家“义利之辨”的实质和现实意义张奇伟“义利之辨”是中国儒学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宋儒朱熹曾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朱子大全集·与延平李先生书》)凡为儒者没有不谈“义利之辨”的。义利之说成为中国哲学突出和富有特色的理论领域。本文拟对儒家义利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