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但通过网络侵犯名誉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网络名誉侵权手段简便易行,影响范围广,侵权后果严重。网络名誉侵权责任需要从行为的违法性、损害后果、主观过错、因果关系几方面加以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名誉权应该承担责任,如果网络用户利用互联网侵犯名誉权,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删除、屏蔽等义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其对我国青少年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从努力净化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环境,加强网络文化立法建设等方面着手,确保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3.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对政治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执政党对互联网的重视反映了我们党对信息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体现了党在信息化条件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自觉。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应当理性对待互联网政治,顺应网络民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对待和推进网络民主建设,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的高度,因势利导地推进互联网政治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好网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犯罪成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和实惠的同时 ,网络犯罪也日益突出。本文从网络犯罪的成本、网络伦理道德、计算机网络本身存在的安全漏洞三方面对网络犯罪的成因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金融展业逐渐迈向互联网金融时代。网络金融交易、网络投资理财和网络购物、网络借贷等新型网络金融已成为一种新的互联网金融业态,逐渐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尽管互联网金融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创新发展,但网络诈骗、信息被盗、数据泄露等导致个人财产受损和不法侵害的犯罪行为已悄悄来到公民身边,相关部门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打击与治理困难重重。因此,加快公民个人信息的立法保护进程,完善与构建互联网金融个人信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网络革命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使各国的法律体系受到了一系列挑战。与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相一致,网络侵权案件也在不断增多,侵权主体、侵权之样态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在网络作品版权侵权行为中,由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身份不同,其是否需要承担责任以及承担责任的形式也不应相同。网络服务提供者,是指为个人计算机提供上网中介服务  相似文献   

7.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垃圾邮件、网络犯罪、网吧管理、信息安全、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似乎每一项政府都出台过相关措施进行过治理。然而这些问题不仅屡禁不绝,甚至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现有的互联网治理机制,寻求我国互联网治理的新思路。首先应该采取多中心共同治理的管理模式,同时通过控制行业协会组织来间接控制和管理互联网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发展与渗透,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当前,各高校都在加强网络建设,使网络走入了大学课堂,走入了学生宿舍,大学生成为网络的最大受益者,“上网”成为当前最流行的日常用语,互联网也已促动了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在网络技术环境下,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改革体现在重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和改革考核体系。文章分析了网络技术对国内高等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影响,构建了网络技术驱动教学方式改革的动力模型,阐述了教学方式改革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网络教学是现代信息社会、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Internet的不断发展,网上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本文分析了网络教学给学校教学带来的新变化、网络教学新模式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文章从探讨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互联网法制建设现状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影响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防治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人们进入了网络化社会,"网络民主"也在我国出现。网络民主的发展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却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的梦魇--网络对青少年犯罪倾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像滚滚而来的钱江潮一样,在短短十几年之内全方位地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人们通过网络快捷地获取知识,体味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网络带给人们绚丽多姿生活的同时,网络犯罪犹如洪水猛兽,给我们的青少年带来难以置信的不良影响。如何防范与对付,将是我们青少年工作研究的重大课题。互联网;青少年;犯罪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10年来,互联网发展迅猛。互联网的发展既便利了信息交流,也带来了一系列网络违法犯罪问题,如网络黑客攻击,网络淫秽色情犯罪,网络诈骗、赌博犯罪,网上售假贩假,网上造谣传谣、发布虚假有害信息等。如何用好网络、管好以网络为基础的虚拟社会,有效引导与管理互联网络舆情.是创新社会管理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交往方式和生存方式等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社会的网络化生存方式告诉我们,统战工作对互联网平台的科学利用已迫在眉梢,在统战工作中积极推进网络统战已是当前拓展统战工作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转型社会。从技术演进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迈入信息社会。因而,从社会治理转型的视角来分析网络公共领域,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均有着重要的价值。网络公共领域的生成是与互联网的发展同步的,已经超出传统公共领域的范畴。网络公共领域的异化是与互联网企业的垄断行为密切相关的。网络公共领域的重塑,应当在以政府、互联网企业、网民为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治理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时代,推进和建设网络强国必须重视和运用科学方法,才能保障网络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在新时代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必须要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遵循对立统一规律、立足科学实践、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才能实现网络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网络自由与秩序相统一、网络开放与自主相统一、网络管理与服务相统一,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网络空间治理水平,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确保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大增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互联网高速反展,取得喜人的成绩。与此同时,互联网带来的负面效应:网络恶搞、网络暴力、网络色情、流氓软件等,充斥着中国互联网。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全面认识和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在为青少年提供有益服务的同时,也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都应关注青少年网络伦理问题。政府应加快网络立法;全社会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诚信体系;加强青少年网络建设;加强技术研究与管理等。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变堵为导,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互联网,这是网络时代全社会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全球信息化已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在移动互联和数据化的大背景下,智慧工会建设如火如荼。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既为工会工作的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带来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互联网思维能力已上升为工会干部服务职工的主要能力,工会干部必须提高运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手段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