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英明 《北方法学》2010,4(2):103-110
为减轻环境侵权诉讼中原告证明损害和被告加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困难,发达国家发展出了多种形态的因果关系推定学说、判例和立法。中国现行法确立的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对环境侵权诉讼原告的举证困难减轻得更多。从促进信息供给、保护受害者、预防污染和惩戒污染、实质正义、利益平衡、立法难易度、司法可预测性、制度变迁成本等七个方面来看,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实行因果关系证明责任倒置较因果关系推定为优,因此我国环境侵权立法中应继续实行因果关系证明责任倒置原则,没有必要退回到适用因果关系推定。  相似文献   

2.
褚江 《中国律师》2001,(6):36-37
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相关机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基于特定的要求和目的,对能够证实案件事实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科学技术鉴定资料等相关材料的总称。在刑事诉讼中,由于诉讼参加人的地位与身份的不同,决定了其对诉讼证据的筛选原则不同。指控机关可能仅注重于对被控方的有罪、罪重的证据,辩护方则可能侧重于无罪、罪轻或减轻、从轻的证据等。基于功用目的不同,客观上形成了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举证的排斥性和对立性。笔者认为,刑事诉讼中的功用筛选举证,已构成了对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重大危害,刑事司法实践中,这一诉讼…  相似文献   

3.
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合理确定因果关系证明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德国环境责任法确定的环境责任因果关系的证明标准为事实推定和疫学因果关系标准。这一认定标准,既有利于受害人,又比较科学,便于法官把握。在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确立这一标准,将有利于原告的举证,对于受环境损害方及时有效获得救济、惩罚环境不法行为,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施珵 《法律适用》2015,(3):83-90
环境侵权诉讼案件中,因果关系十分复杂,受害人要证明存在因果关系十分困难,因此,因果关系推定作为一种证明方法,可以减轻受害人的提出证据责任,帮助受害人实现其证明因果关系存在,得到各国推崇。各国都围绕因果关系推定提出了各种学说,包括疫学因果关系说、间接反证、表见证据说、概率因果关系说、设施责任说和违反注意义务说。本文重点介绍了各国学说,并分析了在环境侵权具体诉讼中应当如何适用因果关系推定规则。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4条第8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规定了医疗机构在医疗行为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这是中国司法中的巨大改革, 有利于医疗侵权的受害者主张自己的权利,要求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依规范行医, 并依法举证维护自己的权利,体现了司法公正,充分保护弱者,是司法的一大进步.但在司法实践中,医疗纠纷案件,是否都是医疗侵权案件,是否都由医疗机构承担举证责任,这也是司法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有些法院,将医疗纠纷案件都作为医疗侵权诉讼立案审理, 都要求医疗机构承担举证责任,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虽说具有医学知识优势,也不能完全做到举证.  相似文献   

6.
艾尔肯 《北方法学》2014,8(5):28-37
医疗损害举证责任缓和是指在诉讼中患方的举证达到一定的程度,无法达到法律要求的证明标准情况下,实行举证责任转换,由医方承担举证责任的一种举证责任规则。它是一种不同于举证责任倒置的,有效平衡医患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举证能力的,充分体现诉讼武器平等原则的举证责任制度。在患方的证明具有相当程度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医方无法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及具备对此种因果关系推定的基础性条件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医疗损害举证责任缓和规则。在我国现行立法规定的举证责任规则不能完全保护患方权益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诉讼效率,公正、合理地裁判医疗损害纠纷案件,有必要在法律上引入和构建举证责任缓和规则。  相似文献   

7.
一、检察机关对民行案件的调查取证权是否有所限制? 民诉法、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法律地位平等,即双方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承担平等的诉讼义务,故当事人举证方面的责任也应当是平等。如果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不加以适当的限制,任其帮助一方当事人举证,势必会破坏双方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群体性诉讼案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给审判工作、社会稳定带来许多新问题.为此,作者对某区法院近年来审理的群体性诉讼案件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了群体性诉讼案件的特点、案件增多的原因,总结了审理此类案件的作法和体会,并针对审判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对如何规范诉讼代表人的行为,保护共同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如何在群体性诉讼中体现当事人举证原则;诉讼费的预付与负担;执行申请与财产分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阐明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举证时限,是指控辩双方向法庭提交证据的期限。如果控辩双方中一方没有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内进行举证,就视为放弃举证权利,也因此承担不举证的不利后果。在举证时限内不举证的不利后果就是以后再提出该证据不会被法庭认可。规定举证时限,一般认为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能提高司法效率。刑事诉讼中,存在着诉讼拖延、懈怠、超期审理、案件久拖  相似文献   

10.
环境侵权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侵权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环境法目的的实现和环境诉讼程序价值的发挥.但传统举证责任分配理论对环境诉讼而言具有不适应性.因此,两大法系对环境诉讼都发展了举证责任分配理论.通过比较考察发现,环境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应当按照公平正义原则,结合环境诉讼的特点,从举证难易程度、环境立法宗旨、平等保护和环境侵权纠纷的多样性等因素来综合衡量.相比之下,我国环境案件举证责任分配的慕本规则还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应规定较为开放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原则.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离不开证据,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而举证时限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诉讼中是否承担不利裁判风险的一个分界。举证时限制度,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应该在法定期间或法官指定的期间内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若因客观因素确实不能提供证据的,应在该期间内提供证据线索,逾期不提供将丧失要求法院接收该证据并进行质证、认证活动的诉讼期间制度。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是由诉讼程序的阶段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潜伏期长、损害结果严重等特征,重金属污染民事侵权诉讼因果关系推定是审理此类案件的重要问题。从了解环境污染侵权诉讼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入手,分析审理重金属污染侵权案件因果关系认定要素后,我们发现在审理重金属污染侵权案件中可以对案件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重金属污染案件适用不同因果关系推定理论,以更好实现诉讼程序的公平价值,达到预防环境污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为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提出证据,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组织当事人对证据进行质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确认证据能证明的案件客观事实,作为正确裁判的根据。因此,研究专利侵权诉讼中举证、质证和认证的规律,形成较为完善的证据规则,是确保公正审理案件的重要方面。我国于1985年颁布实施了专利法,人民法院开展专利审判工作迄今仅有十多个年头,虽然审结了一大批专利诉讼案件,但毕竟专利案件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而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也确实存在某些不完善之处,导致案件审理中出现偏差,影响了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因此,结合…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中的捕后诉前阶段,是指批准逮捕之后移送审查起诉之前,具体指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批准逮捕或者是人民检察院自侦案件提请本院侦查监督部门决定逮捕之后,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自侦部门再行向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提请移送审查起诉之前的诉讼阶段。由于该诉讼阶段不仅处在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分工的衔接处,而  相似文献   

15.
<正> 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就自己主张的事实提出证据的义务。在一般的民事诉讼中,举证往往从原告开始,被告人只是对原告人提出的理由和证据进行反证。如果原告人不能证明自己所主张的事实和理由,被告人就无需反驳原告人便可摆脱诉讼。可见由谁先举证是民事诉论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然而,在环境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举证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事情,对于原告人来讲,收集充分的或大量的证据是十分困难的,如果仍运用传统的举证制度就无法完全适应这一新情况。这是因为:(1)受害人缺乏收集证据的技术手段。如果社办电石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使相邻的居民受到严重侵害,家禽大量死亡,许多群众发病。但由于群众没有监测工具而无法及时获取确凿证据,没能取得诉讼  相似文献   

16.
证明标准是指诉讼中对案件事实等待证事项的证明所必须达到的要求或程度。诉讼证明的结果是裁判认定事实的依据和适用法律的前提,证明标准如何确定,是任何诉讼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证明标准既决定着案件处理的宽严程度,同时还为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卸除证明责任提供客观依据。刑事证明标准不仅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 4条第 8项规定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规定了医疗机构在医疗行为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这是中国司法中的巨大改革 ,有利于医疗侵权的受害者主张自己的权利 ,要求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依规范行医 ,并依法举证维护自己的权利 ,体现了司法公正 ,充分保护弱者 ,是司法的一大进步。但在司法实践中 ,医疗纠纷案件 ,是否都是医疗侵权案件 ,是否都由医疗机构承担举证责任 ,这也是司法实践中不可回…  相似文献   

18.
回避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指法律规定司法人员和某些诉讼参与人在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存在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情况时,不得参加该案有关诉讼活动。旨在防止他们徇私枉法或持有偏见,以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并使案件得到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指其正当权利或合法利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被害人是刑事诉讼中重要的诉讼参与人,他有权参加诉讼活动,帮助司法机关正确查清案件事实,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利益。被害人在诉讼中的地位,视自诉案件述是公诉案件而不同。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证据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是法院处理一切民事案件的根本依据,也是决定审判结果的关键。可以说没有证据或证据不充分确实,法院就不能对当事人的诉讼争议作出判断。民事诉讼证据的关键性决定了民事诉讼举证制度的至关重要的地位。为此,我国民事诉讼对举证制度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但从司法实践中,我国的举证制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尚待立法时进一步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