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在我国私营企业中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具有可能性.这是因为:我国私营经济从"体制外走向体制内"的现实,是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事实前提和逻辑前提;我国私营企业劳资矛盾中,同一性居于主导地位的特殊属性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主体逐渐成熟的现实,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现实可能;中外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的实践,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在当下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紧张、劳资矛盾显性化的情况下,探求劳资矛盾产生的原因,才能正确化解劳资矛盾,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从而实现我国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工人、企业主和政府共同构成劳资关系的三方格局。三方必须维持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三方关系发生严重失衡的话,就将导致破坏性的结果。而在目前我国劳资关系的格局中,企业主在劳资关系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缺少对企业主进行有效制衡的力量和机制,地方政府在劳资关系中偏向企业主一方。走出目前劳资关系困境的关键在于引进集体谈判机制,建立政府、企业主组织和工会之间的三方协商机制,形成企业主、工人与政府之间制度性协商平台。  相似文献   

4.
构建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政府管理目标的偏离以及劳资双方作为两个利益集团组织的发育不良,引发了私营企业劳资矛盾频发,劳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日益增多。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失衡,关系到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也是制约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调整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关键是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论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私营企业内部和谐的劳资关系需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劳资阶层的相互认同;二是完善以“利和”为原则的利益分配制度;三是劳资矛盾化解机制的建立与企业工会职能的强化;四是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我党正确认识私营工商业及其劳资关系,制定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和政策,同时以法律、法规来规范劳资关系,注重对劳资双方进行思想教育,成功地解决了劳资冲突和纠纷。这些经验对于处理现阶段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期限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期限与劳资利益的协调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劳资双方的合作共赢是雇佣关系长期化的基本要求,法律的着力点在于激发市场经济内在的劳资合作共赢机制的活力。在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确定的情况下,雇佣关系的稳定、劳动合同的期限,主要取决于劳工技能的专用性程度。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的根本途径,在于推动社会的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流动性"基础上追求"稳定性"的劳动合同制度模式,在利益动态协调过程中实现劳资关系的平衡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与劳动者的利益逐渐分化,劳资矛盾日益显现和突出。为正确处理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应该在劳动立法、行政监督、完善工会职能、企业规范用工和实现职工民主参与等方面加大力度,将群体性劳资冲突引入理性轨道,通过多元化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解决劳资冲突问题,实现劳资关系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劳资关系已经表现出多路径演化与多阶段演化特征。深入挖掘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力求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复杂网络技术不仅为分析马克思劳资系统演化提供了新视角,还为研究马克思理论体系中间层次提供了新方法。基于复杂网络视角,充分考虑劳资关系系统内微观个体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分析劳资系统的拓扑结构,从而把握劳资系统的演化机制。劳资系统演化是从一个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其运行依赖于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非线性交互关系;其演化机制包括动力机制、突变机制、嵌入耦合机制、多层级协同机制。基于我国特殊的劳资系统演化特征,我们应着力研究马克思劳资系统演化的中国路径,具体包括劳资节点迁移路径、劳动自组织演化路径以及劳资合作演化路径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香港劳资关系稳定;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劳资纠纷与冲突增多,但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走向平稳。这与香港的劳工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以"工联会"为代表的香港工会在劳资冲突化解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它主要通过影响劳工立法和政策、介入劳资事务协商、直接处理劳资争议的途径化解劳资冲突。"工联会"走上层政治路线以协调劳资关系,也是香港工会化解劳资冲突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只有非公有制企业存在劳资关系。实际上,劳资关系从本质上是指劳动力和资本这两大基本生产要素的关系。劳动力的所有者职工和资本的所有者企业主、股东、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劳资关系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2.
杜世智 《学理论》2014,(7):108-109
劳资关系与劳资矛盾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其存在的状态和处理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分析了当前我国劳资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剖了这些问题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并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阐释和说明了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融洽劳资关系、处理好劳资矛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薪酬工资问题是影响劳资关系和谐稳定中的一个最核心的基本问题。从表面上看薪酬工资问题似乎是影响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的核心问题,但从实质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影响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的并不是表面上的劳资薪酬工资问题,而是劳资薪酬工资的形成机制问题,即劳资薪酬工资是如何形成的程序和机制问题。由此出发,我们对现行劳资关系协调过程中涉及到劳动薪酬工资的所有矛盾、问题和现象就会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一、影响薪酬工资生成的相关因素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接近三十年,国家经济体制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中围绕着职工薪酬工资的形成程…  相似文献   

14.
是新生的资产阶级还是私营企业主阶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必须创造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着眼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国私营企业主不是新生的资产阶级,是具有剥削和劳动双重属性的私营企业主阶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力量,必须坚持和完善对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的政策和法规。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劳资冲突呈现多发态势.究其原因在于利益表达渠道不畅与权利意识增强的矛盾、劳资双方权力和信息不对称、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两难困境以及社会公众对政府的"高依赖、低信任"等.在当前劳资冲突的管理中,政府应该立足于加强有关法律和制度的建设,平衡劳资双方的关系,规范劳资双方的行为,为劳资关系双方能够顺利进行协商与谈判创造制度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劳资双方举行的以旨在解决有关劳动条件为主要内容的集体谈判,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集体谈判既是工会籍以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各国当局协调劳资关系,缓解劳资冲突的有效手段。在工人运动的历程中,集体谈判由来已久,然而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存在于西方各发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中国私营企业调查2016年的数据可发现,私营企业主自身政治纽带的强弱与雇佣前官员行为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私营企业主雇佣具有政府背景的高管与企业主的政治纽带显著相关,这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叠加模式。在进一步细分企业主政治纽带强弱后,发现雇佣前官员可能给政治纽带相对弱势的私营企业主增强组织整体政治资源,形成了一种补充效应。企业规模和形象、管制性行业、地区差异和营商环境获得感在雇佣前官员上具有显著效应。这一逻辑的揭示有助于我们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理解中国党政官员的"下海"行为与私营企业治理结构配置之间的关系,为做好私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这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与管理层的冲突日益显现。管理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劳动者和管理层的冲突是当代劳资关系的新现象。管理层作为资方代理人成为劳动者的直接对立面,管理层作为经营管理者成为劳动者生产过程的监督者,管理层与资方利益结合更紧密而与劳动者更为疏远,管理层内部人控制强化了劳管矛盾。劳管冲突上升的原因在于,股权分散化导致管理层的企业地位强势,管理专业化使管理层的企业作用加强,管理层高薪化使劳管利益矛盾突显。经济实践要求我们正确定位劳资关系中的劳动者和管理层,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协调劳管资关系,促进劳管资和谐,进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的劳资关系及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我国劳资关系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劳资矛盾尖锐、劳资纠纷增加。因此, 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协调劳资关系的长效机制,以缓解矛盾、化解纠纷,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相互尊重、和谐 相处的新型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劳资关系的演变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 《行政论坛》2008,(5):10-1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劳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转型特征表现为:我国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基本完成;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制化逐步加强;我国劳动关系的复杂化矛盾凸显;我国劳动关系的国际化影响明显.从新时期新视角看我国劳资关系的演变趋势是:从经济体制转型的视角看,要突破"利益一体"的传统理论,正视改革开放过程中尖锐的劳资关系矛盾;从社会结构变革的视角看,要摆脱"两大阶级"的传统观念,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群体分化的现实;从意识形态发展的视角看,要超越"阶级斗争"的传统认识,正视构建和谐社会与劳资关系的民心所向;从劳资关系矛盾的视角看,要克服"传统工会"等体制难点,重视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民生需求.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亟待新的突破,具体在于:政府部门在处理劳资关系问题时扮演角色的错位、越位现象亟待改观;在法律规范和社会道义中维护劳动者群体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建立以工会为代表的工资集体协商等集体谈判制度,健全相关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