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谭嗣同在近代湖湘文化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发展历程中,从1840至1919年的近代湖湘文化,是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谭嗣同在近代湖湘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卓越思想家,不仅在很多方面继承了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使之发扬光大,而且在某些方面促进了这种优良传统向现代文化的转换。一、开湖湘现代爱国主义之先河湖湘文化历来有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传统,谭嗣同不仅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而且在以下两个方面促进了这一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其一,是将忠君与爱国截然分开。在中国古代,爱国与忠君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湖湘文化的研究中,湖南人口问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湖湘文化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同样,湖南人口结构、增减及流向在近代湖湘文化中的研究地位亦不言而喻。本文将根据笔者所能搜集的史料,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清代湖南人口的基本走向作...  相似文献   

3.
论近代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湖湘文化是近代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如中原文化、东南文化、西南文化等)有着不同的特征和风貌。这种独特的特征和风貌,是由其不同于他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所决定的。考察近代湖湘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容,我认为近代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三个方面的要素:经世务实的价值主体;民主与科学的发展趋势;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以下就这三个方面申论之。  相似文献   

4.
朱爱民  ;彭先国 《求索》2008,(3):227-229
湖湘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脉络相通,两者都推崇拼搏到中流击水。湖南人的拼搏精神根植于湖湘文化,随着近代湖湘人物之活跃崛起,这种湖湘思想亦耀眼于历史长河,历久不衰。湖南人懂奥林匹克,这种懂是一种大悟,是一种思想。既悟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也悟到了超越奥林匹克精神之上的东西。湖南人擅拼搏,一旦发轫就会惊天动地,历史与现实,似乎都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底蕴。但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漫长的古代,湖湘文化与现实政治很少结合,以致湖南没有出现影响全国的大事,属于湖南籍的名人也寥若晨星。到了近代,湖南发生的大事逐渐增多,湖湘文化“忧国忧民”、“力行致用”的本性才得到发扬。至现代,湖南的名人已跃居全国第一位了。正如著名史学家谭其骧称:“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①现在,让我们追踪历史的足迹,来探索湖湘文化与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关系。(一)  近代湖南人才之盛,始于太平天国时期。自曾国藩建湘军,不但造就…  相似文献   

6.
近代湖湘文化是一个与外界文化不断交融汇合的时时处于流变中的系统,既有它的独特性,又有她的交融变动性。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王先谦等作为湖湘文化的代表,以湖湘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为基础,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提出了近代企业管理的新思想,这些思想对现代工业企业管理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湖湘文化与洋务思潮关系论略周辉湘甲午战争前很长一段时期,湖湘文化仍若即若离于近代文化。但它所包含的经世致用思想却在洋务思潮的萌发中起了理论先导作用。一湖湘学派发萌于南宋。张木式在长沙城南书院传学,受业者数千人。张木式学术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反王学心论,...  相似文献   

8.
江浙文化(古称吴越文化)与湖湘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两支地域文化。两相比较,江浙文化发达较早,湖湘文化兴盛较迟;江浙文化相对开放,湖湘文化相对保守;江浙文化相对温婉而细腻,湖湘文化则相对豪放而粗犷;江浙文化更多地名于经济与学术,而湖湘文化则更多地闻于政治和军事。尤其是在反帝反封建的近百年历史上,江浙文化与湖湘文化各展其长,为中国的早期现代化事业做出过符合它们各自文化风格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9.
康咏秋 《湖湘论坛》2000,13(4):64-66
湖湘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湖湘文化指湖南地区的一切古代文化成果和文化传统,与关东文化、西夏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处于同一层面;狭义的湖湘文化指以宋明理学为源头的湖湘学派,它的显著特征是主张以心性修养为根本,强调求知报国、经世济民。应该说,湖湘学派是湖湘文化的源头和缘起,而湖湘文化则是湖湘文化的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与同代湖湘学人关系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藩与同代湖湘学人关系述论●欧阳斌一近代湖湘学人群体的崛起1840年前后,进入近代的湖南,悄然崛起了两大学人群体。先是在嘉庆、道光年间,崛起了以陶澍、魏源、贺长龄、贺熙龄等为代表的第一代近代湖湘学人群体;二是在咸丰、同治年间,形成了以曾国藩、左宗棠...  相似文献   

11.
近代湘籍思想家和外交家郭嵩焘之所以称为湖南人"独立之根性"的典型代表,是因为浸润着湖湘文化元素的家风和地方风气培养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精神,影响着他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以湖南人特别独立之根性读书、为官、做学问。特别是他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最早将中国传统实学与西方近代科学结合起来加以理解,提出向西方学习不仅要"师夷之长技",而且要师夷之根本政教制度、民情风俗的见解,大大超越了前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和湖湘文化向近代化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楚文化对湖南文学思想传统的影响概括地说 ,楚文化的核心是进取精神、开放气度和创造意识。朱汉民先生把湖湘文化的精神说得更细 :忧国忧民、实事求是、通变求新、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等等。这里 ,涉及到楚文化与湖湘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朱汉民先生认为 :湖湘学派是南宋时期的一个理学学派 ,而湖湘文化则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与湖湘文化的关系是 :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楚文化中 ;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 ,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 ,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几次大规模的移民 ,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  相似文献   

13.
青年毛泽东酷爱哲学,对哲学有过精深的研究,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然而,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湖湘文化有过极为密切的关系,湖湘文化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对青年毛泽东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这一点却鲜为人提及。我们说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湖湘文化关系密切,理由如次。首先,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从古代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宏、张栻,到近代湖湘文化的继承者王夫之、魏源、曾国藩、谭嗣同、杨昌济——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整个湖南乃至全国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能不波及列酷爱哲学的青年毛泽东。  相似文献   

14.
岳亮 《求索》2011,(11):255-256,230
长沙作为湖湘第一大城,素为湖南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长沙的商业发展却较为缓慢。19世纪后期,具有变革意识的湖南地方官员与开明士绅合力推动了近代长沙商业的发展。开埠通商后,长沙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商业日臻繁荣,最终取代湘潭成为湖湘地区最大的商业重镇。此外,近代以来活跃于长沙商业市场的外省商帮,他们的经营活动也巩固了长沙湖湘商业重镇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魏源“师夷”思想与湖湘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祥  殷国明 《求索》2007,(7):72-73
魏源的“师夷”思想,就是主张学习西方的“长技”,也就是西方比中国先进的东西。魏源早年接受湖湘文化,在长期的幕僚生涯中,参与了大量的改革,接触到底层社会,对西方先进东西多有了解。魏源也为“夷师”,他的著作,输入日本,在明治维新产生一定作用。“师夷”思想,扩大了湖湘文化的内涵,对近代的中国文化与革命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周红 《湖湘论坛》2008,21(4):42-44
湖湘文化是历史形成的地域性亚文化形态,也是不断开放创新具有流行特征的文化热点。以周立波为案例样本,探讨在文化成为产业的大众传媒时代,湖湘文化包括文学流派的传统内涵如何呈现新的社会意义。我们应当借助现代传播的新手段和新方法,赋予既有文化品牌以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正确认知传统品牌传播价值的前提下,引入议程设置理论和集称文化概念,从操作层面分析其可行性,避免出现庸俗化变异和变味。  相似文献   

17.
朱汉民 《求索》2014,(1):26-31
“精神气质”是一种主体化的文化,包含着道德精神与心理气质两个层面涵义。学者们往往以道德精神与心理气质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精神气质”概念,来表达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湖湘文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一种地域化士人精神气质的形成。湖湘士人的精神气质,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湖南人之性质”或“湖南人底精神”。湖湘“民性”与“士习”的渗透与融合,推动了一大批兼有劲悍民性与道义士气的湖湘士人群体崛起。明清以来,湖湘士人以十分鲜明的精神气质,而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特别关注和敬仰。湖湘文化的历史建构,同时是湖南人的精神气质的建构;湖湘文化的区域特质,特别体现为湖南人在精神气质上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吕特 《湖湘论坛》2001,14(3):81-82
毫无疑问,湖湘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主要特征应该是理性主义。但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湖湘文化还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主要表现为一种浓郁的非理性色彩。如果把湖湘文化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或者说中原文化对比的话,那么这种非理性色彩就更加明显。本文试从文化渊源、历史传统以及现代意义等方面论述湖湘文化的这一特征。 一文化渊源 早就有人注意到地理位置对一个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意义。湖南这一特殊的地理条件对湖湘文化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湖南位于我国的南部,相对于中原地区土地肥沃、食物比较丰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田中阳 《求索》2012,(11):104-106
五四时期的湖南报刊既是对近代湖南报刊火炬的传接,同时,也实现了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的新的超越,它们都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即以政治为本位,以"经世致用"和"原道"作为基本的行为主导方式。但五四时期湖南报刊特异之处的生成,还有湖南本土当时特有历史背景的直接影响,它们成为此一时期湖南报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成为形成其区域文化特性的酿造因素。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与湖湘文化精神互动互应形成高耸不朽的承前启后的历史文化坐标。它承续了湖湘文化精神,并使湖湘文化经历了一次现代的精神转换,使其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成功对接。  相似文献   

20.
刘豫 《传承》2010,(12):10-11
长沙是湖南省的重要城市,是近代名人、学者以及各种前沿思想的会集地,是湖湘文化的重地。青年毛泽东在长沙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学问基础,确定了他的人生奋斗目标,完善了他作为湖湘人特有的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