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以浙东文化为根基的宁波区域文化底蕴丰厚,是促进宁波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资源.励志图强、义利并重、经世务实、开拓创新是宁波区域文化中世代相传、一以贯之的优秀人文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这些人文精神,对于塑造宁波人的人文形象、凝聚宁波人的整体实力、激发宁波人的创业活力、提升宁波人的道德良心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宁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开放30年,"文化宁波"的建设成就与"港城宁波"的建设成就交相辉映,举世瞩目.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浙东学术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增强推进改革开放的自觉性扣使命感.  相似文献   

2.
宁波"活力"来源于宁波走上了一条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之路,并形成了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雏形.这是区域发展模式的一次重大转型.文章从3个方面阐述了宁波建构这一模式的优势条件,从5个方面强调了宁波建构这一模式的必要性、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信用宁波"建设也要做到"软硬"结合.文章指出"信用宁波"建设的新途径包括"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后者包括制定总体建设规划、评估指标体系、个人信用征信制度,职业信用评估体系以及信用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论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力的因素,更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文化的因素.宁波是一个具有七千年文化传统的区域文化中心,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宁波面临着许多挑战,应考虑如何重组宁波优势,使宁波区域经济在二十一世纪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5.
宁波商人与宁波近代市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人素以善于经商而闻名于世,宁波商人不仅执近代中国工商界之牛耳,对宁波本地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对宁波近代市政的英献即是其中之一.近代宁波市政建设伊始,宁波商人就对之热心支持、鼎力相助,其作用体现于市政建设的各个方面,到抗战前,宁波已初步形成近代市政制度,城市面貌发生了迥异于昔日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提升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在"长三角"城市发展群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宁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不仅关乎宁波的未来,而且对整个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与布局、对以上海港为龙头的组合式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都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本课题旨在全面分析宁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现状,找出与相关城市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挖掘宁波的优势和潜力,为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明代嘉靖<定海县志>(即<镇海县志>)、清代光绪七年刊刻的<澥浦郑氏宗谱>等史料中可以看出十七房郑氏在宁波帮中的创始地位及作用,十七房郑氏在宁波帮中的领军人物、宁波帮最早的"红顶商人"是郑勋、十七房郑氏是"宁波帮"中绵延时间最长、势力最大的商业家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建设"法治宁波"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一致性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维系中法治的基础地位,从解决构建和谐宁波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需要入手,强调法治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意义,并就建设"法治宁波"、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代"宁波帮"企业家群体的崛起,对我国民族经济的近代化和宁波近代工商金融业的创建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推动宁波帮企业家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内在动因就是企业家精神.近代宁波帮的企业家精神,主要表现为劳动勤俭精神、开拓创业精神、团结互帮精神、奉献履责精神.  相似文献   

10.
宁波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黔西南州的对口帮扶城市,与贵阳市是友好城市。自1996年以来,宁波无偿帮扶贵州的资金、物质达到了8亿元,为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6年的帮扶,使黔甬两地党政往来互动密切,关系良好,也使黔甬两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目前贵州省在宁波创业的人数已经达到40万人,宁波在贵州投资创业的企业家已达到2千人,总投资达到350亿元,贵州省在宁波的企业家已接近1000人,经济合作遍及各个领域。在新时期、新使命、新任务下,贵州省人民政府驻宁波办事处(以下简称"宁波办")将认真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及贵州省第  相似文献   

11.
宓红 《理论建设》2007,(6):33-36
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走出去"是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宁波民营企业"走出去"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促进了宁波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但目前宁波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存在着障碍,为进一步促进宁波民营企业"走出去",政府须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环境;宁波民营企业须全方面提升实力,发挥优势"走出去"。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把宁波定位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既充分考虑了宁波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又指明了宁波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本文在分析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的含义作了初探,并指出宁波在建设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所面临的几个问题,同时基于宁波现实情况和建设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的目标定位,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九&#8226;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逐渐高涨,全国人民纷纷投入抗日运动.宁波商人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也积极投入抗日斗争,维护民族尊严,保持民族气节;支援抗日斗争;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粉碎日本侵略者的经济统制.我们要弘扬宁波商人的爱国精神,为浙江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宁波的商业连锁超市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到2000年,全市已拥有连锁经营企业28家,连锁门店467个,实现商品销售额33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连锁超市已成为我市商业零售业态中的"主力军",认真分析宁波连锁超市的运行轨迹,对于宏观把握宁波零售商业发展的脉络,前瞻性地探索宁波连锁超市的发展前景,十分必要,笔者拟就宁波连锁超市现状与发展方向,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宁波开埠的特点是不设租界,这导致了另一个主要特征的形成,即在江北岸开辟了"华洋公共商场".宁波外滩市民社会品质的形成即与此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作者所主持的宁波市"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招标课题"加快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研究"的一部分.本文借鉴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与趋势,就宁波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基础条件、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对策,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当代的宁波帮活跃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不乏有政界人士、工商巨头、科技名人、社团领袖和社会名流。邓小平亲自做团结和发动宁波帮工作,把发挥宁波帮的优势,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布局的重要一棋来抓,动员宁波帮建设宁波指示鼓舞下甬籍人士开展报效桑梓活动,为宁波申报计划单列市不断奔波,积极支持宁波经济建设,推进宁波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衍生宁波"混合经济模式"的两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的"混合经济模式"是20世纪末期形成的宁波市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它的特质既有别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又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有着内在的渊源.首先,宁波经济的发展路径类似于"苏南模式"而同源于"温州模式".其次,宁波"混合经济模式"不是对"温州模式"的简单复归,而是对"温州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在2007年11月8日召开的宁波市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表彰大会上,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同志就深入贯彻十七大的精神,加快推进宁波文化大市建设的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文化消费是人们用于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等相关方面的支出和消费活动,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教育、旅游观光等方面。文化消费是人们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本文根据宁波文化消费的现状,从产品供求、政策环境、发展机制、消费意识、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培育宁波文化消费的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