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福同  黄列 《团结》2008,(4):14-16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已经成为新时期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涵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是治国理政的主体,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要职能,公务员职业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其作风好坏决定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相似文献   

3.
青岛市的“微尘”活动体现了“微时代”下公民参与意识的不断崛起和壮大。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在均衡社会财富和权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民社会的活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在发达国家,广泛的公民社会活动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占据重要的战略位置,为居民提供重要的参与机会。  相似文献   

4.
“为民作主”是指各级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坚持从群众实际出发,尊重和保障群众的利益和需求,其核心价值是为人民服务。“让民作主”是指在事关群众利益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发扬民主,依法保证群众按自己的意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其核心价值是人民当家作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的执政方式应由“替民作主”向“为民作主”转变,且与“让民作主”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人民政协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渝 《团结》2012,(1):13-15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6.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党的十七大对我国长期以来社会建设和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为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推进和完善公众参与对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党和政府政策体系稳定、构建民主和谐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通过契约形式,把村际各类事务以及各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固定下来,为村级民主化、法制化管理提供了一个双向制约、平等互利、民主协商的平台。实践中,这项制度仍存在着配套政策未同步、全面契约不合理、农民参与不足、制度设计不规范等问题。为此,亟待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8.
一、民主就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这个制度表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具体地表现为人民能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民主的最初含义就是“多数人的权利”、“数人的统治”。但在实际生活中,多数人做统治者、少数人为被统治者,或者由多数人管理少数人,是不可能的。因此,民主政治便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如何从管治型为主向服务型为主的政府转变,首先要弄清我国政府管理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公共权力的来源及特征等属性,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忠实地为人民办实事,做马克思所倡导的“社会的负责的公仆”。  相似文献   

10.
朱翊 《党政论坛》2008,(1):23-25
在人类生活中,国家(人民的普遍事务)与社会(少数人或个人事务的集合)是最基本的两大活动领域。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这两大领域几乎重合,即使是人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也是国家主导和控制下的所谓“行政化”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是社会发展的内容:“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周芳 《学理论》2011,(9):59-61
社会管理是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除了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以外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与治理。并且,其范畴小于社会建设,局限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活动。同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并列,而是有其偏重:党委统一领导,要体现在对改革方针的把握上,支持政府依法行政,管理服务社会事务;政府的合理定位就是组织者、政策制定者,负责制度的建立、完善和监督,政府起到的是掌舵的作用;社会协同,才是社会管理主体的一个核心内容,必须从理顺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责及重点出发,激励社会主体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新阶段,面对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所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道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和追求美好社会生活的殷切期盼。  相似文献   

14.
曾保根 《党政论坛》2014,(19):31-33
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运用权威性和强制性的国家公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事务的行为。众所周知,倘若行政权力运用不当,极有可能侵害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孟德斯鸠曾经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很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相似文献   

15.
李发戈 《团结》2013,(3):12-14
我国协商民主的主体既包括政党、人大、政府和政协等政治组织.也包括有各种利益关系的公众。其中公众既指公民个人.也指其他法人组织和社会组织。协商的内容也不仅仅是政治事务,而且涵盖公共事务、社会事务等其他事务。在协商民主中,公众主要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协商民主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对于促进公共利益,化解各种复杂的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仁标 《瞭望》2020,(9):62-63
民主恳谈是温岭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领域二十多年实践的有益探索,是推进基层治理的有效形式,在推动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协调公共利益关系、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巩固夯实基层基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对推动高质朮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立和完善海关事务担保制度是解决简化手续、加速通关与严密监管、防范风险这一对海关管理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确保国家税收、加快通关的有效管理措施,是国际海关的通行做法,是“依法行政、为国把关”和“服务经济、促进发展”“双赢”的“连接点”和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京都公约》总附约第五章专章规定了海关事务担保。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11,(1):45-45
郭奔胜在2010年第2期《瞭望》周刊发表文章指出,面对社会的新情况,社会管理者却出现了四个不适应症状:一是“守法不适应症”。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自身建设的首要目标,然而法冶意识淡薄却是少数政府人员、公职部门的典型症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管理事务中,他们不是法冶精神至上,而是长宫意识、部门意识占上风  相似文献   

19.
最近,深圳市委五届五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探索社会组织与公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治理模式,率先建立现代公民社会”的目标。深圳成为第一个将公民社会建设写进“十二五”规划的城市,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巨大反响。这一思想符合十七大报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徐振光 《民主》2005,(3):14-1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