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突破口是讯问犯罪嫌疑人中普遍采用的方法。突破口运用的恰当,就可能迅速突破犯罪嫌疑人的防线,取得势如破竹的效果。反之,则容易造成讯问僵局,达不到讯问目的。现本文对讯问突破口理论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利于把握目前对选择讯问突破口的条件、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促进研究向纵深发展,使其在讯问犯罪嫌疑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对讯问突破口概念的研究现状对讯问突破口概念的表述目前有二种:一种认为,讯问突破口是指对查清全案具有关键意义的某个案件事实或共同犯罪中的某个犯罪嫌疑人;另一种认为,讯问突破口是指对…  相似文献   

2.
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询问证人的过程,是侦查讯问人员语言自我形象塑造的过程。侦查讯问人员语言形象、能力和语言风格,对侦查讯问或询问活动的成效具有最直接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唐兢 《公安教育》2002,(9):45-47
模拟讯问是《侦查讯问学》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模拟讯问,不仅是学生学习讯问知识和熟悉讯问程序的重要方法,也是其掌握和领会讯问技巧的重要途径。侦查讯问是一种具有对抗性的面对面的双向交流活动,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是互争胜负的两方,尽管在讯问实践中经常出现双方在言辞上的激烈对抗[1],但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在心理上的较量仍是侦查讯问的主要矛盾。而模拟讯问一般不具有这种特点,模拟的双方在心理上的对抗远不如实际讯问强烈,特别是模拟犯罪嫌疑人的角色往往不可能具有实际犯罪嫌疑人的一般心态。例如,真正的…  相似文献   

4.
讯问工作是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进行的侦查活动,具有直接对抗性。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使用反讯问手法阻碍讯问工作,妨碍查明案件事实,甚至导致讯问工作陷入僵局。反讯问手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切断言语信息交流渠道、传递虚假信息、传递部分信息和公然采取暴力动作进行抵抗。讯问人员要熟悉各种反讯问手法,以掌握的案件事实和有力证据为基础,利用犯罪嫌疑人反讯问供述中的矛盾和弱点,采取适当的对策,迫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其罪行。  相似文献   

5.
侦查讯问失败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既有侦查阶段的原因,也有讯问阶段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文章主要分析了讯问阶段的原因:侦查讯问的准备不充分;讯问策略使用不当;使用证据不讲时机、条件、方法;讯问突破口选择不当。  相似文献   

6.
讯问被法定为侦查取证行为之一。是由侦查机关认识犯罪的现实条件决定的。讯问应依法进行。讯问目的的实现依赖于犯罪嫌疑人供述自愿性的自然法则。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义务限于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犯罪事实或持重大嫌疑的罪行。讯问策略的运用不得违反刑事诉讼原则、具体法律规定及立法精神。讯问策略是系统科学、心理学、逻辑学、教育学等科学的理论原理在讯问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几种侦查取证行为之一,在侦查实践中也基本成为每个刑事案件的必经阶段。侦查讯问有可能成为案件侦破的有效措施,彰显法律的正义和建塑警察的良好形象;也可能由于侦查讯问中的非法讯问导致冤假错案,损害法律的权威和败坏警察的形象。侦查讯问是一个蕴含丰富内容的研究课题,而这种“丰富内容”就源自侦查讯问中存在诸多矛盾。厘清其中矛盾及其背后的原因,是侦查讯问理论及实务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8.
侦查讯问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是侦查办案的必经程序。做为侦查讯问主体的讯问人员应注意增强法律意识,参与诉讼意识,深挖犯罪意识,证据第一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9.
侦查讯问语言必须充分重视语言的逻辑性。按照问题逻辑的理论,问题有两种,一是抉择问题。二是填空问题。侦查人员应根据案件的实际需要灵活选用抉择问题或填空问题。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在整个讯问活动中,侦查人员的讯问语言可以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多个联言肢的联言命题。侦查人员在预设讯问语言时,要注意讯问语言的先后次序,要精心设计讯问语以揭示犯罪嫌疑人语言中的矛盾,注意讯问语言的隐蔽性。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消息或表达思想的媒介。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语言。讯问被告人,是一种在讯问人和被讯问人之间进行的特殊的社会交际活动,不但离不开语言,而且使用着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的专门用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行话”。预审人员的讯问语言不仅要符合现代语言规范,还要符合讯问工作的要求,讲究讯问中的语言艺术。讯问语言区别干其他社会语言的特征,是它体现着讯问工作的性质。讯问工作是预审人员为了证实犯罪和查明犯罪人,对在刑事诉讼中处于被告地位的人,依法进行审问的一种侦  相似文献   

11.
荷兰的刑事诉讼法典没有具体规定哪些案件应该进行预审。一般地说,比较严重和比较复杂的案件要进行预审。第29条对于讯问被指控人做了一些重要规定。例如,不得强迫他做陈述,并应在讯问前将这一点通知他。被认为是非法的讯问手段包括:逼供或诱供、许愿或威胁、讯问时间过久、使用麻醉品或测谎器,等等。以这些方法获得的供认不能作为证据采用(即使供认是真实的也不能作为证据)。第186条规定,在讯问被告时,律师有权要求在  相似文献   

12.
侦查讯问是一种带有对抗性的活动,在讯问过程中讯问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进行心理的较量。侦查人员为了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仅仅依靠法律的威慑力是难以取胜的,还得借助讯问谋略。文章介绍了在讯问过程中侦查人员应坚持的谋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的放矢、攻心夺气,以迂为直、循序渐进,正攻其取、以奇制胜。  相似文献   

13.
侦查讯问中,无论是侦讯方的自我证明,还是双方的相互辩论,都是论证活动。侦讯中,被讯问的犯罪嫌疑人总是倾向于与讯问人员辩论来自己辩护。对于侦讯中的言语交际话语,侦查讯问人员首先要识别是否包含论证。确定其包含论证后,侦查讯问人员应该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论证以展现其要素和结构。最后,侦查讯问人员还要对犯罪嫌疑人的论证进行重构从而为评估或驳斥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讯问是公安机关侦查活动中经常、普遍进行的一种重要的侦查行为。在侦察取证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之一,它对于及时地侦破案件、准确的起诉、指控和定罪量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讯问必须有效而合法的进行,同时要求讯问人员有着高超的讯问言语技巧。  相似文献   

15.
袁小萍 《公安研究》2011,(9):35-38,42
刑事侦查审讯工作中的讯问是具有对抗性质的博弈行为,实质是讯问双方心力的对抗和策略的博弈。讯问主体要在博弈中占优,必须善于排除不良主客观因素对心理活动的干扰,全面培养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充分运用“自控”、“控他”和反“他控”等心理调控手段,掌握讯问主动权和制胜权。  相似文献   

16.
讯问笔录的证明力,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从实践的视角审视,讯问笔录经常作为证据使用,讯问笔录的证明力颇受质疑,冤假错案大多与讯问笔录失真有关,犯罪嫌疑人很难证明讯问笔录制作的非法性,死刑案件中对被告人供述的采信须特别慎重。以理性的眼光审视,讯问笔录具备证明力的要素,讯问笔录在证明力上有其自身的特点,讯问笔录证明力的大小有待于审查。虚假供述、选择性地制作讯问笔录、诱导性地制作讯问笔录、倾向性地制作讯问笔录,这些都是导致讯问笔录失真的主要原因。为防止讯问笔录失真,一是确立自白补强的证据规则;二是律师介入侦查中的讯问;三是应由侦查部门证明讯问的合法性;四是遵守正当的讯问程序。  相似文献   

17.
“讯问——是一种侦查和审判活动,是审讯机关或法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从受讯问人那里获取他所知道的对正确判决刑事案件有意义的信息。”(H·N·波鲁鲍夫著,冯树梁译《预审中讯问的科学基础》,第10页,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这个定义反映了讯问的本质特征,它是侦查机关和法院的侦查、审判活动,这种活动必须具有合法性;侦讯审判人员与被讯问对象之间存在一种冲突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侦审人员需从被讯问人那里获得与案件有关的客观事实(证据)。这就得施行正确有效的讯问方法和讯问策略。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18.
体态语( body lansuage)一词来源于身动学(kinesics)。身动学是研究人的身势、手势、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的一门新兴学科。身动学的研究表明:“无声语言”同人们平时所说的语言一样,含有一定意义信息。例如摇头表示不知道或不同意,皱眉表示生气或思索等意义。这些身势及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被称为体态语。 同样,在讯问活动过程中,被讯问人在回答问题时,肯定带有一定的体态动作,甚至由于环境的特殊,心理活动的复杂,其体态动作会更为多。当我们在进行讯问活动时,就应当注意观察被讯问人的体态动作,…  相似文献   

19.
石启飞 《公安教育》2010,(10):47-50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以言词方式向犯罪嫌疑人查问案件事实和其他与案件有关情况的一种侦查行为。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严格按照我国现行的讯问制度来进行,否则容易发生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情况,甚至造成冤假错案。为了规范侦查人员的讯问行为,《公安机关执法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在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20.
预审中的辅助性讯问法在预审实践中,传统的讯问方法是通过预审员和被告人两者之间的口语进行的。但是,随着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预审工作也相应地出现了更大的难度,对被告人仅凭口语讯问的方法往往很难获取对案件有价值的材料,笔者认为,除口语讯问之外,预审员还可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