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卢富昌 《政策》2006,(10):30-30
近年来,郧西县按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发展、大增收”的思路,狠抓职业技能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打工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6万人次,转移20万人。2005年,全县共转移劳动力11.3万人,实现打工收入6.3亿元,人均54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6%,打工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增效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和30%以上,呈现出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我们的主要作法是:——科学谋划打工经济。郧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80%,除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外,还有13万人需要转移…  相似文献   

2.
“嫁姑娘也要换脑筋”。这是鄂西北山区房县一批农民的新观念。他们改变传统置办嫁妆方式,兴办能够发挥出经济效益的嫁妆,使嫁出去的姑娘进入小康的“保险箱”。去冬以来,全县有14O0多户农民出嫁姑娘换脑筋,兴办各自特色的“效益嫁妆”。有的把粮食加工机械。缝纫机、锁边机作为嫁妆;有的把农机具作为嫁妆;有的把良种、药材种。苗圃作为嫁妆;有的把良种母猪、母羊、母牛当作嫁妆;有的做个大书柜,装满科技之类的书籍作为嫁妆……这些各具特色的“土嫁妆”成了小俩口致富奔小康的“聚宝盆”。白南乡高台庙村男青年文吉华与同村女青…  相似文献   

3.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庞大的“打工族”不仅涌向国营、集体和个体企业,也涌向了山区农村的农民家庭。但由于山区农民警惕性差,思想麻痹,一些不法之徒借打工之机,大肆作恶,使雇工农民深受其害。豫西伏牛山区某县就发生了不少这样的案件。少年打工原为行窃蒲塘村山民马某,因忙于搞山区土特产品多种经营,农田活无人去干,他采取了雇用临时工的办法,凡需要干活时,雇些短工来,按天发工资。本乡17岁的李广丰是个有学不上的懒惰少年,常年四处游荡,见马家富有,他便来到马家打工。一日上午,李广丰在马家挖猪圈粪时,见马某一家人均已外…  相似文献   

4.
百家论萃     
完善社会深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农村青年农民中90%的人正在外出打工或有过打工的经历,外出打工者80%以上都要返回农村,成了一批“不懂农业”的农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打工干的多是“出力活”,吃的年轻饭;二是有关用人单位只管“用”人,不管培训;三是社会保障滞后,民工基本上被排除在社会保险之外;四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限制了返乡农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五是各级政府在劳动力转移的实现方面作为不大;六是农民自身素质不高。改变这种状况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要真正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打工经济的发展,江西省分宜县每年有6.22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丁,占农村劳动力的60%;有3.06万留守妇女,占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近60%;有1.11万留守儿童,占全县儿童的13.4%。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妇女多、留守儿童多的“三多”状况,在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下,  相似文献   

6.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委办公室最近组织的一次专题调查表明,劳务输出已成为贫困山区的又一条脱贫致富路。寻甸现有外出劳务人员19537入,占全县成年劳动力总数的8%;年劳务总收入35O8万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1%,劳务人员人均年收入1744元;输出地点远到广州、深圳、海南,近到昆明、曲靖、东Jll、玉溪、个旧、楚雄;从事行业多种多样,主要有建筑、运输、商业、饮食服务、装卸、采矿等。劳务输出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有的已先富起来,许多长期靠救济的贫困户,通过外出打…  相似文献   

7.
富川瑶族自治县在农民自愿有偿的原则下,通过租赁、转包、互换、标包、入股经营等方式,对宜林宜果的土地进行合理开发,昔日的荒山、荒沟、荒丘、荒地等“四荒”土地流出了金,淌出了银,瑶乡处处尽现果香景美新农村。据统计,全县共有22万亩土地实现土地经营权有效整合,农户每年获得土地整合效益上千万元,其中近2万转出土地的农民通过打工,实现年人均收入超3000元。土地通过整合实现农业规模开发,仅水果种植面积就达24.8万亩。  相似文献   

8.
从本世纪一直到下世纪初,中国农民流动和演化的规模、速度都是全球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一点从春节前后中国交通的二次客运高峰不难窥见一斑。本月即将到来的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最喜庆的传统节日,依习俗,出门在外的人们是要回家团圆的。这其中,就包括为数4500-8000万之巨的城市打工的农民。在节前的“回乡”大潮中,你可以看到,民工的行囊里装着人民币,在异乡的酸甜苦辣和见识以及学到的技术;而在节后的“返城”洪流中,你可以看到,民工们的脸上充满着希望。在4500-8000万在城市打工的农民远不是中国农民流动和演化的全部。4.52亿…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如东县虽已基本实现小康,但该县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贫困农民、贫困职工仍达2950户,约占总户数的1%。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共富共建”挂钩活动,下发了文件,召开了动员大会,机关和村、镇分别签订了责任书。县委统战部挂钩苴镇,分工常务副部长、民宗局副局长、人事科科长等5人具体抓帮扶挂钩工作,开展了“四帮”活动,即:思想上帮“志”,给农民上政治课、科技种田的辅导课,使他们认识人穷志不穷,科学种田产量高;生活上帮“困”,组织人员送药下乡,救助失学儿童上学;项目上帮“扶”,资助贫困户发展养殖项目;劳务上帮“移”,送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或到企业做工。统战部负责牵头的四个部门都完成了县政府交付的帮扶计划,帮扶挂钩镇兴办民营企业24家,个体工商户24户。目前,该村贫困户基本脱贫,有的走上富裕之路。统战部被县委评为扶贫挂钩先进单位,1名统战干部获得县委的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0.
廖晓军 《江西政报》2006,(20):42-43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泰和县按照“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以及“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等战略思路,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县经济社会步人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9401.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054.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1%、21.9%;全县3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11亿元,增长31.4%;实际利用外资1857万美元,同比增长92.6%;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5.3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85.4元,同比分别增长8.1%、11.49%。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十一五”发展宏伟蓝图,泰和县将牢牢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六大特色经济,努力培植新的增长点,力争到2010年,全县GDP达65.4亿元,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达5.059亿元,年均增长17%,基本实现“实力泰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汤宏 《现代领导》2014,(1):40-41
实施能人和农民企业家“双回归”.是激发基层组织活力,转换村级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湖北省郧西县拥有13万“打工大军”,大量青壮年外出,导致村“两委”班子结构老化,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在看到制约班子建设和发展等不利因素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13万“打工大军”这个培育党员和企业家人才的摇篮也是“双回归”工程的巨大优势。如何让“能人”回村、“能人”治村、“能人”富村?如何让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宁陵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从2007年春开始实行的。制度实行第一年,全县52万农民就有41.5万人参加,参合率为79.82%。经过两年发展运作,农民逐渐看到了好处。2009年年初,有49.59万人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上升到91.52%。目前,全县有5家县级医院、15家乡级医院和4家专科医院被定为“新农合”定点医院,向参合农民提供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3.
“养儿防老”是我国农村几千年的传统。可现如今,青壮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有的长期定居在外面,基本照顾不了家里的老人。如果农民自己的日子不富裕,老人的日子就可能更不好过。农村老人“能干时靠土地,老了靠儿女,儿女不孝只能受罪又受气”的境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4.
戴龙华 《江西政报》2006,(24):43-44
近年来,永丰县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以蔬菜和油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一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初具雏形。全县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镇16个,占乡镇总数的73%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自然村)达800多个。二是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无公害蔬菜和油茶产业已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阳光”产业、富民产业和出口创汇的强县产业。200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值4.8亿元,超过粮食总产值;油茶林面积达48.5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16.8%,油茶总产值达1.3亿元。三是示范辐射效应明显增强。全县共建成“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基地130多个,其中规模以上基地60多个。尤其是蔬菜生产,已建成重点示范乡镇9个,重点示范村18个,佐龙、坑田公路沿线蔬菜基地规模达2万亩。四是“三农”效益稳步提升。2005年全县农民从蔬菜生产中人均获得纯收入1136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相似文献   

15.
修武县连续15年未向农民打“白条”修武县在加强农业生产工作中,紧紧抓住保护农民利益这个中心问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兑付农副产品收购款。自1981年以来,连续15年未向农民打"白条"。修武县是一个只有27万人口、36万亩耕地的农业小县。据统计,从198...  相似文献   

16.
地处闽西山区的武平县是劳动输出大县,全县37万人有6万多人外出打工或经商办企业。该县在全省率先建立“外出人才创业服务社”,并在外出人才集中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设立多家分社,服务外出人才返乡,投身海画发展大潮——  相似文献   

17.
说起唐自辉副县长,湖南省会同县没有人不熟悉。这位在基层与农民群众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七品”父母官,在会同县连续遭受特大灾害的几年中,他把自己全部身心紧紧系在全县33万人民身上,哪里有危险,哪  相似文献   

18.
农民领“双薪” 在德保县华宏糖厂打工的那甲乡农民黄开傲,每月在工厂挣700多元工资,而他自家种植的甘蔗年收入5000多元,两项相加年总收入达1.2万多元,务农、打工两不误。近年来,那甲乡党委、政府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让他们既能到工厂上班,又能做好家里的农活。如今,在那甲乡既种地又上班领工资的农民有1400多人。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国家兴建丹江口水库,淅川县有50多万亩良田被淹没,20多万农民携家带小,迁居他乡。淅川县的农民为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应倾注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农业,关心农民。”这是淅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定岐对县“一府两院”领导同志和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常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20.
近年,随着打工潮、经商潮席卷农村,导致农村流动人口急剧增加,这就给乡村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流动人口大多是青壮年,他们有的是举家外出,有的是家庭部分人员外出;有的农闲时外出几个月,有的长年外出;有的外出有固定地点,有的十天八天就换个地方;有的外出前给村里有个交待,有的连招呼也不打就一定了之;有的保留着当地的山林和耕地,有的干脆将其转让他人。于是乡村在安排计划生育、据回收缴〔包括两税~费和统筹)、农村劳动积累工等工作上增加了诸多麻烦。每当孕检或计划生有检查时,乡村干部就为外出人员发愁。找人吧,有的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