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迅速崛起的中国青年中,"海派"青年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一群.这些生活在昔日大上海——"冒险家乐园"中的年轻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使他们无论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还是在行为特征上,都表现出与内地青年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海派"青年文化.本文试图概括"海派"青年文化的特点,并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作一剖析.开放性的"海派"青年文化与内地青年的正统、保守和相对封闭相对照,"海派"青年文化则表现出新潮、现代和开放的总体特征.本来,上海就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曾接受过西方文化的长期熏陶,对西方文化的开放和较强的吸收能力是"海派"文化的固有特征."海派"青年无疑承袭了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北京作为首都所担当的是国家政治和文化中心之角色,那么上海作为中国最具有世界主义特征的大都市,所担当的则是另外两个角色:经济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尽管如此,上海也并非"文化沙漠",它在文化上也具有自己的特色,蜚声世界的"海派文化"和"海派文学"就是上海文化的集中体现。对此,国外汉学家已有研究,而我们自己则对此缺乏深刻的认识。上海实际上在中国的文化发展战略中至少充当了全国的文化中心之一的角色。上述诸种因素,再加之上海本身的国际性和开放性,使得上海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3.
关于“海派”文化在新文化运动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的文化中心历史性地转移到了上海。这个自晚清始新兴市民文化的大本营,风云际会,诞生了不同凡响的“海派文化”。这个移民化程度最高的国际大都会,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集中程度最高的城市。这里汇聚了中国各种信仰和主义...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包括明天人之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与天的关系等合理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成果全民共享。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5.
《上海支部生活》2014,(11):62-62
红蔓堂诞生于上海文化建设红飞蔓茂的春天。她以弘扬海派书画传统、开拓海上书画新貌为宗旨,以收藏经营精品为原则,立足当代、宣传当代、服务当代,力推一批代表性的当代海派艺术家。  相似文献   

6.
正滑稽戏脱胎于新剧,形成于1907年,是我国特有的、独具民族色彩的一个剧种,属于戏剧(戏曲)范畴。滑稽戏是上海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海派文化的典型。它把创造笑料作为自己的使命,于嬉笑怒骂之中透出人生的甜酸苦辣,在笑声里倾注耐人寻味的社会体验。滑稽戏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作方法又极具海派特征,这对于发扬海派优良传统、研究都市上海,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代都市,是从人类社会的村落、集镇一路走来的,它是人类文化发展、文明进步的结晶.纵观上海的历史发展,它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说的是一个由小渔村迅速崛起的城市,其悠久的崧泽古文化、福泉山文化、青龙港文化等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灵魂和根基.古上海的文化高地与世博会的主题实践,是一脉相承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崧泽文化的弘扬、海派文化的创新,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海派文化作为参与力量的种种流变,其海派经验的独特性在于,它始终是在碰撞中完成文化选择,将城市的自我反思和调整纳入构成肌理,强调探索精神、强调自我经验。对当代都市上海而言,如何善于从海派文化实践中学习其关注日常生活的优势,挑战着每一个都市文化建设参与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且行且画     
正在我的概念里,上海是汇聚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体,具有独特的海派城市的特征,其精致与实用主义,时髦与传统生活的恰到好处的共存,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思想个性与创新基因。她用好奇心吸纳着世界文明的养分,用时尚催生出现代城市的个性,用对地域文化的骄傲温润着自己,也感染着每个来到这座城市的人。正因有着这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文明单位"的称号是荣誉,更是力量。它让文明之花在宋庆龄的故土盛开得更加艳丽芬芳宋庆龄同志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摆脱封建落后走向现代文明不懈奋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给了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宋庆龄陵园,是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于一体的上海文化地标,是城市文脉中的一卷史书,是教育基地中的一座富矿,是纪念圣地中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1.
上海学者眼中的“海派”文化上海文化中的理性主义特约主持/吴驷策划编辑/扬长征上海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小气”的城里人:上海人与德国人的比较旧上海老北京及猫与狗的关系谢遐龄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上海的文化上的特点,那么,我想,最合适的莫过于“上海人在中国人中最具...  相似文献   

12.
第一期2弘扬儒学精华发展先进文化——在“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许嘉璐5儒学是推动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精神力量牟钟鉴7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访谈录秦维宪10传播儒家思想弘扬中华文化——“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陈慧麒12文明的思考——2004:华夏文明论坛全球化视野下的华夏文明鲍宗豪中国传统文明与近代海派文明的互补陈卫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刘奔文明之忧思俞吾金19房价攀高成因分析及其平抑之策朱林兴21寻求历史的真实写真实…  相似文献   

13.
近年,随着海派文化的升温,海派小说渐受重视。在上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海派小说的取材和立意始终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具有鲜明的特点。但现已出版的一些权威性文学史专著,几乎都未对海派小说进行阐述。本文谨从三方面对早期海派小说作探讨。海派小说的孕育背景海派小说,在中西文化冲撞和交汇中孕育,完全是一个现代都市成型的产物。上海开埠后,许多高楼拔地而起。1909年出版的《上海指南》已称:英租界南京路“房屋高敞,为沪上冠”,美租界“高屋连云,轩窗洞辟”。在南京路上,最早的高楼是1906年由英国香港上海饭店股份有限公司兴建的汇中饭店(…  相似文献   

14.
“规划”的内涵所体现的是理性,文明与智慧,其本质上就包含了对于已有规划的应有敬畏。上海将对64条道路实施“永不拓宽”的政令,以此保护堪称经典的“海派”历史文化风貌。这是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伍江日前在“上海一台北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交流研讨会”上披露的信  相似文献   

15.
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各民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相依共济、相扶守望、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保护和发展中华各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  相似文献   

16.
<正>“规划”的内涵所体现的是理性,文明与智慧,其本质上就包含了对于已有规划的应有敬畏。上海将对64条道路实施“永不拓宽”的政令,以此保护堪称经典的“海派”历史文化风貌。这是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伍江日前在“上海一台北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交流研讨会”上披露的信  相似文献   

17.
上海由水而生,因水而兴。人们通常认为上海是在近代由上海滩突然发展起来的,其实它却有着悠远而多彩的历史源流。位于吴淞江南岸的青龙镇的古文化和水文化,是上海海派文化发生、发展、繁荣的源头,为近现代上海形成国际性经贸中心注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意义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评价,而且在现阶段,其深层次的整体效应和潜在影响远未显示和被感知。本文从城市新文化运动的角度,评析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拐点性意义。一城市意象:上海现代新传奇将始于世博会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大都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在这里汇聚、融合,形成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特点,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近年来,有关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活动在上海举办得愈来愈频繁。如2001年APEC…  相似文献   

19.
当中国“吃”的文化跟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碰撞,会激发出怎样的火花?坊间的各国料理、大宴小酌到地方特色,早就把上海的餐饮市场炒得异常热闹。随着大批的台商前往经商,“台湾菜”在上海,也就自然而然汇聚成一个系统。台湾人经营的餐厅,怎样在五花八门的餐饮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请看我们的第一手观察。  相似文献   

20.
<正> 人们常把那种吐故纳新,“西体中用”、灵活善变的行为特征和生活风尚称之为“海派”。而后,把它们熔之于文化上的实践和认识上的延伸,“海派”遂成为一种新的风格,谓曰“海派”文化。对于海派文化的特征,主要有三:第一是开新、开风尚之先,开创新之先。它善于延纳新事物,变革那悠久、凝重的传统东西。第二是灵活、善变,灵活而不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