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舆情发展与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考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舆情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生态,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会政治参与模式,为现代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条件。网络是现代社会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工具和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是政治社会化得到充分实现的前提和保证。互联网是社会观念和思想的显示器和晴雨表,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给我们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带来严峻挑战。在新媒体时代,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全面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开放的态度看待网络舆情,以娴熟的技巧应对网络舆情,这是地方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情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重大公共危机下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成为衡量地方政府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一面镜子,也成为评价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重大公共危机往往处于特殊时期,地方政府舆情应急处置水平至关重要,集中体现在网络舆情治理策略上。当前,中国处于重大公共危机频发高发阶段,作为现代社会治理“第一线”,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指导思想、治理原则、应对策略、处置手段和实现目标等,构成了一个治理链条。因此,加强对这一链接组成部分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地方政府行使社会治理职能的生命线,体现的是公众对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主观评价。公共危机是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理念、行为和效率都会影响其公信力。因此,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地方政府需要在危机管理理念、危机管理法制建设、沟通协调机制及地方政府公务员素质和民众参与意识等方面积极提高以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强化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日趋活跃的网络舆情对于我国舆论宣传和社会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考验着政府的行政能力。做好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已成为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我们必须正视网络舆情对社会管理带来的挑战,实事求是地分析在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做好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现实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资源,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将是地方政府执政的重要体现。如何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并积极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邵杰  黎慈 《世纪桥》2011,(3):129-131
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大量不和谐因素致使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对我国政府形象以及公共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然而,我国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论危机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部分政府部门的危机管理意识不够强烈、网络舆论危机的管理制度尚不成熟。所以,各级地方政府急需寻求有效对策,完善网络舆论危机防控体系,以促进政府的形象塑造,增强政府公共管理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应对涉检网络舆情,是新时期树立检察机关职业形象和公信力的要求。目前,硷察机关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舆情危机意识不强,不重视网络媒体作用,缺乏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少数人员的作作风以及腐败问题是引发舆情危机的根源。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必须增强舆情意识和观念,主动参与和引导网络舆情;多种手段并举,提升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从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源头入手,强化检察机关自身建设,从根本上预防负面涉检网络舆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淑萍 《求实》2012,(7):56-59
舆情危机是现代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人们也已经对之做了很多的研究,但可以说基本是就舆情研究舆情,而未深入到社会政治生活具体目标设定、政府行政目的、行政方式和民众行为逻辑的深度,因而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应对对策的恰当性和有效性。分析政府与民众的博弈策略选择及其原因,可知,当前网络舆情危机的实质乃是政治权力的持有者(政府)和政治权利的诉求者(民众)之博弈行为的表现,这是一种典型的非合作博弈。实现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的转化,应是解决网络舆情危机的根本目的指向,其根基点应是建立一种符合社会演进机制的准稳态机制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政府具备公信力,就意味着政府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政府推行政策措施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国家就会繁荣安定。相反,一个政府如果出现公信力危机,就会威胁到政府的执政基础和政权的稳定,终将失去生命力,被人民群众所鄙弃。社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社会公信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决策的有力执行需要政府公信力的保驾护航,公民的诚信意识也需要政府公信力的有力引导。  相似文献   

10.
危机是一种事实状态,是指某种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的状态。公共危机则是指危机转而传导至公众本身,由公众、决策者、社会等机体互相作用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并最终可能引发将社会控制与治理置于危险之中或导致崩溃的状态。危机并不天然地就是公共危机,危机是否转化为公共危机的关键在于政府部门的公共决策本身,一旦政府的公共决策有重大失误,公共决策失去公信力或形成政府公共决策公信力危机,已经出现的危机就可能转化为公共危机。而要避免危机转化为公共危机,关键在于提高政府在危机状态时公共决策的公信力,其所依赖的是决策者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决策能力的提高。要提高政府在危机状态下公共决策的公信力,需要全面提升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包括领导能力、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平衡能力和政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是对现实社会民情的一种反馈.只有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复合的角度才能对网络舆情做出全面科学的认知.网络舆情既有共性也有特性的一面.解决网络舆情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的关注也需要体制机制的支撑和法制的保障,还需要强化危机管理,才能为一个地方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裴蓓 《学习论坛》2007,23(11):45-46
能否及时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是对我国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严峻挑战,并影响到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和形象.加强对危机管理问题的研究,构建与完善我国的危机管理体系,从制度上保证有效整合政府应急资源,努力提高社会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是当前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中的社会安全隐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舆情中存在歪曲失真信息泛滥、网民群体极化倾向严重、境内外不法分子恶意操纵、国外敌对势力渗透性入侵等隐患;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危及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等问题。要从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政府信息发布机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机制等方面进行化解。  相似文献   

14.
网络公共事件的发展态势和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彩虹 《唯实》2011,(8):185-189
近年来我国网络公共事件多发,其发展态势是:重大社会公共问题日渐成为热点议题;网络事件有交织放大之势;“草根”已成为社会议程的重要推动者和设置者;事件发生地正由中心城市向二三级城市甚至县域发展。其形成机理主要有:Web2.0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网民数量的激增;新旧社会结构间的矛盾和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诉求机制的短缺与网络民主意识的增强;政府公信力的不足和官民关系的紧张;地方党委政府的不适应和处置手段的薄弱。为此,政府部门需要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健全社会公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及时准确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确立政府作为“网络舆论领袖”的角色地位;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制度化和长效化;建立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话语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网络公共事件多发,其发展态势是:重大社会公共问题日渐成为热点议题;网络事件有交织放大之势;“草根”已成为社会议程的重要推动者和设置者;事件发生地正由中心城市向二三级城市甚至县城发展.其形成机理主要有:Web2.0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网民数量的激增;新旧社会结构间的矛盾和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诉求机制的短缺与网络民主意识的增强;政府公信力的不足和官民关系的紧张;地方党委政府的不适应和处置手段的薄弱.为此,政府部门需要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健全社会公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及时准确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确立政府作为“网络舆论领袖”的角色地位;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制度化和长效化;建立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话语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公共事件中,舆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网络公共事件的发展方向和态势。面对舆情压力,政府如何回应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政治系统理论包含输入、输出、反馈三个环节,对分析网络公共事件中的政府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政治系统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的舆情演变,探讨网络公共事件的舆情治理过程。网络公共事件的舆情治理与政府回应密切相关,在输入、输出、反馈三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能够缓和网络舆情,但如果引导不佳会产生诸多消极影响。政府部门应从输入、输出和反馈三个环节中掌控全局,避免网络公共事件的不良影响不断升级扩散。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对于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引控对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有着战略性的意义。考虑到转型期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变化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变迁,我们原来的控制型社会治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网络治理的发展需要,为了充分实现对网络利益表达的有效治理和整合,我们的网络舆情治理要在理念上与时俱进。我们认为,对于网络舆情的引导、治控应从以下建立基于政务协同系统的网络舆情联动机制、打造高效的网络舆情防范体系、形成针对突发网络舆情的危机处理机制、确立网络舆情公共危机事件善后制度等几个层面着手,使网络舆情的发展和最终效果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姚东 《实事求是》2012,(6):34-36
在网络公共空间时代,随着微博在互联网上的迅速发展,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也进行着有序推进。利用政务微博进行网络公共治理,是政府增强自身公信力,体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潮流之举。政务微博有参与、公开、回应等公共价值,其兴起反映了网络时代新媒介的发展对公共治理提出的新要求,为建设法治、责任、透明政府提供了推动力。当前,各级政府应该有效利用政务微博,为提升执政能力、实现良政善治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在E时代,网络舆论作为现实社会舆情在虚拟社会的投映,往往是民意的一种集中表达,在与各级政府的多维互动中,需要各级政府做出积极回应并进行理性引导和处置,这既是在检验政府的行政能力,更是考量E时代政府的公信力伦理建设。在应对网络舆论的实践中,政府面临着"信息场和舆论场"错综复杂、价值冲突、制度悖论、技术难题等挑战,政府应该根据网络舆论在发酵、扩散、爆发和平息阶段的特点,立足于现代政治伦理维度,建立快速的反应和回应机制,真诚负责地构建官民互动平台,实现制度"硬控制"和价值关怀"软引导"的协同并进,从而守护自身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正以不可逆转的方式挑战着我们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挑战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据2013年《中共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情的放大器。新形势下,如何及时掌握网络舆情信息,准确把握网络舆情动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消除负面影响,弘扬主旋律,集聚正能量,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