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后,海内外对反右派斗争的研究获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整风与反右派的关系,整风转向反右,反右扩大化原因、严重后果和沉痛教训,以及关于反右派斗争的历史评价及理论思考等方面作了综述,指出了当前反右派斗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1957年的反右斗争。是当代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对有关宋庆龄与1957年反右派斗争这一问题的专题研究文章几乎没有。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搜集到的史料,探索宋庆龄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指标现象”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右派斗争是建国后我党犯有严重扩大化错误的一场政治运动。关于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史学界、理论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除了众所周知的那些原因之外,运动中所采用的“指标现象”这种不科学的政治工作方式也是造成反右斗争扩大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1957年,是个极不寻常的年头。当年,春季开始全党整风,夏季展开“反右派”斗争。整风运动与反右斗争,是1957年春季至1958年夏季中共盐城地委、专署所做的两件相互关联的事情,被载人史册。 整风运动的缘起与做法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的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对这种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①这是党对反右斗争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研究者一般是从社会的、历史的和个人的角度来分析的。笔者认为,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与反右派斗争本身的方法以及策略的错误也有直接的关系。 一、方法的错误:急风暴雨的群众运动的方法。 1957年整风运动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恶意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对他们的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必要的,不这样做就无法稳定局势,也无法实  相似文献   

7.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研究者一般是从社会的、历史的和个人的角度来分析的。笔者认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与反右派斗争的方法、策略以及具体方式等错误也有直接的关系。 一 整风运动中,确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恶意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对他们的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必要的,不这样做就无法稳定局势,也无法实现整风的预期目的。关键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反击。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的和个人的种种原因,毛泽东采取了群众运动的方式,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右派政治斗争,导致了历史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是在党的整风运动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开展这场斗争的必要性,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已作了明确的结论,学术界也多有阐述。但是,发生这场反右派斗争的深层次原因还有待细致研究。本文拟结合整风运动中党中央  相似文献   

9.
1957年,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右派”运动。7月上旬,毛泽东来到南京。找来部分省、市委第一书记谈话。毛泽东对江苏省的反右消极态势不满意.严厉地批评了省委书记江渭清。  相似文献   

10.
刘艳华 《世纪桥》2003,(6):29-30
1957年,55万多知识分子被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造成了极大的政治冤案。在“反右”运动后,“右派”们被流放到偏僻地区,接受野蛮改造造成惨痛的后果。今天,我们回首往事,总结经验,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引以为戒。 一、流放“改造” 当时对绝大多数的“右派”分子采取了下放到农村、农场、劳改队去“改造”的做法。因此,有的“右派”戏称自己为“流放”。 中央各部委的右派被流放到北大荒。殷毅在《回首残阳  相似文献   

11.
论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的内涵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 ,消费的合理性、享受的现实性、工作的开拓性是艰苦奋斗的基本特征。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四个现代化、保持党的先进性有重要现实意义。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对全党全国人民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在全社会形成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社会风气 ,是使这一伟大精神发扬光大 ,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对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权力过分集中是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我党首次从体制上探寻腐败现象的根源,从而结束了以往把腐败现象根源仅仅看作是思想、作风的历史;他指出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是"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紧紧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从而纠正了反腐败服务于阶级斗争的错误倾向;他提出依靠法制反对腐败,从而实现了反腐模式的根本转变,即由人治反腐到法制反腐;他重申反腐斗争的重点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从而指导我国反腐败斗争抓住重点.  相似文献   

13.
胡为雄 《理论学刊》2012,(3):9-17,127
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大体分为明显相关的三个不同层次,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阶级分析的方法和阶级斗争的策略。阶级斗争的观点是这一理论的精神内核,阶级分析的方法是这一理论向"实物"形态转化过渡的中间环节,阶级理论具体化为实践理性的表现形态。这种多层次理论结构使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具有独特丰富的内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胜利本身已证明了毛泽东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的深刻性,阶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阶级斗争策略的正确性。毛泽东谈论社会革命、中国革命往往将其与革命战争维系在一起,对政治革命的具体形式作了具体分析。毛泽东以马列主义国家学说为思想指南,严谨地指明了中国革命将以建立何种国家制度为最后归宿。中国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形式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体制是中国社会历史上迄今为止最新最进步的政治形式。它一方面是对苏联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和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政治体制的借鉴,另一方面又是把握中国具体国情进行的一种政治创造,是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理论于中国社会的一个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4.
饶武元  刘建光 《求实》2020,(3):4-17,M0003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大政治论断。其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立足于百年大党长期探索执政规律的成功经验,反映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深厚理论逻辑是伟大斗争思想淬炼的根基;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征途中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等斗争历史逻辑显现了伟大斗争的政治历练担当;创造性地继承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是伟大斗争得以"改变世界"的赓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环境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坚定斗争意志、把握斗争方向、汲取斗争智慧、增强斗争本领是实践之需。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行了新的以“韬光养晦”为特征的国际斗争方式。  相似文献   

16.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突出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和重视保持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备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在实践中我们党也曾经淡忘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致使我国革命和建设遭受挫折。因此,我们不但要继续保持党的艰苦奋斗传统,而且要立足新的实践赋予将艰苦奋斗崭新而丰富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必须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宣传者、推动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我国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改革攻坚阶段,腐败现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破坏性影响极为严重。公众参与反腐败为更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提供了一种制约权力的方式——以民制权。目前,公众参与反腐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注重信访举报,完善相关制度;群众参与立法,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反腐研究,实行民主评议;开展廉政监督,借助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20.
朱德的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国优秀的革命道德,并且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道德判断标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朱德荣辱观的核心;艰苦奋斗是朱德荣辱观鲜明的时代特色;团结友爱、实事求是、注重科学技术、遵守纪律是朱德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英勇奋斗是朱德荣辱观的突出内容;谦虚谨慎是朱德荣辱观的一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