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日本金融自由化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昊 《东北亚论坛》2002,(4):31-34,93
日本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中后期 ,基本完成于 90年代末。通过分析日本金融自由化的展开过程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经济运行环境的演变是推动金融制度改革及金融自由化的最强大动力 ;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 ;金融自由化作为一种管制制度改革的过程 ,必然存在利益格局重建问题 ,所以 ,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斗争不可避免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国际因素是推动经济体制变革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金融体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在战后建立的金融体制,是一种限制性金融体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利率限制、业务活动领域限制以及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分离;其主要特征体现为间接融资优势。这种金融体制的建立,有特殊的背景条件,即资金严重不足、高储蓄率、证券市场发展缓慢、产业政策的需要以及当时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格局。这种体制作为政府对金融进行干预和调节的产物,对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90年代的拉美经济:增长与动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90 年代拉美经济在长期衰退后恢复增长, 但增长速度并不高, 远远没有恢复到债务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经济增长势头先后两次被打断, 整个拉美地区经济在90 年代末再度陷入衰退。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前后经历了4 个阶段:70 年代中期至1982 年为试验阶段; 1982 年拉美债务危机爆发至1985 年为广泛动员与起步阶段; 80 年代后半期被称为结构调整阶段; 整个90 年代为深化阶段  相似文献   

4.
日本经济在70年代从高速发展转为低速发展。到了80年代后期,由于西方国家经济普遍萧条,日本同美国和欧洲的贸易摩擦不断加深,同时国内需求萎缩不振,财政困难日益加重,致使日本经济陷入困境。进入90年代后,西方各国经济开始陆续复苏,而日本经济仍低迷不振。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经济振兴回天乏力,面临着战后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再加上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使日本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泰国出口贸易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期间,曾以两位数的增长率高速度发展。90年代后半期以来,泰国出口贸易增幅大降,1997年下半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则出现衰退。其原因主要是泰国出口贸易原本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阻碍贸易的发展,金融危机后又出现新的贸易问题。泰国金融危机前出口贸易一直存在着的问题首推出口产品的结构性问题。长期以来,泰国输出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业资源产品,缺乏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以致近十年来工业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趋于减弱。其次是出口产品有明显的集中性,电子…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贸易自由化、全球化蓬勃发展,各国纷纷加强国家干预,努力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采取扶植战略性产业、"国家出口战略"等政策措施,使美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欧洲工业经过革新,在传统工业和新型工业上再次位居世界前列。随着东亚产业竞争优势的出现,日本不但在传统产业而且在高技术产业上面临东亚等新型工业化国家的激烈竞争。因此,90年代美欧以及东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导致日本产业竞争力相对下降,对外出口增长缓慢,日本国内出现产能过剩,从而加剧了日本经济的衰退。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的金融体制是在仿效英国金融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战后其金融管理体制经历了从严格管制到放松管制再到加强监管的改革,每次改革均较好地适应了当时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因而较好地推动了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澳大利亚8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由于其改革力度之大、放松管制之迅速全面均走在其他发达国家的前列而引起世人的注目,90年代的金融改革强调加强金融监管使其成功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袭击,因而受到世界的赞誉。本文拟对澳大利亚的金融改革作些分析与探讨,为我国的金融改革提供某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中期经历了深刻金融危机的马来西亚在危机后加强了限制、监督体制,同时使金融自由化走上了正轨。在自由化政策下,竞争环境的形成可望促进反映金融机构和各种市场之间比较优势的分工,并使整体金融媒介更有效率。但是,在整个市场制度的机能及支配尚未发达的情况下,个别金融机构对经营效率的追求未必会带来健全而有效的金融媒介。这次金融危机可以说是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制度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实行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结果。因此,今后要建立支持产业高度化和持续发展的金融体制,应该进行维持市场的彻底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日本金融危机十年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综合经济角度分析导致日本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应该在于经济的基本层面 ,即 ,日本的金融体制效率低下并且长期没有提高 ,同时实体经济缺乏发展空间 ,无法填充虚拟经济中产生的泡沫 ,加之政策不力 ,政局不定。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必然性给予了人们许多教训。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与泰国旅游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东南亚》2000,(1):45-48
1997年7月初,泰国爆发了金融危机,继而迅速波及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及东亚的韩国、日本。这次金融危机来势凶猛,破坏力强,给泰国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重点阐述金融危机对泰国旅游业的影响,泰国政府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以及泰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一、金融危机对泰国旅游业的影响泰国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经过70年代的发展,到80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游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经过70年代的发展,到80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1982年开始,泰国旅游业的外汇收入超过了居十大出口产品之首的大米出口值,成为泰…  相似文献   

11.
在 90年代的日本经济改革中 ,金融体制改革一直是重要内容。从桥本开始 ,历届日本政府曾先后推出多项改革方案。有些措施也已落实并收到了成效。但从总体来看 ,日本金融改革之路并不平坦 ,一些老大难问题至今并未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迟迟不能解决 ,也影响到日本经济不能摆脱萧条困境 ,重新走上回升之路。借鉴日本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更应注意掌握推进改革的时机和安排好各项改革措施之间的优先秩序 ,高度重视解决金融机构的坏账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1997年的金融危机给马来西亚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也使该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缺陷暴露出来,此后马来西亚政府开始积极进行金融改革。本文拟对马来西亚金融业改革的背景、措施以及成效和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对印度尼西亚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危机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由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印度尼西亚经济的影响 早在2007年2月,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发布盈利预警,3月宣布濒临破产,4月4日就申请破产保护.  相似文献   

14.
越南的金融改革在银行规模和效率、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广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越南的金融改革仍然未摆脱金融抑制,其原因是越南没有建立以产权制度、法律制度为核心的良好的制度体系。鉴于此,金融危机之后,越南应继续在渐进的改革路径下加强产权保护,加快立法进程和提高法律的执行效力,提高政府效率,以此推动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金融创新形成的多重利益链条使次贷危机深化,金融全球化则是次贷危机国际传导的背景条件.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动摇了美国的金融霸权,国际金融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球金融版图面临重绘的可能.对于中国而言,次贷危机为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日本高度发达的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财政制度。日本政府对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实施了不同的财政支持制度,同时其财政支持的力度和方式也随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状况而不断改变。研究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制度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重点的转移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的制度基础,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分析其与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之间的关联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全球金融安全网构建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国际货币体系风险处置和危机应对功能使得全球金融稳定和安全具有了基础保障;国际货币体系对于流动性管理的重视和全球流动性管理机制建设有利于保持全球流动性的稳定;国际汇率协调有利于国际收支失衡改善和汇率基本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还争取通过机制安排来弱化货币中心国的政策外溢效应;国际货币体系的治理结构改革是全球金融安全体系的基础保障之一。但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面临着诸如国际货币体系安全的内生矛盾、全球金融安全体系短板、全球与区域金融安全网络的迭代以及改革泛政治化等问题。基于国际货币体系与全球金融安全的内在关联,应在促进布雷顿森林机构的改革、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建立流动性管理机制、推进超主权货币建设、深化区域货币合作五个方面,推进全球金融安全体系的建设,保障全球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从本质上说,金融业是一种“信息密集性”或“信息敏感性”产业,对于金融全球化而言,信息技术进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信息科技革命引领和推动下,互联网与金融业相互融合,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金融全球化浪潮。当代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对国际金融安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一轮大规模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体系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新的国际金融格局与既有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之间的均衡逐渐被打破,既有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越来越难以适应信息科技革命条件下金融全球化发展和维护国际金融安全的要求。为更好地适应当代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建立新的国际金融公共秩序,更好地维护国际金融安全的需要,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契机,国际社会揭开了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大幕。在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金融治理框架处于大变动和寻求新均衡的背景下,中国应抓住有利时机,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和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坚持命运共同体理念,遵循责任、权力相一致和平衡的原则,倡导在全球金融治理中加强互联网的运用,为维护国际金融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The outbreak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dsis has called into question U.S.-style "financial capitalism." Protectionism, currency multilateralism, decentralization of financial decision-making power and the nationalism of resources are gaining ground. The emerging economies are on the rise. The world power order is becoming multi-polar. Rel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are growing more diverse. The global governance model is undergoing fundamental changes. Global governance mechanisms, which are more representative and reflective of the diverse interests (such as the G20 and the U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along with a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will also help shape the future world ord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