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斯塔夫·纪夭姆在20世纪初就对冠词进行了专门著述,厚厚的一本书仅围绕冠词一种展开,说明冠词的使用并不简单.汉语没有冠词这一词类,如果初学法语的人觉得法语冠词难以掌握,这还可以理解,然而,专门从事法语教学人员或者翻译工作者,他们遇到冠词也常会犯难.冠词起什么作用?在翻译活动中,法文的冠词对应于中文的什么词呢?它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相似文献   

2.
王煜 《新民周刊》2022,(28):20-23
“工作比较稳定,也比较轻松”,这是她在入职之前对社区工作者的想象。2022年春季的全域封控,不仅让上海的居民重新认识了居委会,还更多地接触了“社区工作者”这个名称。社区工作者到底在做什么,他们和“社会工作者”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上社区工作者的岗位?他们能否当好居民身边“最亲近的人”?  相似文献   

3.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33):81-81
"唐行妇"在虹口走过,被日本史学界视为"日本女性的性哀史"。有一朋友看到上海方言大热,就开始搜集方言童谣,前几天打电话问我:"三三摸亮,摸到天亮"是什么意思?哦!连这个也逮住啦?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经常唱的,不过要是被大人听到,就会遭来一顿训斥:"黄色下流。"它下流在哪里?大人又说不上。我也是多年前看了一本书后恍然...  相似文献   

4.
应琛 《新民周刊》2013,(1):30-32
世界,终将是90后的,他们是什么样子,未来就是什么样子。中国的90后,因是一代"纯粹"的独生子女,因出生在物质充裕的年代,因从小与网络为伴而显得有点特别。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对公益事业的热衷,对社会改变的期待也更加"纯粹"。  相似文献   

5.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12):88-88
看看,发行了足足两千本,按"淫书致贪"的定律岂不应该诞生两千名"胡长清"吗?前不久的一篇文章真把我吓坏了。标题叫做"领导干部该读什么书",结论是:胡长清及其同类,就是看《金瓶梅》、《肉蒲团》而活活看坏的。读了当即脚软。原来"看什么书,就是什么人"啊。这《肉蒲团》我也看过,还有什么《素女经》、《金瓶梅》……不好意思,我...  相似文献   

6.
法学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是应用实践型的工匠,还是专注学术的大师?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将培养"法学大师"作为追求目标,而对"法学工匠"的教育嗤之以鼻.笔者认为:大师和工匠在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同等重要,两者均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他们在角色扮演中发挥的互动作用,为中国的法治进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师不应以渊博深厚的法学功底而蔑视工匠,工匠也不应以精湛的诉讼技巧而轻视大师.  相似文献   

7.
种花与读书     
江迅 《新民周刊》2012,(40):59-59
每次见梁振英,都会与他谈耕耘,听他说"花道"。梁振英喜欢爬山、游泳,也喜欢栽花种菜。在香港政坛,谁都知道他是"花痴",惜花爱草,休息日爱在家的院子里"拈花惹草"。梁振英说:"昨天我还忙里偷闲花了十分钟下种子。"问他,播了什么种?梁振英说:"一种菊花,英文叫cosmos,中文叫波斯菊。我种花经常有一些惊喜,波斯菊品种很...  相似文献   

8.
大为 《新民周刊》2012,(15):62-65
"黄穗事件"一波三折,其真相到底是什么?究竟谁该为这一事件埋单?近日,已经退役、消失3年的湖南籍羽毛球世界冠军黄穗重新回到人们视野,并在中国体坛掀起了一场"叛逃"风波。从最开始湖南乒羽中心策划的"被失踪",到后来滋生的"领空饷",再到日前黄穗本人在微博上的强力反击,"黄穗事件"一波三折,其真相到底是什么?究竟谁该为这...  相似文献   

9.
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世界释义 中国已明确提出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那么,什么是和谐世界?"和谐"的含义是什么?是目标还是手段?对此,国内外有很多的讨论. 依我的理解,"和谐"指的是一种行为方式,作为这种行为方式的结果,可以形成一种秩序.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说,它是各国共处的一种方式,即以协商、合作而不是武断、对抗的方式来处理相互间关系和具有相关利益的事务,从而形成一种以协调、合作为主的国际关系秩序,而这种秩序的结果就是和平.  相似文献   

10.
仲敬干 《新民周刊》2012,(23):89-89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但,是什么意思,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不过单就诗句中的文字来看,已足以使人浮想联翩,把酒邀月了。那么谢海的画呢?我以为是一样的。谢海的画,不娇揉造作,虚实分明、水墨清华,实在是让观赏者得到一种"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快感。近日在上海延安饭店三象画廊举办的谢海个人  相似文献   

11.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27):20-21
如果有一摊蜜,它杀死苍蝇的力量十倍于一勺毒药,苍蝇会选择什么?毫无悬念,苍蝇选择蜜。  很不幸,面对彩票的一刻,大约有 2 亿同胞总是向苍蝇看齐。平时,他们可以很睿智、很温良、很豁达、很冷峻,但只要面对彩票,他们立刻像面对蜜的苍蝇,"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些人,叫"彩民"。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代价     
陈冰 《新民周刊》2012,(12):22-23
美丽是什么?有人说,美丽是一种心态;有人说,美丽是一种姿态;有人说,美丽是一种真实;还有人说,美丽是一种改变。那么,美丽到底是什么?哲人说:美丽是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一种属性。所以女人们颇有自我牺牲精神地向世  相似文献   

13.
领导2.8,我2.4     
陆幸生 《新民周刊》2012,(25):88-88
我"生出"一个毛病,在路上看到前边奥迪,标志是2.8,就会想,这是不是3.0啊;看到奥迪3.0,就会想,这是不是4.2啊?又屡见公车改革的消息。林林总总,内容各异,有的说是什么级别干部以下,不配公车,什么级别是多人配一辆车,什么级别以上可配专车。也有的说,在某个级别之下(比如正局级),统统不配车,出于工作需要,属公务...  相似文献   

14.
应琛 《新民周刊》2012,(25):34-37
从什么时候开始,留学中国已悄然成为欧美青年的一种"时尚"?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愿意把他们的未来"赌在中国"?6月,又到期末考试季,上海一所重点大学的考场上,插班就读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同堂考试。十多名留学生坐在考场后排,对着考题一脸茫然,看起来,眼下这一门工科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太难。  相似文献   

15.
恩特  蒋一凡 《新民周刊》2012,(43):42-43
其实,这个审判本身并非是对"地震预测"的审判,而是针对防灾部门的疏忽与失职:在这个会议召开时,科学家是否清楚政府官员"消除恐慌"的最终目的?他们是否遵循了严谨的科学标准?他们是否向政府官员正确传达了准确的信息?政府官员又是否有效地向公众传达了这些信息?他们是否就这些信息开展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漫漫谈     
崔泓 《新民周刊》2022,(2):42-43
1.以"价"乱真赵立坚近日转发了一张图,图上文字写道:"中国取得的积极成就如何在西方媒体面前显得可疑?简单!只要在标题加上‘代价是什么?(at what cost)’"图中收集了不少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内容不同,标题格式却如出一辙:"一年后的武汉:这座城市似乎不再受到疫情威胁,但代价是什么?""中国绿色转型:代价是什么?""中国经济看起来趋于稳定,但代价是什么?"……赵立坚对此发出灵魂拷问:"西方媒体在混淆是非方面非常成功,但代价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22,(25):26-30
“他们以前老是说漫画不能当文学,以前常把漫画家视作没文化。我画漫画,我的智商是186,会十种技术,每一个都是亚洲级的,诗人们会什么?我当然没有这样讲他们,我就想说漫画家不是好欺负的!从此都没有诗人、作家敢批评漫画家了!”  相似文献   

18.
《新民周刊》2012,(5):58-60
偷窃,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地下产业"。小偷究竟是怎样一群人?他们是如何从一个个普通人转变为寄生在社会肌体上的"病毒"的?而这些"病毒"的基因是如何构成的?社会是否有清除这些"病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若翰 《新民周刊》2012,(38):52-54
这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群体,他们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社会呈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他们如果就读普通学校,会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压力,但他们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两难间,是否有更好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41):24-25
微调查:"生育危机"导致捐精乱象?近年来,育龄夫妻中出现不孕不育症的概率有上升趋势,卵子买卖、自助捐精等乱象也层出不穷,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新民周刊》联合手机腾讯网展开调查,结果如下国人熟识的见面,彼此间的招呼,最体现他们的生活纠结。很久很久以前,"吃饭了吗?"无疑是最纠结的关怀,因为物质短缺,不成饿殍,便是幸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