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Databac集团推出Rimax户外手掌扫描仪多种生物特征识别读取器Databac集团推出一种新型户外生物特征识别终端,适用于门禁控制和考勤机。这种新型Rimax户外手掌扫描仪将多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如声音识  相似文献   

2.
<正>热成像指纹扫描仪TOCAhome integra采用热成像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对指纹进行核查决定是否允许使用者进入房屋、高安全区域,以及能否开启保险柜、武器贮藏柜。  相似文献   

3.
《警察技术》2007,(3):78-78
Databac集团推出一种新型户外生物特征识别终端.适用于门禁控制和考勤机。这种新型Rimax户外手掌扫描仪将多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如声音识别、掌纹确认和动作检测,使用的是一个单独的多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国外警用技术及装备近年发展迅速,在计算机取证、安检排爆、生物识别、视频监控、非致使武器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突破,推出了一批新的警用武器装备,提高了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  相似文献   

5.
利用指纹侦破案件对于人们来说已不陌生。但利用人的脑纹来抓获罪犯却鲜为人知。一种被称为“脑纹识别术”的新科技成为侦破案件的又一个有力武器。研究者说,“脑纹识别术”不仅可以用来侦查犯罪,还可以用于保卫国家安全,防范各类恐怖活动。此项新技术由美国脑科专家劳伦斯·法维尔的“脑纹实验室”发明,它将成为侦破案件和情报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激光打印文件上的字符特征,区分不同激光打印机的打印文件,检验打印变造文件。方法使用扫描仪得到激光打印文件的字符图像,利用PhotoshopCS3软件对图像进行观察、比较和检验。结果通过对激光打印文件上的字符笔画特征、印字质量进行观察,并进行重合比对、拼接比对和测量比对,发现不同品牌或型号的激光打印机打印的字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依据打印字符的特征,可对激光打印变造文件进行识别和检验。  相似文献   

7.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子一九七五年八月,对评论《水浒》作了极其重要的批示。这是毛主席的又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它不仅是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研究古典文学作品的典范,也是我们提高识别古今投降派的能力,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正>警察使用的枪械属于警用武器。警用武器的种类很多,主要由部分军用枪械、防暴武器和非致命性武器组成。一、非致命性武器对有生目标具有杀伤作用的武器称为致命性武器,而对有生  相似文献   

9.
使用武器是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最严厉手段,也是保证其他权力得以行使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如何使用武器,是困扰我国警察执法的重大问题。现阶段我国关于警察使用武器的规定体现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司法解释中,缺乏统一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对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但是位阶低,内容存在着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此,我国应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法》,对于警械和武器的范围、配备武器人员的范围、使用武器的原则、使用武器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法律责任等问题做进一步的完善。这是制止和打击犯罪,保障人权所必须。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处置中非致命性武器的使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致命性武器的发展和装备,有效地提升了警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然而,现有警械武器使用规范的不健全,导致使用非致命性武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违背了非致命性武器设计的初衷。明确非致命性武器的概念,分析非致命性武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探讨非致命性武器在群体性事件中使用的原则,可以为非致命性武器的实战运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警察技术》2010,(2):79-79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专家研制出一种分散增强三维X射线安全扫描仪,它能够快速提供视频图像,对以前难以透视的物体进行详细扫描。这种扫描仪使用分散的X射线信号和高分辨率的三维X射线图像来对物体进行深度扫描,而且还能部分地围绕着物体旋转,从而看到它的周围及背后。扫描仪生成的彩色图像可以表示射线穿过物体的材料类型,增加了探测及确定可能存在威胁物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武器使用是法律赋予公安民警所有权限中最为极端和严厉的强制手段,其后果危及执法相对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现阶段公安民警在武器的使用上存在对合法合理性条件不明、使用范围不清、武器的规范操作不会、武器实战训练缺失、武器实战操控能力差等问题,给公安民警带来严重的执法风险,影响到公安机关执法的公信力。从武器使用的合法性控制、合理性控制、操作规范控制、实战训练控制、使用能力的考核控制五个方面探讨公安民警武器控制使用的实现途径,降低公安民警在执法时武器使用的风险,确保武器使用合法、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3.
方传新 《公安教育》2014,(11):35-37
正公安部于2014年3月14日印发了《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实施方案》,提出通过专项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基层一线民警武器警械使用的法律素养和实战技能"。为了便于基层民警熟知使用武器的法律依据和政策规定,准确把握使用武器的情形条件,切实增强民警使用武器的法律素养,本文就如何准确理解现行有关警察使用武器的相关法律规定谈一点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一、警察使用武器权的法律  相似文献   

14.
声波武器是一种新概念武器,由于其具有隐蔽性好、作用范围广、作用效果明显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国警察的青睐。介绍了声波武器的种类和作用机理,并结合我国的反恐处突形势,提出了声波武器在其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声波武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一、警用武器的含义及特点 用来威慑、制服、打击犯罪分子,防止事件蔓延和扩大所采用的各类器材,称为警用武器。公安民警目前所配备的武器,大部分是选用军队列装的轻型制式武器,如手枪、步枪、轻型冲锋枪、狙击步枪、轻机枪等武器。警用武器与军用武器在使用目的和要求上有所不同。警用武器主要是用来威慑、制服犯罪分子和防止事件蔓延和扩大,所以对杀伤力和火力的控制要求有一定限制,一般要求为制服不致死或不致残。  相似文献   

16.
通道式金属探测器的识别能力张英勇通道式金属探测器(以下简称金属探测器)的一个主要应用是检查人身是否携带金属武器,如手枪、匕首等。应用这类安检设备时,大家不仅重视金属探测器的探测能力(在通道内的任何位置都能检测出所要求的物品的能力)和噪声抑制能力(排除...  相似文献   

17.
当前,警务执法活动遇暴力袭警情况渐多,警察临战使用武器频率增加。如何整合警察武器使用的多方面因素,整体推进武器使用训练向纵深发展,全面拓展武器使用的质量上升空间,形成集中、灵活、反应快捷的力量结构,达成作用和效能最大化,武器使用训练程序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考空间和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8.
反恐视野下民警武器使用能力训练优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媒体时代对警察合法、规范使用武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的《警察武器使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使用枪支规范》教学内容还不能解决警察实战中开枪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民警武器使用效果,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警察训练理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优化警察武器使用训练五个阶段的设想:第一训练阶段以警械、武器基本操作为主,优化武器使用训练内容,将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定作为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阶段加强彩弹对抗训练;第三阶段加大近距离和弱光情景的实战训练;第四阶段警组配合,警械、武器转化实战对抗阶段;第五阶段想定对抗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正>武器使用是公安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安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武器常识、射击技巧以及武器使用相关法律知识等,是培养公安民警使用武器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和提升执法核心战斗力的重要保障与力量支撑。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武器使用技能的掌握和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运动心理学对相关理论的心理分析和心理训练进行研究,为公安院校武器使用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武器使用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警察的武器起初沿袭了军队的装备,致命性武器的配备受其影响很深,但低致命性武器却有自己独特的路径。从公安警察的实践来看,多数警察缺乏对低致命性武器的性能了解,专项训练少,临战使用频率低,经验不足,产生了诸如:低致命性武器不必用、不会用、随意用等观点。本文归纳了五种低致命性武器临战应用的错误观点,采用案例佐证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低致命性武器临战应用中的配备、验证、选择、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批判错误观点的同时,也阐述了正确的低致命性武器应用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