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安 《桂海论丛》2003,19(3):17-19
文章以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为分析框架 ,论述了公民社会的兴起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多重影响 ,提出政治文明建设要从国家自上而下和公民社会自下而上两种力量的互动中来推进 ,从而使国家所保护的普遍利益与公民社会所捍卫的特殊利益达到符合社会总体发展趋势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李艳君 《传承》2009,(8):132-133
实现宪政是现代国家政治的根本标志和常规形态,宪政之于中国可以说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代中国宪政建设中还存在宪法权威尚未真正确立,宪政意识不强,人大制度尚未有效发挥等问题。要推进我国宪政建设必须认真对待宪法,处理好遵守宪法与党的领导的关系,积极培育宪政文化,切实加强对公民权利的保护,高度重视宪法的监督实施等。  相似文献   

3.
实现宪政是现代国家政治的根本标志和常规形态,宪政之于中国可以说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代中国宪政建设中还存在宪法权威尚未真正确立,宪政意识不强,人大制度尚未有效发挥等问题.要推进我国宪政建设必须认真对待宪法,处理好遵守宪法与党的领导的关系,积极培育宪政文化,切实加强对公民权利的保护,高度重视宪法的监督实施等.  相似文献   

4.
艾国 《人大研究》2004,2(3):28-30
在民主立宪国家中 ,公民民主宪政观念的发育程度对于该国的民主宪政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民主宪政观念本是西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而非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所固有。鸦片战争后 ,民主宪政观念始在中国传播。由于种种原因 ,民主宪政观念在我国始终是少数人的观念。我国的大多数公民并未形成自己的民主宪政观念 ,有些公民甚至对宪法缺乏起码认知。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民主宪政建设 ,已经成为我国民主宪政建设的最大障碍之一。影响我国公民民主宪政观念发育的因素很多 ,如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等等。经济基础与民主…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写入宪法 ,标志着我们正朝着法治或宪政的道路上走。然而 ,中国近百年宪政史启示我们 :在当代 ,中国要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 ,迫切需要加紧中国公民宪政意识的确立。因为宪政建设之难 ,既受制于制度之设计 ,更取决于公民宪政意识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试论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王才松(一)宪法意识就是人们关于宪法的观点、思想、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公民的宪法意识是一个国家维护本国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的必要的思想条件,宪政国家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全体公民统一在宪法意识的支配下进行宪法所规范的活动。事实上,在宪...  相似文献   

7.
结社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结社自由可以缓和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同时它也体现了公民对于自由权利的渴望与需要,具有重要的宪政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宪政建设中,大学生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大学生的宪法教育和宪法意识水平将主导着他们参与宪政建设的热情。加强对大学生的宪法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对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与法律制度的完善同样重要。宪法意识不仅应当为法律职业者所具有,而且应当为普通公民所具有。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必须通过宪法教育来进行,而宪法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纸面上,还必须结合社会生活和宪法实践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增强宪法意识是推进宪法实施的根本前提,树立和增强宪法意识首先就要树立和增强人民意识,其次要增强公民的基本权利意识、增强权力正当行使意识、切实树立和增强宪法权威意识。当前宪法实施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需要健全、违宪行为有待及时纠正、公民参与行宪需要加强。推进宪法实施的路径主要包括进一步推进合宪性审查制度、完善当前宪法解释制度、强化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强化推进宪法司法化的进程,切实维护我国宪法的最高权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已由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修改后的宪法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国情,更加反映时代精神,特别是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体现了维护宪法稳定和实现宪法与时俱进的有机统一,必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业中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这次修宪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的重大进展表明,我们已经进入宪政建设为主要特征的依法治国的新阶段。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组织引导全体公民学习宣传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既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也…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宪法的几点认识与宪法实施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关于对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理解,除了从宪法的内容、法律效力等方面理解外,还应认识到,宪法是公民的生活规范,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书,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国家权力秩序的根本法律保障。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因此,必须更新宪法观念,强化宪政意识,倡导宪政思维;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切实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13.
论税收入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促成宪法的产生,税收奠定了西方宪政的基础.现代国家是租税国家,国家与公民的基本经济关系即为税收关系,税收牵涉到公民的基本财产权和自由权,宪法应该规定租税国家的税收方式和使用方法.税收入宪既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税收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我国税收未能入宪既有经济因素的制约,也受税收观念的影响.税收入宪应当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模式选择,宪法对税收规范的内容设计应当采用集中加分散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 195 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历次制宪或修宪都蕴涵许多令人回味和沉思之处。宪法的荣辱与悲欢 ,折射出宪政的坎坷与功效 ,也表达了执政理念的变迁。 5 0年宪政命运 ,注释着一个历久弥坚的道理 ,宪法命运与国家命运、公民尊严休戚与共 ,即宪政兴 ,天下治。宪政的建设性框架194 9年 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宪法性文件《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宪政建设的奠基礼。195 4年 9月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成为“立宪治国”的良好开端。这部宪法由序言、正文两个部分组成 ,正文分为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四…  相似文献   

15.
肖伟  钟慧 《传承》2009,(6):154-155
宪法解释制度是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制度,从宪政视域和维度来界定宪法解释制度的概念、主体、内容、程序、方法,有助于完善宪法解释制度,体现宪政基本精神,推进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人权与宪政     
保护公民基本人权是宪政国家的核心任务,成为现代宪政国家追求和探寻的价值目标。人权入宪是宪政精神的重要体现,人权宪政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人权的权利体系,构成宪政框架的重要内容,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法治价值观和宪政框架的构建。保障人权,发展宪政,建设具有高度民主的法治国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刘金川 《公民导刊》2005,(11):24-25
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在乡镇政权中居于主导地位。乡镇人大依法作为,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权力和公民利益,实施和维护宪法,坚守宪政秩序,有着独特而无法替代的价值。如今,人们在谈及村民自治时,无不为基层民主政治展现的活力而欣喜,但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另一翼的乡镇人大,其宪政价值亟待梳理,宪政功能尚待放大。  相似文献   

18.
对宪法可实施性问题的理论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我们呼吁,上至党和政府下至社会组织、公民,都应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根除传统的"人治"流弊,提高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进一步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按照哲学认识论的要素分析法,公民财产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各有其特定的法律内涵与历史规定性,其法律内涵与规定性的变化发展,在公法领域伴随着1949年以来我国的宪法变迁和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我国已建立较完备的公民财产权规制与保障制度,但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制度化建设,以回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与宪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最根本的是依宪执政。只有强化宪政思维,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宪法精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使社会经济生活及各项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为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强化宪政思维是依法执政的根本前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律。宪政思维与宪政意识、宪法意识不同,它是指以宪政意识和宪政理念为指导,从宪政的标准出发分析问题,作出判断,进而依照由此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