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表现封建家族的没落和解体,展示不同家庭角色的人生选择与情感历程,始终是新文学作家最具激情和思考的创作母题之一。东北现代作家以立体式的图景展示东北社会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军事冲突相互交融的实况下封建家族的生存态势和兴衰命运;通过对东北家族文化的揭示和家族中人物命运的描写透视东北现实,反思国家和民族命运。当今,对关内外现代家族小说的研究表现出整体性特征和多元性态势。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小说的开创者,影响和吸引了一大批作家将笔触伸向传统的乡土社会,以西方现代性文明为参照,批判社会的"病态"来引起疗救的注意;沈从文等乡土作家则开辟了乡土小说的另一种价值选择,即以审美和崇尚的目光关注原始的自然性生命,使得乡土小说的创作潮流产生了分流与嬗变。但从改造国民性格、重塑民族精神的角度来看,二者又不谋而合,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在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生命意识,是其作品人物对于生命过程的体验、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等综合意识和情感的表现,归根结底是作家的意识和情感的展示。王安忆透过悲情痛苦的生存状态找寻生命过程中的温馨和美好,是其创作的价值取向。通过生命与性别意识、生命的存在意识、生命与"生计"关系的意识等多维度的艺术表现,生发出多重涵义。  相似文献   

4.
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理性精神章罗生一新时期报告文学中的理性精神首先表现为哲理思辨精神。这一点,既由复杂、敏感、遽变、求新的时代生活与民族心理所决定,又与报告文学作家的审美取向与报告文学文体本身的变化密切相关。因为,“在大变革之际,在中西观念碰撞、新旧思...  相似文献   

5.
正《诗意人生》,艾璞著,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即将出版。本书以公安系统特定的工作、生活、心理情感、命运遭际等作为描摹客体,以生活写实、人文精神与理想主义的相互交织,将作家独有的生活及心灵经验与现实巧妙融合,获得文学艺术的审美统一,铸就了具有特异职业特征的艺术范本。作为鲁迅文学院第二届公安作家研修班学  相似文献   

6.
虞江芙 《理论月刊》2007,(11):119-121
本文从民族的审美思维和艺术趣味对戏剧家的影响入手,分析比较元代杂剧作家与西方戏剧作家们喜剧观念的区别。这种富有民族个性的喜剧精神,使元杂剧家庭伦理剧在伦理叙事过程中体现出:富有"间离效果",注重趣味性,追求创造妙趣横生的戏曲意境的喜剧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生命之思──中国古代审美体验论之精神蒋永文研究一个民族的审美理论,必须解读其中所独有的概念、范畴和命题。因为,任何一个民族思想理论体系的独特性都是来源并体现于其概念、范畴和命题的独特性之上的。本文试图依据审美人类学的观点,通过对中国古代审美理论中的某...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6,(3)
正《生存与命运》瓦西里·格罗斯曼中信出版集团定价:98.00元前苏联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在中国并非妇孺皆知。他的伟大作品《生存与命运》,很多人可能也并没有将其列到名著之列。但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严永兴却赞其为"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相似文献   

9.
李子吟 《岭南学刊》2022,(1):116-121
在全球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中国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高度尊重和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切关怀。以抗疫物资寄语为载体的情感资源传递出中国对各国表示支持和帮助、寻求合作与交流的情感态度,以文化认同为支撑的判断资源反映了海外华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克时艰的内在品格,以生命至上、以人为本为价值尺度的鉴赏资源体现了中国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与担当。中国的抗疫话语通过大量积极正面的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建构起了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充满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具有大国风范和担当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0.
审美生存是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境界的重要路径。审美生存的关键要素是生存、审美以及作为二者载体的个体生命。在审美活动之中,人得以提升自身的生存境界。审美生存的不断开启与持续拓展,有助于美好生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探讨近20年来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创作风貌的基础上,发掘从台湾少数民族主体这一相对边缘视角言说历史的再现与批判潜能,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相关文学创作与诠释所折射出的台湾政治文化变迁。台湾少数民族与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在处理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时的切入视角与美学策略有显著差异:台湾少数民族作家致力于追溯被汉文化入侵、改造和收编的历史,反思部落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溃败命运,并通过召唤部落文化传统来重建族群认同;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侧重于以历史事件为扭结呈现创伤记忆,一方面流露出某种赎罪心理,另一方面也有淡化历史上台湾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冲突的倾向,以共构入史的策略将台湾少数民族的悲情转化为“台湾人”的悲情。本文认为,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分析应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论的兴起与本土化论述策略转型的社会背景的考察相结合,才能还原台湾少数民族议题在当代台湾的兴起与质变过程,进而把握近20年来文学领域对台湾少数民族题材的关注所呈现的历史眼光与意识形态心理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12.
在倡导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当今社会,增强动物福利观念,体现人文关怀,善养善宰动物,这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动物福利法的立法目的应是维护人类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善良道德情操和保护动物的生命、福利。动物福利法的制定已经成为我国的必然,只有在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动物福利立法的经验教训,明确动物福利法的目的之前提下,才能制定出一部符合时代要求和民族精神的动物福利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虽无“悲剧”的概念,却产生了大量的悲剧作品。尽管与西方悲剧迥然有异,但诞生于中国社会文化土壤的古典悲剧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心理。悲剧人物以善良柔弱的女性为主;悲剧情感呈现悲喜交集的中和之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双重结局体现出“团圆之趣”。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三国演义》中人们最熟悉的人物莫过于诸葛亮了。本文试通过分析他的悲剧形象,从儒家的道德情操、人生价值观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对他的影响,来分析造成他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田进 《长白学刊》2021,(2):32-38
新冠肺炎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这一公共危机事件应该被纳入到国家共同体建设的政治哲学范畴当中加以研究.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审视国家共同体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供了政治哲学原理.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是国家共同体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理论基础.当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国家共同体安全构成威胁的时候,就变成了公共...  相似文献   

16.
陈亮 《青年论坛》2009,(2):25-29
从“80后”的诗歌文本入手,结合其历史境遇进行阐释。在文学层面:切入当代,追求诗的时代活力的写作向度;在美学层面:继续沉溺于后现代,用个人化了的“反崇高”和“冷抒情”呈现其审美趣味;在生命学层面:通过体验主体生命与客观世界的关联,唤醒自我的本真和精神的自明;在社会学层面:恐惧和希望的折叠,构成了一种存在的自卫机制。  相似文献   

17.
魏红 《思想战线》2001,27(4):54-5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写"城市文化"为代表的"前先锋派"青年作家群,如刘索拉、徐星等,以强烈的叛逆精神,从生存方式的批判角度,挑战权威,消解正统,其作品刻意表现平庸、荒诞、滑稽,以揭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焦虑与迷惘的情绪.其文本叙事广泛采用反讽与黑色幽默的表达技法,在揶揄调侃中达到对传统叙事话语的颠覆和消解.  相似文献   

18.
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的祖国之旅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而且具有扩大视野,从祖国接受现代文明成分的意义。赖和兄弟从其厦门经验中认知医治国人精神病症的重要性;谢春木对于“现代化”兼具“接受”和“反思”两端,发现中国大陆作为半殖民地,与台湾一样存在着殖民性与现代性的纠葛与悖论。大陆经验使台湾作家更多从五四新文学中吸取营养,促进了台湾新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如周定山与中国现代文学三大主题和鲁迅风格有相当的契合;王白渊在“艺术”和“革命”之间最终选择了后者,而这是诸多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共同“宿命”。  相似文献   

19.
朱晓江 《思想战线》2004,30(1):65-71
白马湖作家群的文化个性从整体上来看是建设性的。和时代"以破为立"的主流思维方式不同,白马湖作家群的努力方向,并不在于反思、批判文化传统(或西方文化)的好坏得失,而主要通过他们扎实的文化工作,从正面向青年学生灌输一种新的文化理念与知识。这种建设性的文化个性与他们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理念紧密相关,并使其在中西方文化的处理问题上,显示出了兼容并包的风度意气。  相似文献   

20.
潘知常 《思想战线》2002,28(3):85-90
美学是对于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活生生的东西的阐释 ,是“说‘不可说’” ,因此 ,传统的美学提问方式必须加以转换 :从追“根”问“底”以及透过个别追问普遍、透过具体追问抽象、透过变化追问永恒、透过现象追问本质 ,转向对于“怎么样”的追问 ,即对于对象世界的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审美活动自身的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的追问。而这就要走出知识论的框架 ,置身生存活动为什么为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 ,就成为美学尤其是生命美学的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