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我市人身损伤检验、损伤鉴定的案件逐年增加 ,如何客观、正确、及时地鉴定损伤程度 ,尤其是重伤鉴定 ,已成为法医鉴定人极为重视和关注的焦点。作者结合我市鉴定为重伤的 2 35例法医检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就损伤特点及有关法医学问题进行讨论。资料和方法对我市 1 994~ 1 998年五年中受理的 1 4 72例人身伤害检验案件进行筛选 ,凡有详细检案记录及临床病历资料 ,对照二院二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其损伤程度被鉴定为重伤的 ,均列入选对象。然后制定统计表 ,逐项填写 ,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受伤时间、验…  相似文献   

2.
法医学损伤鉴定的目的是为刑法服务,凡刑法中规定涉及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人身伤害均须进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已经出台,于2014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法医临床学对损伤的诊断与临床医学对损伤的诊断,依据的理论和技术是相同的,但关注的焦点有所不同.由于人体损伤鉴定是为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提供科学证据,因此相对于临床医学来说,对某些颅脑损伤的诊断更严谨和苛刻.通常临床诊断不能确定的一类损伤(如:颅骨可疑骨折等),在法医学损伤鉴定时要把握法律上的“疑罪从无”原则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3.
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对病历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对病历价值的评估刘敏,吴家驭成都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610041)在伤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中,伤者的损伤多数已经痊愈。为确定损伤程度,法医常常需参阅临床医生书写的病历记录以确定受伤当时的情况。虽然法医与临床医生都同样研究机体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4.
罗斌  屈建业  毛永新 《证据科学》2004,11(2):141-142
损伤程度鉴定是法医临床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通常情况下,评定的对象应当是活体。伤者遭他人伤害,在评定损伤程度前因其他原因发生了死亡,由于案情的发展和诉讼需要,必须对死者进行损伤程度鉴定。死后是否可以进行损伤程度鉴定,目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两例死后损伤程度鉴定的案例分析,试阐述形成此类案件鉴定的基本条件和处理这类案件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800例活体损伤鉴定案例的综合分析李永宏各种原因造成的人体创伤,是法医学鉴定的常见问题。为了探讨活体损伤的人群分布规律及损伤的特点,寻求防范措施、减少损伤案件的发生,为社会综合治理服务,笔者从我院法医门诊1989~1994年受理的活体损伤鉴定案件中抽...  相似文献   

6.
在审判实践中,伤害案的比例较高。此类案件,往往由于缺乏法医技术力量,对于损伤不能及时、细致地进行法医学的检查和鉴定,易形成疑难,悬而不决,影响执行法律的严肃性。因此,凡有法医设置的地区中级法院,除了抓住重点,积极、主动地配合审判庭活动,搞好重大刑事案件的复核鉴定外,如何协助基层法院,解决伤害案件中有关决定性的某些疑难问题,也是法医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这方面,我们做了点滴工作,体会到法医参与损伤的鉴别认证,常常使不少长期悬而不决的  相似文献   

7.
人体损伤程度的鉴定结论是伤害案件中的重要证据,其鉴定结论的正确与否,往往涉及到行为人罪与非罪,或罪轻罪重问题,一旦鉴定失误就会造成错案,为了把好伤害案中人体损伤程度鉴定质量关,法医鉴定人在鉴定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酒瓶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在法医检验工作中屡见不鲜,但是破酒瓶刺人致死的案件则极为罕见,尚未见有资料报道。我们曾遇1例,报告如下:1 案情摘要某日晚7时许,工人游某(男、19岁)在居委会录像室与村民贺某发生纠纷,当时被人拉开。贺某不服,当晚在游必经的商店前,将游拦住,并用磕掉瓶底的半截  相似文献   

9.
本文仅对6年来我系鉴定的48例上肢损伤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与鉴定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材料来源:四川省法医学会和四川省法医技术鉴定委员会1986~1991年受理的有关上肢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资料48例,分属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  相似文献   

10.
法医临床鉴定,俗称法医伤情鉴定,是指运用法医学和临床学专业知识对人体的损伤程度、伤残等级及其他与临床医学及法律有关的各种损伤进行鉴定和评定,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但由于我国司法鉴定实践起步较晚,加上法律条文的滞后以及各种利益的掣肘,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司法鉴定工作也十分混乱,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旨对法医临床鉴定中存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鉴定质量谈谈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1.
当人身伤害发生或病残发生后,权利主体诉求义务主体赔偿损失,在处理时必须认定损伤程度、伤残等级、劳动力是否丧失、人身保险金的给付比例等,这时,往往需要作法医活体鉴定以提供依据。一般来说,法医活体鉴定,主要涉及损伤程度鉴定和伤残程度鉴定。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主要是为涉及伤害的各类刑事案件提供轻微伤、轻伤、重伤鉴定依据。伤残程度的鉴定主要包括伤残等级、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的鉴定,即依照有关法规标准对伤残程度等级级别的划分,对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社会生活能力丧失程度进行评定。伤…  相似文献   

12.
实际检案中存在异体植入或置换术后损伤的要求进行法医学鉴定的情况,但因目前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和《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等标准对该类损伤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在鉴定有一定的困难。作者曾比照以上标准,对3例案件进行鉴定,使案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现报告如下。案例【案例1】盛某,男,43岁。2001年因双肾衰竭而行肾脏移植术。2003年3月12日被人打伤右髂窝处,致移植的肾脏破裂,急诊手术行移植肾脏摘除术。伤后伤者要求法医鉴定,鉴定过程中部分法医认为该伤者…  相似文献   

13.
马艳平 《法律适用》2012,(4):116-117
故意伤害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实践中确定伤害后果的方式是人体损伤鉴定,具体可分为损伤程度鉴定和伤残等级鉴定。损伤程度鉴定的目的在于确定伤害的程度是否达到刑事法律规定的严重程度,从而确定是否构成犯罪。目前故意伤害案件人体损伤鉴定存在以下典型问题。一、伤害程度鉴定和伤残等级鉴定的分离广义的人体损伤鉴定包括伤害程度鉴定和伤残等级鉴定,多年以来,  相似文献   

14.
病历记录的皮肤创口长度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身伤害的活体鉴定中 ,一般都能检查到受伤人 ,且资料齐全 ,但也有只有病历资料和案卷材料而不见受伤人 (死亡或失踪 )的文证审查鉴定。对这类鉴定 ,如何引用临床病历资料中记录的创口长度 ,没有依据可循。为此 ,本文作者对 5年来 1137例伤害案件中的 52 9例有皮肤裂创或瘢痕的病历记录长度与法医实际测量的长度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规律 ,求出误差 ,应用于鉴定 ,供同行商讨。1 材料和方法从本法医室 1992~ 1996年受理的 1137例活体鉴定中挑选出资料完整的 52 9例 10 2 5个创口进行统计。选择标准是按照皮肤裂创或瘢痕的概念 ,不管损伤性…  相似文献   

15.
陈希生 《证据科学》2000,7(3):134-136
近年来我市人身损伤检验、损伤鉴定的案件逐年增加,如何客观、正确、及时地鉴定损伤程度,尤其是重伤鉴定,已成为法医鉴定人极为重视和关注的焦点.作者结合我市鉴定为重伤的235例法医检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损伤特点及有关法医学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景虎 《法医学杂志》2003,19(2):115-115
人身伤害案件是广大基层公安机关经常遇到的,受害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不惜使用违法的手段来干扰法医伤情鉴定工作的正常进行,造作伤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作者在损伤程度鉴定过程中遇到两例造作伤的案例,现介  相似文献   

17.
1999年4月6日至9日,第六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术会议在春城昆明召开。共有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精神病专科医院的代表176人,法医界代表10余人,其他各界代表10余人。下面就本次会议的主要情况进行综述。一、关于精神损伤程度评定标准的讨论近年来,各地需要进行精神损伤程度鉴定的案件量逐渐增加,不少从事损伤程度鉴定的法医工作者和精神病院的司法鉴定人员感到《人体轻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轻伤标准”)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伤标准”)确有欠完善之处,制定相应的“精神损伤…  相似文献   

18.
上肢神经损伤在伤害案件中比较常见。本文收集87例外伤性上肢神经损伤的鉴定资料,就其不同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外伤性上肢神经损伤的鉴定方法和依据。1案例资料87例上肢神经损伤资料取自2009年至2012年法医活体损伤鉴定案例。男性伤者84例,年龄15~68岁;女性伤者3例,年龄29~42岁。刀砍伤68例(78%),玻璃割伤13例(15%),铁棒打击4例  相似文献   

19.
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是法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量案件的侦破、起诉、公正审判提供重要证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法医损伤程度鉴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医鉴定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合理性,阻碍了法医技术的发展.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对损伤程度鉴定现状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97例杀人后自杀案件特点,为同类案件的法医现场勘验及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参与鉴定的97例杀人后自杀案件,共死亡207人,其中加害人98名,被害人109名。对加害人、被害人双方的性别、年龄、关系及案发场所、死亡方式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地区杀人后自杀案件涉及的死者多为18~59岁青壮年,相互之间多熟识,起因多为家庭矛盾及感情纠纷;被害人女性为主,加害人男性居多;案发场所多为同一室内环境或相邻室内外;杀人多选择机械性暴力手段,而自杀则多采用自缢和高坠。结论上述关于此类案件的特点有助于法医在鉴定过程中对杀人后自杀案件做出快速、准确地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