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称的调查取证是指: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与证据来源直接接触,发现并取得证据的活动。辩护律师进行的阅卷活动不属于本文所称的调查取证的范畴。对辩护律师来说,享有调查取证权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以直接与证据来源接触,收集第一手的证据材料;更重要的是基于调查取证权,辩护律师有权向法庭提交并要求法庭作为证据审查和采纳自己获取的证据材料,从而对裁判造成有力的影响。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长期末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进行的刑事诉讼法修改活动中,随着辩护律师提前介入问题的酝酿成熟。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  相似文献   

2.
法庭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首要职责,需借助于控辩双方提交到法庭的证据,做到兼听则明.实证研究表明,法官对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持着既怀疑又支持的矛盾态度,这使得辩护律师调查取证制度价值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受到折损.从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考察,辩护律师调查取证制度有效性缺失,在于其与刑事司法制度整体价值发生疏离,而且与国家权力体系没有形成制度性认同机制.为使裁判者真正获得来自辩护方的证据,需从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建设方面共同改进.  相似文献   

3.
辩护律师的程序动议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辩护律师的程序动议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所享有的向法庭提出程序性请求 ,从而影响或改变审判程序的权利。它不仅是对抗制刑事诉讼模式中辩护律师固有的程序权利 ,而且根植于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之中。其内容主要包括辩护律师的程序选择动议权、排除证据动议权、终结审判动议权和程序抗辩动议权。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辩护律师的程序动议权没有作系统的规定 ,但是辩护律师的程序动议权是对抗制诉讼模式所不可缺少的权利 ,因而有必要进行理论上的研究 ,并逐步在制度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救赎     
山虎 《法治纵横》2013,(2):26-27
法庭突然静了下来,法官、公诉人、他的辩护律师以及他的亲属都没想到,他会那样回答法官刚才的提问。  相似文献   

5.
辩审关系是案件审理过程中辩护律师与法庭审判人员之间的一种关系。根据刑事诉讼原理,控辩双方系平等对抗关系,法庭居中裁判。然而在现实中,裁判方中立立场的不坚定等诸多因素成为控辩冲突和辩审冲突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钱列阳 《中国律师》2002,(10):70-70
每一个办理刑事案件的辩护律师几乎都在法庭审理中,遇到这样的场面:被告人在法庭调查中对某一事实的内容予以否认,公诉人即当庭出示该被告人在预审口供中曾有相关承认的内容予以反驳,并当庭提请法庭注意该被告人认罪态度不好。而当法庭讯问被告要求其解释时,被告往往声称自己在预审中曾被刑讯逼供,但又无法当庭举出自己被刑讯逼供的确凿证据。由此法庭就会理所当然地以被告人预审口供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重要依据,即被告人曾供认自己的犯罪行为。法庭上当庭翻供只是认罪态度不好,甚至是辩护律师“教唆”的结果。这样的庭审方式,是几…  相似文献   

7.
朱奕锋 《法制与社会》2012,(21):269-270
近年来国际辩护律师在国际刑事司法机构上履行辩护职能而遭国家干涉的情形日益增多.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和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的法庭规约中均未明确包含国际辩护律师豁免问题的条款,这为国际刑事司法机构的正常运作留下不确定因素.通过分析国际性与区域性国际法律文件,探讨该问题的人权保护法理基础,国际辩护律师职能豁免应该得到承认.  相似文献   

8.
陈学权 《法学杂志》2020,(1):99-112
有关辩护律师法庭地位的理论学说,大体可归纳为辩护人系司法机关、辩护人系当事人的利益代理人和辩护人系限制的司法机关三种类型。我国对辩护律师法庭地位认识的变化,总体上经历了从司法机关理论到当事人利益代理人理论的转变过程。综合考虑我国对律师的管理及定位、我国刑事司法对实体真实主义的追求、刑事审判模式的职权主义传统及未来的改革走向等因素,我国刑事审判程序中辩护人的地位宜建立在限制的司法机关之理论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河南镇平县原政协副主席吴天喜涉嫌强奸、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二审开庭,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南阳内乡县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吴天喜的辩护律师赵运恒告诉记者,他们已经申请为吴天喜进行精神鉴定。法庭认为吴天喜思维正常,谈吐得体,现已驳回。法庭宣布择日宣判。(据4月26目《广州日报》报道)我觉得,法庭的这一驳回是值得称颂的。  相似文献   

10.
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作为公诉人开庭时的情景,当时接手的是一桩被告人脱逃三年之久的交通肇事案.被告人的辩护律师很有经验,在庭审中紧紧抓住案发当晚的道路情况,从紧急避险的角度为被告人无罪辩护,并且还向法庭申请了三年乘座被告人车辆的乘客作为证人出庭,为被告人作证.  相似文献   

11.
审判中心主义是一个刑事诉讼程序内的话语,在该话语体系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有效行使是庭审实质化不可缺失的构成要素。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是有效辩护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是当事人和法律职业者。辩护律师有效辩护的评价标准,是律师诉讼程序的过程标准,而不是以案件的司法裁判结果为标准。可视性的辩护律师有效辩护的实现方式,是改革现行法庭审判程序的简单化运作模式,改革刑事判决书、裁定书对辩护律师辩护观点的评述,扩大庭审网络同步直播的案件范围,许可被告人以律师辩护无效为由提起上诉,许可辩护律师将未决案件争议点诉诸于公共领域,接受当事人和社会民众的检视。  相似文献   

12.
谈贪污、受贿案件法庭辩题的预测潘学甫贪污、受贿案件的被告人多是有身份、有地位、有知识的人,庭上自我辩护能力较强,而且被委托的辩护律师往往水平较高,辩护也比较卖力,因此出庭公诉答辩难度较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贪污、受贿案件的法庭答辩更是如此。只有准...  相似文献   

13.
陈伟 《政府法制》2009,(2):45-45
有钱当然挺好,但穷得叮当响有时也有额外的好处。 如今在美国,穷人因刑事犯罪上法庭打官司时,是用不着自己掏腰包请律师辩护的。穷人一旦有了刑事官司的麻烦,只需在法院填写一张专门的表格,说明本人那点儿微薄收入仅供糊口,根本雇不起律师就行了。一旦对簿公堂,白有法庭委派的辩护律师免费侍候。  相似文献   

14.
法庭审判是整个刑事诉讼过程的中心,是刑事审判程序的主要和决定性阶段。刑事审判程序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控诉、辩护、审判三种职能互相分立、互相依存,审判人员在控诉方、辩护方充分行使控、辩职能互相对抗、互相驳斥的基础上,对双方的观点比较、分析案情、明确是非之后,对案件作出正确判决。因此,刑事辩护律师的职业生命的体现阶段就是在庭审过程,可以这么说,法庭是优秀律师闪耀光芒的圣坛,是培养高素质辩护律师的课堂,是检验律师辩护水平的考场。   有理由相信,看过西方影片的人对这样的场景并不会陌生:西装革履的律师在法…  相似文献   

15.
卷宗笔录是中国刑事法官主要的裁判依据,是法庭审判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比较研究发现在欧洲大陆国家,卷宗笔录的使用并没有阻碍现代刑事诉讼审判中心主义的实现,卷宗笔录已然成为整个诉讼运行机制的一环。比较研究的结果为我国卷宗笔录正当化提供了进路——侦查行为合法化的司法审查,辩护律师及时全面的阅卷权利保障,包括证据规则在内的直接、言词原则的法庭审判,卷宗笔录便仅仅是用于记载侦查过程,固定依法形成的证据信息,辅助法庭审判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吕斌 《法学杂志》2001,22(6):32-34
本文根据司法公正的主旨 ,对我国刑事诉讼举证制度中所存在的控辩双方取证权利、举证义务、对案件知情权的不对等、法庭处于偏听等现象进行了分析 ,为保障辩护律师对案情的平等知情权和调查取证权 ,保障被告人的质证权利 ,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市律师协会“中国刑事辩护律师执业现状与问题研究”项目组牵头召集。时间是2002年10月16日至2002年10月26日。研讨的内容主要有:美国的刑事审判与律师辩护制度,律师的会见、调查取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沉没权的保障,美国刑事审判中的证人出庭与法庭质证(包括庭上交叉询问),美国刑事审判中法律援助,律师的惩戒与律师的特权,美国律师旁听刑事案件的审理,美国刑事审判中的证据展示以及辩诉交易等问题。出席研讨会的美人员有:现任美国国家刑事辩护律师协会会长劳伦斯·戈德曼、现任美国国家刑事辩护律师…  相似文献   

18.
法庭诉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希腊罗马时代就已出现。法庭诉辩的效果,不仅体现出公诉人或辩护律师的业务能力,而且直接关系到被害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以维护法律的尊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人,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健全,提高和完善法庭诉辩技能,已成为司法专业人员面临的迫切需要。有鉴于此,我刊今年第1期起开辟“诉辩精萃”这一栏目,从浩如烟海的中外古今法庭诉辩的历史文献中撷取精华,介绍并再现从思想内容到表达艺术均属上乘的诉辩作品,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9.
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是足以让任何一位辩护律师热血沸腾的审理环节,而能够直接体现辩护成果的就是律师当庭发表的辩护词,借此向合议庭以及旁听者讲述对整个案件的认识和意见。我的辩护词是装在心里的,我的面前只有经过圈点、批注的几十册卷宗和一个改来改去最后只有我自己能够看清楚的提纲。随着庭审的发展,我不断地增加和调整辩护词的内容,添加审判程序中新发现的事实,修剪掉法庭不能采纳的细枝末节。为被告人丁福根作“罪名成立,应当依法从轻处刑”的辩护,是我在阅读、分析了检察机关移送法院的主要证据材料后初步形成的认识,经过几天的法庭…  相似文献   

20.
廖德凯 《江淮法治》2011,(10):22-22
4月22日.撞人后刺死伤者的药家鑫一审被判死刑,药家鑫的辩护律师则认为,本案不是有预谋有计划,纯属偶然。本案的发生,是其心里不起情绪的凝结.属于自身的心理脆弱,临时起意,可以定义为激情杀人,望法庭斟酌量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