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企业培训是企业或者针对企业开展的一种提高人员素质、能力、工作绩效和对组织的贡献,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随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时代的到来,员工培训与开发在提升员工技能和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员工培训与开发己逐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一、企业培训  相似文献   

2.
姜晓明 《求贤》2009,(12):41-42
新员工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开始,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有机构成要素,是企业培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体验式培训被众多企业一致认同,并几乎成为新员工培训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以及中西文化差异给跨国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的挑战,人力资源本土化成为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战略。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要受到企业的经营环境、企业本地化战略、本地人才素质和海外公司对本地人才需求程度等因素影响。在华跨国公司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具有众多特点,包括高薪酬、委以重任吸引本土及归国人才,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自行培育人才,在本土设立研发中心,通过并购寻求人才等。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的过程中,呈现出了管理人员本地化程度不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不足以及人员稳定性较低等问题。因此,在华跨国公司应注重树立平等、开放的本地化理念,加强对员工以及中国文化的沟通和理解;建立本地人才开发计划,完善晋升体制,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积极性;采取合理的薪酬和招聘策略,吸引优秀人才;在本土化过程中注重培训机构的专门化和培训内容及方式的国际化,培养出最适应企业发展以及业务需要的员工。  相似文献   

4.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员工培训,可以增强中小民营企业员工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员工流失率,改善企业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着培训投入不足、培训观念和指导思想有偏差等诸多问题。在剖析中小民营企业员工培训失效原因的基础上,在加强高层管理对培训的重视、增加培训投入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与所有企业一样,电信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也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主要组织部分,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新理念的具体体现,它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降低运营成本、维持稳定的工作标准和建立"学习型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一、电信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娜 《求贤》2008,(12):30-31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不仅要在招聘、吸引、选拔的基础上不断发现合格人才以充实其队伍,更重要的是对现有员工潜能的管理与开发,这就涉及到培训与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员工培训逐渐受到企业高度重视,这无疑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在企业重视员工培训的同时,也存在一种值得忧虑的现象,这就是企业经营者对员工培训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希望员工参加一两次培训即刻就能显示出培训的效果。在这种培训观念、心态的影响下,企业组织员工培训因不能满足其立竿见影的预期目的,培训“搁浅”者有之,“停摆”者也有之。任何员工培训,其效果的显现都有一个时间相对滞后的特点,即培训师所讲授的内容其效果使用在培训对象上,有一个记忆、认同、躬行和业绩提升的缓慢过程。而且培训的效果也存在一个因人而…  相似文献   

8.
在创新中构建国企特色培训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在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有企业要提升综合实力、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创新中加强员工培训,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员工培训体系。一要坚持理念创新,建立员工培训保障机制;二要坚持管理创新,构筑独特的员工培训体系;三要坚持工作创新,实现培训工作“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推进培训工作,但让人遗憾的是,在培训的投入方面明显走入了一种误区。表现在,如果培训投入不足,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如果培训投入过多,企业还得面对受训员工流失的投资风险。这些,使得新形势下的企业培训陷入了困境。积极探索新时期企业培训的新机制、新模式,是企业培训走出困境,迈入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一、企业培训陷入误区的原因导致企业培训陷入误区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原因是培训管理机制上的缺陷,即在培训责任归属机制、员工培训激励机制和员工离职约束…  相似文献   

10.
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工作实践调查,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工作必须转变旧观念、确立工作新思维、强化人力资源战略性开发,创新培训方法,让员工真正成为培训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王敏 《企业党建》2012,(4):33-34
随着油田企业开采方式的不断转变和高技术含量的石油开采设备的应用,如何提升基层员工的操作技能已成为企业工作的重要课题。特种油开发公司(简称特油公司)党委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针对员工技能素质和培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基层员工培训中积极实施“三、三培训、练赛一教”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增加培训投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有助于赢得企业竞争优势的观点得到业界广泛认同。但是员工离职所带来的培训投入风险,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培训投入的积极性。因此,文章基于忠诚度的中介效应,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员工培训、忠诚度、离职倾向三者关系。研究表明:员工培训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降低员工的离职倾向,且在年龄、工龄、性别个体差异的影响下,不同类型的培训对提升员工忠诚度的作用是不同的;员工忠诚度有助于降低企业员工的离职倾向,特别是在培训与离职倾向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论对于企业提高培训投入收益、降低培训投入风险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员工培训投资中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时间投入不够、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普及程度低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员工培训计划、培训效果的跟踪和评价、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奖惩、劳动关系和诚信环境、产权制度等宏微观制度因素的缺失。构建新型的有利于企业培训投资的环境,就必须建立健全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计划制度、培训效果考评和质量跟踪制度、培训奖惩制度、新型的企业劳动关系制度,还要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加强诚信制度建设,构建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14.
李艳 《求实》2013,(Z1)
<正>过去,大多数企业习惯于将培训作为一项相当狭小的日常事务,而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培训用于实现两个新的目的:一是向本企业员工传授其他更广泛的技能,包括解决问题的技能、沟通技能以及团队建设技能等。另一个是更多的企业利用培训来强化员工的奉献精神,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要搞好职工培训,必须把握好培训的步骤,这样才能提高培训工作的前瞻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赵军 《求贤》2006,(4):13-13
一、培训要抓“源” 培训本应提倡部门化,大规模企业整体的培训除了企业文化的灌输、安全意识的加强、服务精神的建立、市场动态与企业战略的整体把握外,对于员工技能的提高、部门工作缺陷的改善、新技术的引进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功效,可谓“赔本的一次性买卖,管理成本的极大浪费”。究其因,因其忽视了培训的针对性。根据科学的工作分析解析出的岗位职责与KPI指标对照在岗员工的实际表现,  相似文献   

16.
创建学习型企业,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是南岗公司致力于快速发展,培育员工岗位成才的一个新举措。 在该公司内部,每年都制订一整套的学习、培训计划,内容从财务、销售到技术创新。各分厂、分公司还有一套内部培训计划,根据各岗位、工种的不同,有目的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如今,该企业内部年人均培训达四次。  相似文献   

17.
企业对员工培训投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投资回报率已被实践反复证明 ,高效率和高效益的企业往往与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成正比的。现代企业呼唤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而企业员工素质的增强 ,只有通过有效的培训才能实现。不过 ,对员工的培训除了加以重视之外 ,还须慎重和具有针对性 ,目前令企业感到头痛的是 :有些员工受培训之后 ,很快就跳槽或流失 ,企业花了钱 ,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 ,经过培训的员工认为自己的技能得到了提高 ,而相应的待遇或劳动报酬却未随之提高 ,所以 ,他们就千…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兵团八建党委、工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和水利主导板块地位的确定,积极开展企业内部培训,变员工"冬休闲"为"充电忙"。该公司制定年度职工培训计划,聘请建工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训练中心、兵团建工集团及相关技术专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9.
有感于日本企业人才的阶段开发模式王正元日本企业管理者十分重视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其中人才的阶段开发模式应用得比较普遍。这种模式就是按企业员工的能力分成四个阶段来开发。一是十五岁前的青工阶段,主要进行准备培训和技能教育,尽可能地让青年工人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一、观念误区 1.“新进员工自然而然会胜任工作”;“招来的人就应适应岗位,不必再培训” 事实上,新员工到了一个新环境,往往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冲击,如人际关系的协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等。如果企业不进行岗前培训或只是敷衍了事,往往会使新员工在较长时间内提高不了绩效,既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又不利于员工的自身发展。相反,进行岗前培训可以使员工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