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6 毫秒
1.
人情社会与理性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情社会转变为理性社会是传统社会现代化的必然.构建和谐社会,应从制度理性着手,构建法理型的制度体系.法理型制度的合法性基础来自基于经济理性的自由竞争和交换,在其中,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非人格化的权利义务关系.传统人情社会本质上注重忠诚、亲疏远近等人格化的情感关系.与人情社会相比,理性社会具有开放性、进取性和革命性,而人情社会则具有封闭性、保守性和传统性.只有法理型的制度理性扬弃了人情社会的制度非理性,才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制度目标,和谐社会也才有可靠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社会救助与社会服务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同属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动力因素.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在概念涵义上各有特点,在一定意义上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3.
论建构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的社会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显露.社会公正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追求.如何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公正,已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揭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的价值入手,深入阐述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的价值依据,提出和阐述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的社会系统建构--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实体公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过程公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供给公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府作为公正".从而深入论证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的体系性建构.  相似文献   

4.
试析社会稳定的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人权保障一样,是政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代社会,社会稳定与宪法自由、经济发展及社会共识密切相关.社会稳定同时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要求或政治思维方式,在某一文化中被认为是有助于社会稳定的行为,在另一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对稳定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5.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民间组织和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社会组织,既是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益服务的重要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6.
沟通功能是现代政党的一项基本功能.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的执政党,必然是最为重要的政治沟通主体.在当前社会冲突持续加剧的背景下,进一步健全社会协商对话机制是中国共产党沟通社会和回归社会的一种有效机制,它对于协调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1978年以来的政治实践,对我国社会协商对话机制的兴起背景、发展历程和健全必要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当前健全该机制是执政党在沟通和回归社会、实现国家治理结构调适上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7.
创新社会管理:参与式社会管理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多元化发展,社会管理也应走向多元化.作为社会多元主体的一员,公民个人的参与是体砚多元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元素.参与式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核心是参与,其基本要求是创新社会管理新理念,实践基础则是民主参与,主要手段是官民互动,基本前提是增强人民权利认同感,根本目的在于多元的利益诉求皆...  相似文献   

8.
研究社会流动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是怎样演变形成的,社会流动机制发生了哪些变化,社会各阶层今后将怎样继续演化,现有的社会流动机制哪些是合理的,哪些还不合理,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和调整,这些问题都是处于关键时期的我国需要认真研究并关注的.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同一类社会现象所做的两种视角的分析和描述.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形成的层次和分布形态,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中各层次间的互动、动力机制、时空范围、方向和速度,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量变过程.社会分层研究与社会流动研究互为表里,不可或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结构和青年行动逻辑的转变,青年社会组织不仅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其他社会资本要素有重要促进作用.促进社会资本的生成与维持应当成为青年社会组织培育的逻辑起点.处理好自治与动员的关系,注重公共精神的培育和结构本位下培育横向交织稠密的青年参与网络,有助于使青年社会组织在社会资本形成和维持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途径亦日益明确.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轨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各领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民社会逐步兴起.在此背景下,公民社会的核心问题即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越显紧迫和重要.本文通过对公民社会内涵和特征及其与民主政治之间关系的分析,探究培育中国公民社会的路径,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无论采取何种社会理论,都会承认社会差异和分化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常态.20世纪社会理论发展中出现了一种冲突功能主义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差别产生的阶级之间的冲突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是有积极功能的.因为合理的差别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人是往高处走的,没有差别的社会会使人们失去上进的积极性,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冲突功能理论对20世纪的国际社会进步有相当的解释力,但是同时提出了两个关键性的问题:怎么样的差别才是合理的?社会又是如何来实现这种合理的差别?这里我认为首先需要就"差别"、"不平等"、"公平"这三个在中文语义中有歧义和含义交叉的概念进行理论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参政党建设研究中心与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近期联合举行的统战理论研讨沙龙上,与会专家紧紧围绕"多党合作与社会团结--民主党派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基础"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讨.一是认为从政党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基础的角度,思考和研究我国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和作用发挥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二是认为我国各民主党派自产生以来,其社会属性和社会基础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三是认为从政党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基础的角度观察,当今中国民主党派产生了与社会大众以及自身所代表的特定阶层和群体的两个脱离.而要解决民主党派在社会属性和社会基础方面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共同的努力和作为.  相似文献   

13.
论就业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常只是从经济效率和经济收入的角度来考虑就业问题,应当说这是不全面的.一个社会的就业问题解决得好坏与否,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影响极为广泛和深远.就业问题是一个事关社会公正的问题,是一个十分现实的社会问题,是一个事关社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问题.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就业问题更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进程的逐渐深入,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愈益凸显.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经济的意义上来考虑就业的效应,而更应当从社会的意义上考虑就业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与社会是古往今来学者们所热切关注的.在本文中社会指的是市民社会,政府起源于社会,而且政府只是作为社会的工具,其存在是为了实现社会蕴含的自由和平等.在现实中,由于政府具有自我膨胀的本性,导致了"强政府,弱社会"的现状.而这种局面有许多的缺陷,所以在世纪之交"政府权力回归社会"成为一种趋势所向.那么,社会怎么能制约政府权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加以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如何加强社会制约我国政府权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家亮 《思想战线》2005,31(5):89-93
社会歧视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社会群体的不公平、不合理、排斥性的社会行为或制度安排.从社会心理学看,这是由社会偏见这样一种不公正的、具有否定性和排斥性倾向的社会态度所导致的,属于一种刻板印象.但社会偏见并不一定导致社会歧视,实现这种转变与被歧视者自身力量相对弱小、"谈判力"不足相关.要减少或消除社会歧视,一方面必须壮大被歧视者的力量,增强其"谈判力",阻止已有的偏见向歧视的转化;另一方面通过被歧视者的努力,加强沟通来改变固有的刻板印象并防止新的刻板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无疑是破解当前我国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高的有效路径.但现实中,还普遍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参与渠道不畅通、权益保障不给力、运转过程不透明、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机制能提供工作推进的一种常态保障.因此,促进社会力量积极投入我国社会公益事业,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要从基本国情认同、参与渠道畅通、正当权益维护、社会管理监督和工作运行保障等方面积极构建长效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严国红  李宏伟 《前沿》2012,(18):42-44
社会心理对社会个体自我最佳人格的塑造、认识能力的改变、思维灵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个体思维方式形成及运作的原始条件,并以“共同意识”的方式限定着社会个体思维的社会化过程;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在认识发生的起始阶段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并为认识的深化提供内在动力;再一方面,社会心理在灵感的目标、酝酿、触发、形成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认识主体的思维过程,并施加非逻辑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处理同和异的矛盾,协调异质性因素与社会结构主体及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统一和谐的社会秩序是统一战线的任务和工作目标.社会转型期社会异质性因素的增加、多样性的发展为统一战线奠定了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转型期社会结构体系的变化要求社会整合方式由等级控制向相互依赖转变,统一战线求同存异的工作原则与相互依赖的整合方式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因而在转型期社会整合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执政党社会整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转型对统一战线的影响还表现在统一战线领域的扩大、功能的转换和组织基础的削弱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社会服务是一种服务性制度安排,社会保障是一种保障性制度安排,二者在主客体、内容、实施方法以及效果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社会服务与社会保障的相关性 第一,国家和社会是它们共同的责任主体.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国家、社会同时也是社会服务的主体之一,国家责任主体在社会服务体系的多元主体中居于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体制转型是一个整体性的变化,转型后我国的新闻传媒在功能上有很明显的变化和拓展.本文以<焦点访谈>为例,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在新的社会体制下,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