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仲安 《前进》2012,(1):40-41
胡锦涛总书记对高等院校提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向高等教育赋予了重要历史使命。大学作为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承担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知识型组织,作为在传承基础上吸纳全球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创新功能的学习型组织,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是实施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战略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功利化及实用主义的浪潮中,国内诸多知名高校纷纷开设了各类商业化的"女性课程班",旨在通过传统国学、现代知识与时尚元素的浸润,将女人形塑为理想中的女性形象。这些明显有违现代性别平等理念的课程班之所以在中国高校出现,反映了大学与父权制、商业资本及文化政治上保守势力的不谋而合,也是大学自身意义危机、日益衰退的学校文化精神及父权制幽灵的呈现。如何在现代性别平等的框架下对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及课程与教学进行深度反思,超越历史传统,重构中国大学作为塑造社会性别价值观与性别秩序的重要机制应该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3.
一个社会组织的管理离不开制度和文化,制度和文化是组织发展的两个驱动力,根据组织的生产方式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各组织发展动力的侧重点则因组织而异。大学是一个文化性组织,以追求真理为己任,学术活动是其基本的生产方式,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者共同体是其历尽沧桑的文化基因,没有学术或学术性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也不可能有能力为社会提供服务。因此大学的"管理"(极端意义上说,大学的历史与生存肇启都表明大学本应无须"管理",世俗的介入才有了"管理"活动)在制度建设与文化营造方面更应该重视文化营造,制度的制定更应该切合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4.
温成涛 《长白学刊》2007,(6):146-14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大学文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在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引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正确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培育和发展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5.
权力的获取、扩展和冲突是大学组织政治的本质。大学组织政治行为主要表现为马基雅维里主义、权力冲突、防御行为等。引发大学组织政治行为的因素有权力需要、控制点、管理者的管理作风等个体因素;有大学组织的模糊性、信任度、竞争程度、绩效评估和分配体系、组织文化等组织因素。要通过坚持大学学术性属性、减少管理模糊性等原则管理大学组织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6.
曾亮  官兴丽 《前沿》2013,(16):125-126
大学文明足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其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茶道文化归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其内涵极为丰富,既有儒家思想,又有道家思想,这些都与精神文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若是将茶道文化引入大学当中,势必会对其文明进程产生出积极影响。基于此点,本文就茶道文化对大学文明进程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学章程的实施是基于文本逻辑的执行,从而指向行为人的观念意识及行为的过程。因此,为防止大学章程实施的形式化和虚化倾向,引用非正式制度理论的解释框架,研究作为非正式制度重要形式之一的大学组织文化在此过程中是如何生成的,具有重要意义。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以及逻辑与意义的视角建构出大学组织文化生成机制:学术信念的习得,制定规则与有效监督,及落实责任与行为习惯。从所建构的理论模型中获得两条政策建议:处理好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政策推动力与文化生成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大学是什么”是个古老而崭新的命题。现代社会,大学与社会经济的合作不断深化,大学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然而,人们在肯定大学与社会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也担心这可能导致弱化大学的文化功能。正是在此背景下,关于大学精神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讨论也就具有了新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调查高校师生对大学文化评价的差异,而形成的大学生社会化内容和途径的复杂多样,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影响,提出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化的大学文化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羽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5):126-129
本文通过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大学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的核心关系的论述,强调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阐述了研究和建设大学文化,必须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必须继承民族文化的传统,必须投身民族文化的实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Nanjing University is of one of the oldes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It is located in Nanjing,China‘s capital for six ancient dynasties and site of some of the country‘s richest cultural heritage.Founded in 1902 as Sanjiang Normal School,today‘s Nanjing University is based on the merging of National Nanjing Universtity‘s arts and sciences colleges with those of the famous University of Nanking in 1952.  相似文献   

12.
FOUNDED on November 21, 1996, Jiamusi University incorporates the Jiamusi Medical Institute, the Jiamusi Engineering Institute, the Jiamusi Teachers' School and the former Jiamusi University. It is the largest provincial-level university in Heilongjiang P…  相似文献   

13.
正As a foreign teacher(in Chongqing Nanfang Translators College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in China,I expect some mild culture shock,some mild misunderstandings.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的前身——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4月,2003年9月改建为电子政务研究院。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是中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专门从事电子政务研究、教育、咨询和培训的综合性机构之一。研究院以政府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及其应用研究为本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多项理论与应用研究。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致力于关注和发掘政府、厂商、学界有关电子政  相似文献   

15.
16.
17.
山东外事翻译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现有济南、威海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800余亩,其中威海校区,地处乳山银滩国家AAAA风景区。现有各类在校生10000余人,专职教师500多人。学院教学配套设施完善  相似文献   

18.
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就业与创业能力不足是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总结了国外对提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研究成果,并从组织体系、工作经验、群众基础三个角度分析了高校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潜在优势,指出高校共青团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将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核心任务,以就业与创业能力提升为重要抓手,关注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就业与创业能力缺口,协调高校、社会与学生三者的关系,努力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是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熟点话题,各类观点也层出不穷.本文以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关注点为切入点,从国家经济制度和市场化两方面分析了国外高校资源配置的模式及优劣,并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Chinese universities need more autonom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is highly valued in Chinese culture and making the countr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