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白领相亲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其“弱关系”的运用实践挑战了中国社会网络研究普遍认同的“强关系”理论假设,反映出当前青年择偶条件与机制的深刻变迁。在描述与分析白领相亲的择偶条件目标定位精准化、择偶对象多元化、择偶空间加大等现代社会基础后,提出白领相亲中“强关系”无效,转而运用“弱关系”的实质,从而提出白领相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江苏南京、河北保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教育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五大类行业1028名城市在职青年的调查资料,探讨了青年择偶模式的行业差异。研究发现,青年在择偶时间、择偶途径选择、择偶条件自评、择偶标准、择偶参谋以及择偶地域范围上具有较为显著的行业差异。此外,不同行业间的青年拥挤感差异显著,择偶拥挤感与择偶结果存在一定关联,但从事教育业的青年在强烈的择偶拥挤感之下呈现出"假象"。青年是否存在择偶烦恼与青年所属行业关系不大。新型择偶方式能否取代自主择偶成为主流择偶途径、择偶标准差异与择偶结果的矛盾关系、行业对青年择偶地域范围的影响是否会持续下去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武汉市600名18-30岁青年的调查资料,对独生子女的择偶观念与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类青年在择偶观念与行为方面的一致性远远多于相异性.其中在择偶模式、择偶标准等方面两类青年基本是一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独生子女的理想恋爱年龄早于非独生子女,以及独生子女在择偶时更看重父母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义乌市经商未婚青年为研究对象,对义乌经商青年择偶标准及行为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社会资本"、"交换理论"等视角对经商青年的择偶特征和行为进行分析,认为经商青年择偶特征与行为体现了商人的经济理性的选择结果.  相似文献   

5.
青年心态和人文精神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走向是至关重要的。面对21世纪,中国能否真正做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当代青年的人格、精神、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等心态特征和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公安院校的青年心态,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文精神,当是我们这些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职责。所谓“青年心态”是指青年对于现实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之总和。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青年人格和精神的特征;二是青年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所反映的社会心理。而“人文精神”就是构筑青年对于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的文化内涵。中国在八十年代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胡梅花 《前沿》2014,(13):139-14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社会适应与超越,关系着青年自身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实现。青年社会适应与超越的主要内容有: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适应、目标取向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个体行为与社会规范相适应。当代社会,大部分青年能够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但也有部分青年表现出:主观认识的自我性、片面性、偏激性,目标取向的功利性、实惠性,行为上的盲目性、随意性,需要进行分析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韩宇 《传承》2012,(9):20-21
青年信仰的抉择及价值取向,关系着一代青年人的精神成长,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青年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属于青年、需要青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赢得青年,依靠青年,以青年发展为理论发展的前提和依托。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呈现其旺盛的生命力,实现其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8.
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三高”青年女性所面临的婚姻问题是当前我国出现的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三高”青年女性的婚姻问题主要表现为婚前的择偶难和婚姻不稳定两个方面。导致“三高”青年女性婚姻问题的原因一方面与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的性别差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  相似文献   

9.
1978年以来我国青年择偶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雷 《中国青年研究》2004,(11):100-108
1978年以来我国学者对青年择偶的研究是相当丰富的,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发表在《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社会》、《妇女研究论丛》等中国学术期刊杂志上。本文以这些文章为依据,对青年择偶的认识及研究视角、对青年择偶标准观念的论述、对青年择偶方式的论述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梳理,并进一步归纳分析了现有研究在理论、对象、范围、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的实现与青年大学生的民族心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培养青年大学生健康理性的民族心态,要引导其理性看待世界对中国的赞扬和批评,汲取优秀文化的给养,增强国家软实力,为青年大学生保持健康理性的民族心态提供强大的底气。  相似文献   

11.
主要通过对王村青年择偶观、择偶标准、对离婚的态度、处理感情危机的方式等问题的实地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农村青年婚恋观与人口外出流动具有强相关,婚恋观的群体差异与青年的外出流动时间呈正向显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心态对于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产生着深刻影响。社会心态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当前青年中主要的不良表现为浮躁心态、颓废心态、悲观心态、怨恨心态和极端心态等。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青年的自身特点、青年所处的社会环境、青年边际人的社会文化定位和网络技术的助推,都影响着青年不良心态的形成。从促进青年发展的角度看,要努力使青年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13.
马丽雅 《前沿》2014,(13):116-118
作为制度组成部分的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更为深刻。撒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近些年,撒拉族经济迅速发展并在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究其原因是因为非正式制度在该民族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以撒拉族经济为例,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理论,较为深入地探析非正式制度在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从而为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提出较好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模式,我国则采用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形式,即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始于婚姻,婚姻缘于择偶.本文以择偶观念为主线,阐述中国青年在改革开放30年中所经历的转变,进而展现中国青年在情感领域的主调与走向,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李红军 《今日民族》2008,(10):59-61
2008年26月12—16日,临沧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工作委员会对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自2006年实施国家、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以来,耿马县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把扶持布朗族、德昂族两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了让自治县中人口较少民族与自治民族同步发展,他们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发展目标,举全县之力,多方争取支持帮助,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7.
青年的发展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应避免青年陷入"丧文化"的泥沼。对此,要引导青年克服心理压力,以积极健康心态面对社会,通过价值观引导、物质文化需求的合理满足、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消除"丧文化"带给青年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必须有明确的战略选择,包括战略定位、战略依据、战略重点和具体的战略对策。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不多且存在分歧,主要集中在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是以经济目标为导向还是以文化目标为导向,以往的研究大都基于前者,而不同的目标导向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为此,强调以文化本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对人口较少民族而言更具本质意义和战略实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以往青年婚恋问题研究对农家子弟这类特殊群体关注不足。本文以"90后"农家子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来探讨这一群体的婚恋困境。研究发现,"90后"农家子弟的婚恋困境是其生命历程累积劣势的结果。家庭背景与教育背景双重劣势的农家子弟在城市婚恋市场中处于结构性弱势地位,其面临的婚恋困境表现为:"过度单身"与恋爱经验缺乏;教育同类匹配与择偶范围狭窄;阶层内择偶与择偶难度增加;社会资本缺乏与择偶机会有限;经济资本薄弱与婚姻市场地位边缘。农家子弟的婚恋困境与其生命历程中渗透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高校扩招与学历贬值、社会阶层固化风险加大等社会结构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云南有7个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占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人口数的1/3,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边疆省份。同时,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面较广、贫困程度较深。面对这一严峻情形,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云南工作时作出了重要指示,云南省委、省政府切合实际地制定了实施温饱和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民族文化和人才培养扶贫等“五大工程”,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175个村委会实施特殊政策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