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太湖之滨,鱼米之乡,青山环抱,碧波万顷。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中央电视台无锡太湖影视城就座落在这里,这里有恢恢盛唐气魄的“唐城”,悠悠千年古韵的“三国城”、“水浒城,奇妙壮观、令人神往的欧洲城、亚洲城……多年来不仅《唐明皇》、《杨贵妃》、《三国演义》等22个剧组在这里拍片,还吸引了1000多方中外游客,使他们流连忘返,使影视城增光添彩、名震中外。然而,去年7月9日,无锡市检察院在经济罪案举报中心成立8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却发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原中央电视台无锡太湖影视城规划开发部副主任金国兴受贿30余万…  相似文献   

2.
凌之 《两岸关系》2010,(8):58-60
“一代宗师”徐悲鸿从太湖之滨走向世界,终其一生足迹遍及万里河山,却无缘踏上宝岛台湾。然而为什么徐悲鸿与台湾又有千丝万绪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13,(10):F0002-F0002,I0001
德清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连太湖、西枕天目山麓。县域总面积9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3万。 德清“五山一水四分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名山之胜”之美誉。  相似文献   

4.
情系太湖———民盟无锡市委开展“我们只有一个太湖”系列活动纪实薛新奇“我们只有一个太湖!”这个醒目的标题曾刊登在1993年10月9日《无锡日报》上,这是民盟无锡市委围绕“热爱太湖、保护太湖、美化太湖、建设太湖”的主题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纪要,纪要第一...  相似文献   

5.
童装世界     
《今日浙江》2008,(21):64-64
织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和吴兴区的东部,北依太湖,居长三角地理位置之中心。织里镇在1995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2年被国家纺织协会、服装协会命名为“中国童装名镇”;2004年被建设部等国家六部委确认为“全国重点镇”;  相似文献   

6.
《观察与思考》2009,(10):27-29
十年巨变,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县域样本 长期以来,在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处太湖西南岸而被誉为“太湖明珠”的长兴县,是非常特殊的县域。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7,(4):84-85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里有“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的佳句。然而,今年5月29日,无锡市民拧开自来水龙头发现,流出来的水又黄又臭,太湖蓝藻通过自来水管悄然进入了千家万户。无锡市民的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蓝藻一时成为当地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相似文献   

8.
何乐张宁 《群众》2023,(1):69-7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江苏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提出,要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带动优化全省区域经济布局。为把长三角建设成我国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多个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纷纷从规划蓝图走向建设。2021年,“积极推动苏锡常共建太湖湾科技创新圈”“建设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写进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为环太湖区域发展指明方向。水陆相接的太湖流域,兼具水的灵性、山的厚重、湾的活力,自古就是风景秀丽、物产富饶、商贸通达、人文昌盛之地。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吴江市,太湖之滨的明珠,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评比中分别列第6位和第10位。吴江的经济发展之所以处于全国上游,民营企业的贡献率最大。为了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中共吴江市委、吴江市政府切实加强民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和引导,着力打造现代民营企业,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创新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07,(16):16-16
2007年5月29日上午。在高温条件下,太湖无锡流域突然大面积暴发蓝藻,供给全市“市民”的饮水源迅速被污染,无锡几十万市民的健康受到威胁。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太湖水质不断恶化的趋势虽然和近年来异常的高温,少雨天气,以及太潮水位的降低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排入太湖的污染物远远大于太湖的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1.
祁际平  张弘 《中国人大》2010,(21):38-38
4月19日上午,江苏省无锡、苏州、常州及浙江省湖州、嘉兴五市的人大常委会和政府有关负责人,共同参加由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发起的"环太湖五市人大推进治理太湖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会议发表了环太湖五市人大联合推进治理太湖《无锡宣言》,并签署合作意向书,约定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立足当地,合力治太,以尽早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让太湖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09,(1):F0002-F0002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苏州西南太湖之滨,是国务院1992年首批批准建立的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是首批加入WTO旅游服务业先行示范区,面积160平方公里,下辖太湖风景名胜区中的西山、光福两个主要景区和香山街道,人口11万。  相似文献   

13.
吴江,素有“丝绸之府”美誉,是苏州智能工业的主要承载区。在这片民营经济发达的沃土上,一项项发展政策落地生效,一个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脱颖而出,一批批优质项目崭露头角,吴江工业互联网产业正蓄势崛起。近年来,吴江始终保持奋勇争先、勇往直前的劲头,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以“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为契机,瞄准工业互联网“风口”,抢滩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精细描绘“吴江制造”的生动图景。  相似文献   

14.
瑰丽的梦想     
我童年生活在一个叫“高梅”的村落,高梅村依偎着涌湖,涌湖又与太湖相依相伴,现已更名为“西太湖”。住在村西边的楼上,可以倾听涌湖波浪拍击的声音。高梅村人远近闻名的是他们的勤劳,外面的姑娘嫁进来,人未到心就先有点怵,因为高强度的劳动总是有点苦呀,但高梅村人从来不怕苦。  相似文献   

15.
陆彩鸣 《群众》2009,(8):80-80
在太湖之滨、泰伯故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名字叫梅村。梅村古称梅里,是拥有3200多年历史的“勾吴古都”,吴文化,的发祥地。梅村南临无锡机场,北枕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锡太路穿境而过,江南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贯穿全境。  相似文献   

16.
湖州,走出“倾斜的太湖”本刊记者李建国湖州是浙江省北部一个历史悠久、生活富足的小城,因靠近太湖而得名。今天,距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只有160公里的湖州市正以它高速发展的经济赢得世人瞩目。从竹种园到竹业城“竹文化”是中国比较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现...  相似文献   

17.
莫静 《人民公安》2011,(6):64-64
坐落在皖西南地区大别山脚下的太湖站派出所里,我第一次见到了你,身着警服,剪着干净利落的短发。亲切的笑容,犹如拂面而过的春风,让人觉得格外舒适温暖,仿佛见到了邻家的大嫂。细看你的脸庞,明显是因为长期风吹日晒,皮肤略显粗糙黝黑,隐约可见两块晒斑。你有个朴实无华的名字叫李淑华,是太湖所教导员,多次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警察”、“十佳民警”、“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在你陈设简单的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18.
杨剑锋  王凤良 《群众》2023,(9):70-7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专门询问了太湖的水质情况,并指出工业和生活排放一度对太湖污染很大,治理花了很大力气。太湖作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和区域水安全保障重要载体,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连续15年实现“两个确保”目标。  相似文献   

19.
曹世河 《浙江人事》2007,(11):30-31
地处浙北、太湖西南岸的长兴县,与中国陶都宜兴山水相连,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孕育出闻名于世的“品茗三绝”——紫笋茶、金沙泉、紫砂壶。唐代,陆羽在长兴著作《茶经》,紫笋飘香、紫陶焕彩,文人墨客争趋一时之泽。北宋,长兴紫砂与宜兴齐名,时有“南窑”、“北陶”并驾之说,后几经沉浮,几番兴衰。当代,长兴紫砂承袭自身悠久的茶、陶文化,吸纳宜兴紫砂技艺,加快走上复兴之路。近年来,长兴紫砂这朵民间工艺奇葩重焕炫目光彩。  相似文献   

20.
丁立新 《群众》2022,(6):16-17
太湖是长三角的重要水源和生态屏障。苏州市吴中区拥有五分之三太湖水域,是全省生态红线区域最大的区(县、市)。西山岛襟吴带越,生态优美,是太湖最大的岛屿,更是关乎太湖生态系统稳定安全的关键支点。吴中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江苏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的总体部署,将“高标准建设太湖生态岛”作为全区的“一号任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加快建设低碳、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生态示范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