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成都于2007年6月被国家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预示着成都要在原有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探索新的思路和改革模式。因此,本文通过对成都试验区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重庆试验区的差异和相似点的比较研究,明确成都试验区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找准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破除城乡统筹发展遇到的障碍,使成都的发展为全国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8,(40)
政策引导、产权驱动、依法施政,成为成都新阶段农村改革突破的"三大利器" 一年前的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项战略布署要求两地"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  相似文献   

3.
谢德体  申丽娟 《团结》2012,(1):33-36
重庆市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继2007年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重庆改革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重庆跻身于全国五大中心城市、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其作为国家战略的地位更加  相似文献   

4.
重庆和成都同时被国家批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深化改革的战略谋划。成渝合作就是通过政府间合作,依靠政府的政策资源和法规营造统筹城乡发展的特殊试验田,打造成渝经济区。建立共谋统筹城乡机制并确保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推动中国西部这两个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经济一体化,直接取决于成渝能否建构起良性的制度环境、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以成渝合作来共谋统筹城乡,并不是强调以政府的力量去替代市场,而是试图通过区域内地方政府的共同行动,一起尝试并进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制度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成渝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一个一体化的制度平台,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红兵  严蓉  赵静  杨从尧 《学理论》2012,(13):20-23
成都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户籍制度改革。它以实现城乡统筹为目标,欲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形态,建立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城乡互动,共同发展。成都改革存在经济实力不强、法律政策体系不完善、农民问题和农村产权等需要解决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大力提升农村经济实力,加快户籍改革立法进程,规范农村产权流转,培育市民文化,各方面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以实现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黄豁 《瞭望》2007,(28)
自国家6月上旬批准重庆、成都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重庆的房价出现暴涨,6月17日~25日9天时间之内,重庆房价上涨7.6%,多的每平方米涨了七八百元,少的每平方米也涨了两三百元。  相似文献   

7.
目前成都试验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已进入纵深推进的新阶段,面临先行先试与政策法律制度、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改革自主权与改革授权、城市与农村、条条与块块、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突出矛盾。在统筹城乡的新形势、新要求下,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成都试验区深化改革必须继续坚持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战略,找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分阶段、分步骤、积极稳妥推进。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试验区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金融支持.就成都国家级统筹城乡一体化综合试验区进程中金融支持的供求而言,存在着制度缺口、结构缺口、规模缺口及监管缺口.采用科学有效措施尽快弥补这些缺口,对于顺利推进成都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和确保成都城乡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乃至推进全国城乡一体化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我国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社会变迁直接相关,成都社会组织发展的逻辑起点,是与成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政府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年来,成都为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在制度建设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0.
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深入研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问题的途径,关系重大.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源上杜绝留守儿童产生,这是解决留守儿童一切问题的终极途径;多措并举,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这是解决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的过渡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变革说明,建立一个权利主体明确、权能完整、权利义务关系清晰的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必须依靠全国性的法律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2.
成都模式:培育农业经理人,发展新型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强 《团结》2012,(1):43-45
建设新型农业人才队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需要,更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成都市作为最先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城市,自2003年以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积极稳妥推进实施改革试验方案,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相似文献   

13.
成都城乡一体化模式对西部大开发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都城乡一体化模式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府主导为起点、集中发展为实践路线、城乡统筹为手段、公众受益为最终目标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当前,正值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同处西部的成都发展模式对西部大开发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比较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实施中央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基于全国各地发展水平的不同,地域辽阔的广大欠发达地区不可能齐头并进.国家设立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将其放到全国总体战略布局中去考虑,为欠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的改革发展创造和积累新经验,提供制度机制示范.从居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地方的特性出发,成都市走整体推进之路;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重庆市则走渐进之路.成渝改革试验区提供的范式昭示,欠发达地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必然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政府运作只能从实际出发,选择整体推进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第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花落深圳已无悬念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成为代表关注的新焦点。不少地方都发出进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信号。如武汉建议设立"武汉国家级试验区",重庆申请设立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湖南争取设立长株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广西力主将北部湾经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战略选择。论文客观地评价了长治市改革开放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10)
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统筹是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的关键,李克强总理亲自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新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合并。从国家层面上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统筹开始进入实质操作阶段。总结各地各类养老保险统筹的经验,大胆设计未来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的架构,以期在不久的将来真正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  相似文献   

18.
重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打破重庆农村人才匮乏的局面,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进重庆城乡统筹的发展。从重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背景入手,以时间为轴线,以文件政策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提炼出历年重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演变历程及其政策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当前仍然存在着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存量不均衡、投资总量和建设水准不均衡的问题。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改革投融资体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管护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现阶段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体制障碍,主张设立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改革的新思路,强调建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