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庆鸣  古登鹏 《前沿》2010,(18):181-184
21世纪,文化多样性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知识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手段调整涉及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等传统知识的社会关系,探讨其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制度建构及保护模式选择等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知识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撷取苗族古歌这一特殊传统知识,剖析了苗族古歌的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运用法律保护民族民间文学的紧迫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思路,以呼吁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知识的特别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
<正>2011~2012年,何明陆续推出"艺术人类学"丛书,目前出版的有《田野中的艺术》《仪式中的艺术》和《走向市场的民族艺术》。该丛书的核心思想正如何明所说:以民族志的方式实现"艺术建构经验"的研究。它包含三个含义:1.艺术的实地调研,摆脱对他人研究成果或其他二手资料的路径依赖而选择以参与观察为核心的民族志方法。2.文化整体观是艺术建构经验研究的基本视阈,通过参与观察,对于仪式中的艺术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3.
<正>如何结合法学教学的特点,创新和拓宽现场教学在领导干部法律能力培训中的应用,实现由法律理论、理念的疏导向法律能力的提升转化,实现由学习法律知识向认识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转化,提高法学培训的实效,是法学学科在领导干部培训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和挑战。本文拟以本人主持的《破解上访难题新探》现场教学经验为例,就上述问题进行思考,以期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我国国家法律调整民族关系原则的确立,并概括了其要点,即全面地实现民族平等,设立民族自治区域,赋予民族自治地区一定的法律变通权,保障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形成调整民族内外部关系的法律体系。作者认为,解放以来我国各级执法部门为国家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许多有益的经验,现在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少数民族的法律意识,制定实施法律的配套法规和民族自治地区的地方法规,加强少数民族司法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对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建设,西部大开发是促进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同时是加强少数民族经济建设的一个立足点。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权利的法律保障。鉴于此,文章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重点研究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实现问题,探讨了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概念以及内容,分析我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保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保障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法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何明主编本系列是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研究中的一项具有探索性的工作——新民族志实验的成果展示。云南大学的人类学学者们在十个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基地聘请村民日志记录员,从"本文化"内部视角对自己民族和村寨每天发生的事情进行观察与记录,形成了连续记录时间在一周年以上的"村民日志" 10部,力图在当代国际文化人类学的学术平台上进行中国民族志和文化人类学的"本土化"创新。  相似文献   

7.
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法制建设的基础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法的合理性和法律效力问题。民族区域自治是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法制建设的体制基础;西部开发战略是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法制建设的政策基础;宪法及相关法律的授权是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法制建设的法律基础;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是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法制建设的意识基础。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法制建设应当以这些基础为依据,大胆创新,全面构建开发法体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实施民族特色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对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调查,科学规划,创新开发,本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增长原则,从而实现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各民族人口、各国商品的流动日趋频繁,给人类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中国人类学最初强调本土研究,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了海外民族志写作的实践,近年来出现一个小高峰。梳理近10年来中国人类学界海外民族志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出海外民族志具有记录文化类型、提供"他者"文化个案与经验事实、为社会科学提供想象力等三大成绩,同时思考与其发展相伴而生的,包括理论预设与本土解释、田野进入融入与产出、理论导向等问题,有益于中国海外民族志研究之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了属于自身的法律规范体系和文化体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为了贯彻依法治国原则就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法治现代化进程。因此,国家在通过法律移植快速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水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既存的本土化法律资源,必须通过法律融合实现两者的协调。本文拟从少数民族地区法律规范、法律文化特征两方面入手,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实现法治化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工作实践贯穿着民族工作与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教育等各项工作相统一的思想 ,其中又特别重视处理好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民族工作规律与教育工作规律的关系。“三个代表”思想不仅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和精神源泉 ,也为 2 1世纪中国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旅融合背景下“坐妹”旅游演艺舞台真实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演艺作为文旅融合的生动样本,承载着一方文化底蕴的同时更是提升了旅游体验。文章基于舞台真实性理论,探讨了"坐妹"从侗族民间习俗到旅游演艺的活态演变。东道主将自身熟知的文化习俗搬上舞台,通过对建筑、服饰、语言、乐器、场景、场地和人物等要素的细致刻画和摸索创新尽可能地还原了文化本身,游客也能从这些细节中窥探其"真实性",游客对于真实性感知往往会影响其旅游体验。舞台真实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民族文化舞台化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基因的传承和表现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该文主要采取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乡村振兴战略与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促进民族的文化自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强化社会自治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吸引力、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凝聚力、少数民族体育产品的创新力能够补充当下以观赏为主要特征的旅游产品缺陷,从而成为促进少数民族村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诚然,机遇与挑战并存,基于此该研究旨在分析其二者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融合发展策略,进而实现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少数人权利保护的法理基础包括自由主义、社群主义、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宪法爱国主义等。纵观少数人权利保护理论,尊重和认可少数人群体的文化价值、关照少数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利地位是共同特点。宪法爱国主义强调,在国家的族际关系整合过程中,要强化国家认同、公民身份认同,推动国家朝着立宪主义方向发展。对我国而言,尊崇宪法地位,以宪法精神凝聚各族群众,以宪法权威捍卫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是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我国警察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研究实际,从理论与实践、学科与行业、专业与能力以及知识与经验的多属性角度,指出了目前警察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可拓知识的协同高等教育模式。运用系统理论、行为科学和社会选择理论,结合现代高等教育研究中具有可实现意义的理论和方法,对警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理论体系和实践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协同模式是学科与行业的协同、专业与职业能力的协同、教与学的协同。  相似文献   

16.
论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瑞  杨丽 《思想战线》2000,26(5):126-129
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是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建设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它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法制建设,面临复杂的情况和艰巨的任务,具有特定的内容和自身的特点.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将丰富我国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并为多民族国家提供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风险主要指利益分配不均衡引发的风险,文化贬低引发的风险,少数民族文化尊严被漠视引发的风险,传统文化流失所带来的风险,国家文化安全方面的风险等。少数民族文化风险的法律成因主要导源于中国历来的产权制度缺失现象在少数民族文化领域的体现,现行文化法制的缺陷,文化类国际公约在中国实施不充分等。域外的社区知识产权模式、公有领域作品使用付费制度、文化财保护制度、生态博物馆制度、土著权利保护模式等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风险的法律规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风险法律规制应建立公法与私法并用的混合模式,特别是要构建传统文化产权制度并促进少数民族民众对其文化保护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打破了民族地区原有的较为封闭的模式,使民族地区的发展纳入到整个发展的大局之中.在这种发展的总体趋势之下,民族法治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握好民族法治化的新趋向,主要包括民族地区法律信仰的建构趋向、民族区域立法的科学化与人权化趋向、司法与执法合法化和合理化趋向.如何去把握新的趋向,成为民族地区法治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民族乡的体制特征、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匡自明 《思想战线》2000,26(2):75-78
民族乡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制度保证,有其独特的特征与作用.然而,目前民族乡存在着对自身特征认识不够全面深入、法制不健全、制度不落实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进一步重视民族乡的特性研究,加大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力度,解决民族乡行政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实现党的民族政策、纲领方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党在革命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只有在吸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对我们当前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这个层面而言,回顾和总结党在各时期的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对我们当前的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