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建忠  伍波 《中国司法》2007,(10):48-50
戒毒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心理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科学方法,使产生特殊药物(毒品)依赖性的人由于吸食毒品而损坏或丧失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尽快地、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并帮助他们逐步增强体格、精神、社会和经济等方面能力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戒毒康复包括医学康复(利用医学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促进康复)、心理康复(利用心理咨询和矫治手段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以及社会康复(在社会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使吸毒者能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2.
婚姻是产生一个家庭的前提条件,家庭是婚姻双方缔结婚姻的一个结果。每个家庭都可以说成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婚姻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应该是纽带作用,现在婚姻出现裂变已经成为现在我国社会的一个比较严重的不安定因素。从社会背景上来看,离婚率大幅上涨,这导致了亲子之间的关系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此之中,探望权的行使和满足就成为了考验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重返社会”是指帮助服刑人员适应社会生活、融入社会而防止其重新犯罪的主张与实践。重返社会范式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它的产生与犯罪外因论有一定的关系,直接原因则是由于监狱内服刑人员互相濡染、监狱服刑成本高、强化犯罪人格等弊端越来越明显,同时,人们还认识到,重新犯罪的原因,除犯罪人内在的“恶”之外,还有其家庭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要防治重新犯罪,除对服刑人员进行行为和心理矫治之外,还需要帮助解决服刑人员家庭、接受教育、就业等问题,促进服刑人员顺利融入社会。重返社会范式的实践形式包括监狱行刑中的重返社会措施与社区服刑中的重返社会措施两种类型。重返社会范式的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在防止重新犯罪实践中,它的重要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4.
变态杀手是指在变态心理控制下的杀人者,他们的杀人行为与一般的犯罪人不同,具有杀人动机模糊、杀人行为残忍且连续等特点。造就一个变态杀手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在他们的早年生活中缺少家庭亲情和引导、生活孤独且遭遇挫折、产生杀戮幻想并将这种幻想付诸实施等等。对变态杀手杀人行为的防范应从不良家庭的社会干预、特殊人群的心理矫冶等方面着手,做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在诸多的原始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当达到一定的社会阶段后,房屋的建筑形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就逐渐的发展成为与社会中的生产、生活、家庭、婚姻、宗教等各种形式的习惯性规定,并形成带有规范性的各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调整着这些社会形态中的诸多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贫困是矫正对象回到社区后较为常见的问题,许多人由于不能及时得到帮助而影响其顺利回归社会的进程。社区矫正对象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支持状况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以社会支持网络分析的视角研究发现,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普遍较弱,家庭是其主要的支持源。本文针对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中途宿舍等建议,以改善社区矫正对象的生存状况,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犯罪控制宏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犯罪控制就是使犯罪不超出一定范围或使犯罪处于自己的影响之下,即将犯罪状况限制在正常度以内。所谓犯罪正常度是指具体时空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犯罪状况可以容忍的限度。犯罪控制的首要选择是社会控制,即通过对影响犯罪生成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控制把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组织尽可能带进持续发展的有序状态。犯罪控制的次级方案是法律控制,包括刑事立法控制与刑事司法控制两个方面。应当说,司法控制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犯罪控制的策略重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犯罪控制作为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其组成要素中的施控者、受控者和控制作用的传递者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同时犯罪控制是一个处于始终不断的信息变换和反馈状态中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8.
刑事立法是指拥有立法权力的机关对刑事法律规范的制定、修改和废除所进行的全部活动。虽然法律本身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并非自发地形成,它需要立法者从现存的生产关系出发,综合社会政治、经济、习俗、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从而实现这种反映的最优化。社会心理是这种综合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谈谈社会心理在刑事立法中的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亲情的裂变     
郑沉 《江淮法治》2008,(20):32-33
在每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大家庭中,一般都会存在社会地位的高低或者经济条件的贫富之差。这些差别,往往会使一些家庭之间产生不愉快的事情。山东省济南市就有这样一个家庭:弟弟生活比较困难,但是不愿自立自强,想方设法依附于富裕的姐姐家。当姐姐不能满足他越来越大的胃口时.他竟然使出一招又一招的卑鄙手段,逼迫姐姐和姐夫就范。最后.一个好端端的大家庭竟被他搞得四分五裂,而他本人也因违法而锒铛入狱。  相似文献   

10.
许菁菁 《法制与社会》2013,(23):276-277
古典社会的一夫一妻制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妇女走出家庭,走向劳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改变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独立的工资使妇女在经济上和男子是平等的,男子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时至今日,女子在家庭中的财产地位基本上达到了和男子平等的地位。也就是说,单纯用私有制来解释一夫一妻制在当今社会其说服力已经大打折扣。那么,现代人为什么仍需要一夫一妻呢?本文试从法经济学与法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家庭契约论略魏斌现代社会,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人类社会基本单位和最小细胞的家庭,也同样享受法律的关怀及对其内部关系的调整,而法律的作用,在很大范围和程度上又是通过根据自愿、平等、合法等法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以契约为重要内容的民法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2.
孟粉 《法律与生活》2009,(13):16-17
亲情犯罪主要指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夫妻之间和姻亲关系的直系亲属之间的犯罪。亲情犯罪发生的范围主要在家庭内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悲剧的发生必然导致社会稳定的体系发生紊乱。近年来,随着社会整体治安秩序的不断好转,抢劫和抢夺的“两抢”犯罪有下降趋势,但是发生在家庭内部的亲情暴力犯罪却在上升。  相似文献   

13.
妇女地位是一个国家或时代文明程度的标志。总的来说,在中世纪前半期,英国妇女无论在理论上、生活中还是法律上都处于卑微的地位,相对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有了明显的下降,但16世纪的经济发展和宗教改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尤其是妻子在精神上和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过仍然没有改变其在经济、社会中的法律地位,妻子在家庭生活中地位的上升并没有经济基础和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4.
无名尸命案侦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名尸案件,无论被害人尸体原始状态是否完整,或体现其身份信息线索多寡,社会信息因素都可能是导致其形成的制约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其原因包括:一是由于现代社会职业频繁变换,居住生活环境不断迁移,周围关联人群高度流动,形成被害人与其家庭关系人之间的“个人信息互馈隔绝性”;二是由于被害人及其家庭关系人、知情人本身属于社会信息群中的微小群体,或社会关联面狭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己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的形势,社区的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各种服务的依托和载体,社区服务在养老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我国城区居民养老方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Ⅰ、社会保险制度以如下的一项基本原则为依据:每个人(一般指不能自立的雇员,但也有例外,还可指自立者)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以及在必要时,为满足由他本人所赡养的妻子与儿女的需要,可以通过劳动而获得他所需要的物品.在缺乏下列的生活基本条件之一的情况下,就可以实行社会保险.当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时,社会保险就提供社会救济金.如果收入不能满足某些应有的需要时,社会保险就给予补贴费.社会保险通过生活补助费,儿童补助费和家属社会保险费来减轻家庭的生活负担.社会保险向一个死者用其养老金供养生活费的家庭提供生活费,而且  相似文献   

17.
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或者未被采取其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并由保证人出具保证书,以保证其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这种强制措施既可以不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其照顾家庭或者从事原来的工作和劳动,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又可以使他们感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怀,还可以减少国家用于在押人犯的生活、管理费用等项开支,从而减轻羁押场所的工作压力。多年来的司法实践证明,取保候审的立法设置和正确实施对于司法机关依法查清案…  相似文献   

18.
SUPERFICIALVIEWONTHEPROBLEMOFMARRIAGEANDFAMILY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阶级社会中的婚姻家庭制度都具有~定的法律形式。婚姻家庭制度属于上层建筑,又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婚姻家庭不是自始存在永恒不变的,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简单地说家庭包括婚姻,家庭离不开婚姻,婚姻组成了家庭,婚姻产生了家庭。婚姻家庭有其本身自然属性,男女的性差别,生理本能上繁衍后代等都说明了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婚姻家庭还有其社会属性,它是人类社会中特有的社会关…  相似文献   

19.
女性是家庭的纽带,女性犯罪对家庭乃至社会的影响是长期巨大的,女性犯罪近年日趋上升的态势已使之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女性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宏观微观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又有其生理和心理等主观方面的原因。这些主客观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极易导致女性犯罪行为的发生。本文从社会、家庭、个人、传统风俗入手分析女性犯罪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人民法院严肃执法是人民法院的生命.人民法院能否坚持严肃执法,是一个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综合制约和影响的问题.本文拟从社会意识与群体意识之相互关系角度,谈谈现阶段人民法院坚持严肃执法的艰巨性和现实性.一、社会意识与群体意识之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社会意识是相对于社会存在而言的一个哲学概念.所谓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称,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多种社会意识形式.换言之,也就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看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的物质生活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因此,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变化时,社会意识也就随着变化.在不同的社会里,由于物质生活条件不同,也就有不同含义和内容的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