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在办理贪污受贿案件时,经常遇到嫌疑人把贪污、受贿所得赃款辩解用于公务开支,以此说明自己罪轻或无罪,甚至将自己实施犯罪行为之前的公务开支折抵赃款计算,而一些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每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只能为嫌疑人抵减犯罪数额或宣布无罪,笔者认为这种做  相似文献   

2.
一对受贿嫌疑人以“收受的钱物已退或交公”的理由进辩解的证据固定。笔者认为,对已退交钱物的,应查明固定好受贿嫌疑人是在什么情况下退交财物的证据。如果嫌疑人是在案发后或虽未正式立案,但嫌疑人是在知道有关部门对其进行调查或知道被检举、告发等情况下,才退、交的钱物,其欲掩盖无主观犯意显然站不住脚,应在证据上予以固定。 二对受贿嫌疑人以“打算将收受的钱物退、交,由  相似文献   

3.
初查是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重要环节,是指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部门、反渎职侵权部门在职务犯罪立案前,对自己发现或受理的控告、举报等案件线索材料进行分析、鉴别,并对该线索进行的秘密调查活动。随着新刑诉法的实施,新刑诉法确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同时将辩护人介入提前至侦查阶段,进一步促使检察机关正面接触被调查对象之前必须获取充足证据,而这些都必须依赖高效、完善、规范的初查工作。因此,加强职务犯罪案件初查工作在新侦查模式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孔力 《检察风云》2013,(3):23-24
2011年,河南省许昌市检察机关侦破了该市东城区征地办31人贪污、受贿窝案,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其中,涉案金额1000万元以上2人,100万元以上4人,涉案31人均已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2012年,许昌市检察机关又侦破了东城区动迁中心30余人的贪污、受贿窝案,腐败手段如出一辙。受此影响,东城区征地办和动迁中心几乎全军覆没,日常工作全面停顿。这两起系列腐败窝案,涉案人员之多、涉案金额之大、社会反响之强烈,为河南鲜见。  相似文献   

5.
随着贪污贿赂犯罪的隐秘性、高智能性和对抗性的增加,给反贪侦查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案件在侦查过程中受一对一证据的影响,嫌疑人容易多次翻供,必须掌握火候,善于谋略.本文以2013年我院查办的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公司物资供应科长王某巨额受贿案为视觉,浅析检察机关突破受贿案件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央视新址大火案12名嫌疑人被批捕央视新址大火案已有12人因涉嫌危险物品肇事罪被检察机关批捕,另有5名嫌疑人仍被刑事拘留。12名被批捕的嫌疑人包括央视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主任徐威、央视新址3名工作人员和燃放礼花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贿赂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旅游受贿更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新课题。从现实看,这种接受免费旅游等服务的受贿形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且难以认定的特点。虽然“两高”在2007年7月8日下发了《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但其中对“免费旅游”等非财产性利益的贿赂问题鲜有规定。本人就当前旅游受贿出现的争议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检察机关对于行受贿案件的查处中,行为人自动交待向有关公务人员行贿并检举公务人员收受自己贿赂的犯罪事实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检察机关根据行为人的检举揭发,查获了该公务人员的受贿犯罪,对此能否认定为自首和立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仍然存在重大争议。目前,本刊与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结合典型案例,共同邀请有关专家,深入探讨行受贿对合犯罪案件中的刑罚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层的腐败亦小视不得蔡晓原近期以来,南宁地区检察机关在反腐败斗争中查出不少农村基层干部集体贪污受贿案件,仅宁明县检察院就连续挖出了三窝行贪受贿的“村蛀”,涉案人员共计13人,犯罪金额达18万多元。对这些“村级”腐败案件的查处,既增强了农民群众对反贪肃...  相似文献   

10.
办案区是检察机关根据办案需要专门设置的区域,是进行询(讯)问被调查人、证人、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的场所。办案区由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负责安全警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新律师法的正式实施,增强了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对检察机关的制衡力,检察机关反贪侦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律师法在会见权、阅卷权、自行调查取证权方面扩大了律师的权利,本文重点针对以上三种被扩大的律师法律权利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检察机关反贪侦查工作的工作实际,简要的论述了检察机关反贪工作如何在充分保障律师权利的前提下保证办案质量,积极有效的应对新律师法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烟台市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中,坚持推行"侦防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取得了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新突破。去年,全市检察机关全年立查各类职务犯罪嫌疑人224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171人、渎职犯罪53人;  相似文献   

13.
贿赂案件中的受贿人,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他们手中掌握一定的权力,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有相当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影响。在实施受贿犯罪行为时,主观上有明显的故意,手段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一般的情况下没有第三者参与,即使有所败露,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地位,畏罪表现非常突出,极力地辨解,拒不供认犯罪事实,虽然有行贿人的供述,但直接证据处于一比一的状态。在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往往以证据不足未加认定,而这类案件中,确有相当一部分受贿嫌疑人确实犯有受贿罪行却被放纵,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在受贿人拒不供认,而有行贿人供述的情  相似文献   

14.
梁凌 《检察风云》2005,(5):20-21
高 勇,男,宁夏银川人,2004 年8 月在任成都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时因涉嫌巨额受贿被检察机关依法逮捕,时年39 岁,是迄今全国最年轻的拥有博士学位的大贪官。高勇因涉嫌巨额受贿被检察机关依法逮捕后,成都市一些官员认为:高勇是政治上的小孩子。一些媒体更称高勇是“政治幼稚  相似文献   

15.
在司法实践中,我们认定“一对一”受贿案件的做法大致有:一、根据行贿人(或知情者)揭发,在受贿嫌疑人处查出相应的赃款赃物,而嫌疑人又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的,一般可以认定。在“一对一”受贿案件中,由于行贿、受贿双方是特殊的一对一的关系,他人一般很难察觉,所以一旦行贿人或知情人予以举报,司法机关就应给予高度重视,因为这些举报人要么是当事人,要么是与当事人关系密切者,其信息来源一般较为直接,指证受贿人受贿的财物也比较具体。司法人员应对这类信息归纳整理,剔除其中的不实成分,理出侦破犯罪的线索,做到不枉不纵。…  相似文献   

16.
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举证责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 ,已经成为新时期受贿犯罪的稳定形式。因为检察机关很难证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共同故意 ,此类犯罪规避法律制裁的成功率很高。其多米诺骨牌效应 ,与受贿的“高压”、“高发”有直接关系。针对此类犯罪 ,笔者主张 ,犯罪嫌疑人拒绝承认共同受贿的故意时 ,检察机关根据请托人的证言 ,亲属收受财物的事实 ,请托人与工作人员的公务关系 ,推定国家工作人员与其亲属共谋受贿的故意 ,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出相当证明力反证的除外。  相似文献   

17.
张红卫  林萍 《法制与社会》2012,(27):284-285
为规范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技术工作,全国检察机关逐步推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这是检察机关顺应法治进步的时代潮流、积极应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面临的挑战的一项重大创举,在检察事业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同步录音录像工作是一项新兴的检察业务,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当前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破产拍卖中,拍卖行人员各种手段使尽,与政府管理部门贪官、法院违法人员合伙竞相吞吃这顿大餐。近期,广西防城港市检察机关就在该市拍卖行业掀起反贪风暴。一举查获系列行贿、受贿窝案,多达15名公职人员落网,其中有法院执行庭长、法院副院长、审计局局长、经贸局副局长、财政局局长……至2008年7月,15名行、受贿人员已被判刑或处理。  相似文献   

19.
闻昊  三龙  金捕 《检察风云》2001,(6):34-37
5年前的一天下午,年仅17岁的少年纪明国被活活打死,死者亲属多次到公安机关讨说法,涉案人员也几度被抓,可此事却一直没有结果。 5年后,检察机关获知这一情况,毅然行使立案监督职责,而公安机关的原始调查材料却“神秘失踪”。经过胆与识、苦与累、希望与挫折相互交织的60多个日日夜夜艰苦细致的调查,检察机关终将犯罪嫌疑人送上了审判台……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一名贩毒嫌疑人不被批捕,公安干警介绍贿赂,嫌疑人亲属出数十万元钱打点,检察院干部受贿帮忙“捞人”。最近,宁夏3名公安干警、检察院工作人员因涉嫌介绍贿赂、受贿锒铛入狱。知法犯法、执法犯法,是什么力量使执法者变成违法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