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民政坛》2011,(10):7-7
据人民网9月16日载,随着中央“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地方“三公”经费公开再次引起公众关注。陕西省太白县人大常委会把县政府开展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工作作为今年财政监督工作的重点。年初的第48次主任会议要求财经工作委员会加大督促力度,力促“三公”经费公开。会后,县财政局公开了公检法司、农林水等12个重点单位的财政预算。今年8月份,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开展1—7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视察调研活动,县财政局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作了详细汇报,全县“三公”支出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2012年3月19日,一场“三公”[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经费公开的财政改革,在四川省雷厉施行。四川首次一口气公开了53个省级部门“三公”经赞;随后一周之内,从省会成都开始,全省21个市州,相继公开了“三公”经费。  相似文献   

3.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然而,在90多家中央部门公布了“三公”经费数据后,地方政府的“三公”经费公开却没有跟上步伐,绝大多数地方行动迟缓。(9月15日《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坛》2011,(8):6-7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19日报道,截至7kl18日22时,98个中央部门中,已有31个公开了“三公”经费,并呈加速态势。31个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的程度和内容,有的细致,有的“粗枝大叶”。其中,审计署7月11日公布的“三公”数据,精细到了“出国人次”和具体“车辆”。  相似文献   

5.
“三公”经费公开应规范化、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帅恒 《公民导刊》2011,(6):55-55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部署进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信号是,决定中央财政2010年度行政经费支出决算总额和公开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予以公开,并要求中央各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同时要求地方比照中央公开“三公”支出。  相似文献   

6.
“三公”经费不合理支出,不仅消耗建设发展资金,而且容易滋生腐败。此次中央要求从上到下公开“三公”消费,既是顺应民意的行为,又是治理“三公”经费不合理支出的重要举措。治理“三公”经费支出,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警方动态     
警方动态江苏省公安厅党委培养选拨年轻干部坚持“三公”原则。这“三公”就是公开、公正、公认。公开,就是将厅机关处、科级干部的岗位缺额、任职条件公布于众,再经民主推荐入选;公正就是充分发扬民主,实行公平竞争。选拔干部经过群众推荐、考核小组考核后确定对象、...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推进“三公”支出公开,需要形成监督合力。要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能动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针对老百姓关注“三公”支出的项目,认真听取该题专项工作报告,可以提出建议意见;代表可以在闭会期间积极开展视察、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活动,全力跟踪财政预算的执行过程;代表可以参与视察调研,积极促进“三公”支出规范;  相似文献   

9.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3,(22):3-3
中央部门集体晒“三公” 新一轮中央部门决算公开7月18日全面启动,截至当日21时,80多个中央部门公开了2012年度决算。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三公经费”决算,统计显示,  相似文献   

10.
速读·锋评     
《创造》2014,(4):10-10
公开三公经费不能止于“公开”;转变会风需要“上下兼治”;放下架子坦然面对“民告官”  相似文献   

11.
“三公”支出公开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财预[2013]3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权力运行,建设廉洁政府,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以及“深化细化预算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从今年开始。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三公”支出公开力度,这对于降低各级政府行政成本,减少浪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巴中地区民政局作为贫困地区的民政部门,至今只有15人。然而,他们的服务对象却有150万人。去年,这里有17项工作获得国家、省和地委、行署的表彰与奖励;局机关荣获地级文明单位;领导班子成为全区“四好”活动优秀班子。这支民政战线上的劲旅,被人誉为“一顶十”。“一顶十”的背后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领导班子的“三三制”工作作风颇具院力n“三公”沁人心局长彭耀学说过,公开、公平、公正,这是我们用人的“三公”原则。凡是进局里工作的人,都经过公开招考,任人为贤。通过“上岗赛马”,借用“火眼金睛”,辨别“真假李…  相似文献   

15.
地方“两会”对“三公”经费锱铢必较,刨根究底的精神可赞。“三公”花销多少才算合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三公”经费并非越少越好。我觉得此话应该这么说,在不影响、不削弱政府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三公”经费越少越好。道理浅显,首先,“三公”经费来源于国家税收,节俭意味着可以将更多的公共财政投入民生领域。其次,少花钱有助于减少“三公”消费中的腐败,廉洁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6.
《人大研究》2011,(7):45-47
杨涛:期待“三公经费”公开法治化2011年4月14日,科技部在中央部委中率先公开“三公”经费:2011年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为4018.72万元(《京华时报)2011年4月15日)。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杨涛撰文说.从财政原理上讲,财政的收入来源于纳税人交纳的税收,政府使用财政钱的目的就是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而政府是否提供了这种公共服务,钱是否花在刀刃上,就必绠接受纳税人代表的审议,并向全体公民公开使用财政钱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叶青 《时事报告》2011,(5):42-43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公开透明,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公”消费一直是一笔糊涂账,饱受公众诟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实现“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  相似文献   

18.
记者4日从财政部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近日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这也是首次公开中央单位“三公经费”。(7月5日《北京晨报》)  相似文献   

19.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3,(21):3-3
国务院推进九大领域信息公开 7月上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重点推进9个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包括:行政审批信息公开、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保障性住房信息公歼、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今年各级政府将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征地拆迁、价格和收费等信息公开。《工作安排》要求公开财政部批复的全部预算表格并细化公开到款级科目,其中有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支出要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