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封面     
《人民公安》2023,(22):5-5
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一带一路”明确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7月6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会议的康复国际欧洲区秘书长弗雷德里克. 张海迪首先向客人介绍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最新成就.她说,2015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这两项补贴将惠及2000多万残疾人;今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列出专节,为建立健全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做出了部署,将进一步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张海迪就做好康复国际工作做了展望.她表示,我们愿意与国际同行分享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经验,积极开展和国际残疾人组织交流与合作,努力推动康复国际工作更好地发展,为更多的残疾人带来福祉作出积极努力.她希望弗雷德里克作为康复国际欧洲区秘书长,积极推动康复国际和世界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曦  杨乐 《中国残疾人》2017,(10):28-35
曾经辉煌的古代丝绸之路,贯通欧亚,跨越古今,它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201 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畅想.同年,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如今“一带一路”正在收获早期成果,已经有1 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2021年12月17日各位委员,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同各位新老朋友见而。首先,我谨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2021年度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8周年。不久前,习近平主席亲自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过去8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就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残疾人》2016,(11):22-23
2016年10月25日,主题为“创造更加包容的世界”的康复国际第23届世界大会在英国爱丁堡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此次大会上,新任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正式履职.10月27日,在大会闭幕式上张海迪发表履职演讲,她表示世界上有10亿残疾人,他们及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康复国际致力于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实现残疾人的平等、共享和融合,她将遵循康复国际的宗旨和原则,帮助残疾人改善生存状况,使更多人获得康复、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张海迪在演讲中说:“康复国际有94年的历史,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康复国际一直在为维护残疾人利益而努力,在世界各地开展工作,向无数残疾人提供关怀和帮助.如今,能够作为这个组织的一份子,为康复国际工作,对我来说是极大的荣誉.”  相似文献   

6.
<正>“一带一路”共建十年来,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了新平台,世界各国积极响应,共建成效卓著。与此同时,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影响海外利益发展的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为此,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要“同各方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和人员安全保障”。公安机关是国家安全的捍卫者和践行者,保障“一带一路”项目和人员安全,化解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2012,(12):15
正10月28日至11月2日,应"康复国际"邀请,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韩国仁川出席第二十二届"康复国际"世界大会,并在闭幕式上发表英文演讲。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和列举实例,张海迪主席诠释了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介绍了我国康复工作的实践和发展成就。会议期间,张海迪还获得联合国亚太经社会颁发的"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张海迪表示,为残疾人服务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将努力帮助残疾人克服困难,解除痛苦。我们愿与各国同  相似文献   

8.
9月13日至15日,“一带一路”框架下残疾人事务主题活动在北京举办.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电信联盟、康复国际、国际残疾人联盟、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30余个国家的代表,以及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全国残联系统和国内外辅助器具工商企业的代表共400余人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9.
宋磊 《统一论坛》2023,(3):62-70
<正>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逐步扩大朋友圈,不断提升合作质量,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海外华侨华人具有融通中外独特优势,是中外交流互鉴天然桥梁,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荣飞 《群众》2023,(23):4-5
<正>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赋予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的重大战略定位,多次肯定江苏“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指出“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为哈萨克斯坦产品提供了从太平洋扬帆起航的出海口”“设在哈利法港临港工业区的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进展良好”。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充分肯定江苏参与主办的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十年来,江苏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1.
群仲平 《群众》2023,(21):1-1
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阐明中国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态度和行动,并宣布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是在我国制造业已基本开放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清零的基础上,又推进了一步,展现了中国主动扩大开放、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决心和自信。  相似文献   

12.
田琳 《中国减灾》2023,(21):8-11
<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自然灾害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月11—12日,2023“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防灾减灾救灾分论坛在京举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官员,围绕主题畅谈观点,交流科研成果,分享做法经验,为护航“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智慧与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提出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同共建各国加强减灾等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建设,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指引、新动能、新方向。同年11月,“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正式成立。本文对“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的演进过程、重要意义进行介绍,对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2016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有重点地推动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也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升级版。自2013年该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参与的国家与国际组织已达100多个,我国与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与20多个国家开展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15.
<正>“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众多,沿线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危害大。为了更好理解“一带一路”沿线的灾害风险与共建国家灾害应对能力,本文以几个典型国家的重特大自然灾害为例,介绍当地的灾害风险与减灾救灾能力,呼吁国际社会加强与当地的灾害防治合作。  相似文献   

16.
4月22日至23日,康复国际2017年度北京执委会召开.中国残联主席、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中国残联理事长鲁勇,中国残联副主席黄悦勤,康复国际秘书长维纳斯·伊拉甘,欧洲区主席罗伊·肖尼西出席开幕式. 张海迪在开幕辞中表示,康复国际为促进残疾人康复、增进残疾人福祉的不懈努力,给全球千百万残疾人带来了希望和鼓励.  相似文献   

17.
<正>5月14日至15日,世界聚焦中国北京,聚焦正在这里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作为中国首倡举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此次高峰论坛共有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1500多名嘉宾出席,"一带一路"建设从中国首倡走向全球共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高峰论坛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要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  相似文献   

18.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是核能发展的主要国家,对核安全合作具有浓厚的兴趣。推进“一带一路”核安全共同体构建是中国核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参与核安全国际合作的关键。而核安全国际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凭某一个国家是很难有效进行的。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者,中国有责任推进“一带一路”核安全共同体构建。核安全的特殊性,使核能领域的合作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大众安全观念和国际区域格局等多方面因素,而要实现核安全一体化的目的,必须通过法治化规范“一带一路”核安全共同体构建的框架体系、框架内容、规则制度体系,确保核安全共同体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9.
吴圣楠  邹强  王姣  雷雨  崔鹏 《中国减灾》2023,(23):10-13
<正>“一带一路”沿线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灾害风险最大、灾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居高不下的自然灾害风险,严重威胁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一带一路”沿线自然灾害风险研究,可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风险造成的损失。作为“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国际合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针对典型自然灾害类型,以全球视角全景展示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时空格局。本文通过总结图集主要具备的四点特色,介绍了该图集的编制背景、内容、过程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3月23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出席英国约克大学在北京举行的2013年学位授予仪式。张海迪因其在文学创作领域的杰出成就和为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进步所作贡献,被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在仪式上,张海迪对约克大学授予的荣誉表示感谢。她说,这个荣誉学位沉甸甸的,是对她个人学习和工作的鼓励,也是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成就的认可。张海迪表示,虽然童年患病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但是从没有放弃努力,她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张海迪希望今后中国残联与约克大学在残疾人的康复、教育科研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