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三儿”是兆韵洁的乳名。 兆韵洁是个聋人,在辽宁省建筑设计院晒图室工作。我们这个地方管“乳名”叫“小名”,一般是长辈们用“小名”称呼自己的孩子,含着一种很亲切、很关爱的亲情。因为父母也工作在这个单位,每每说到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在西柏坡会见一位外宾时 ,外宾问 :毛泽东 ,您怎么有毛泽东和毛润之两个名字 ?毛泽东幽默地笑道 :我还有第三个名字 ,你们不知道 ,我也不告诉你们。毛泽东的第三个名字就是毛石山。他在1923年9月28日致林伯渠等的信中说 :“此信托人带汉寄上 ,因检查极厉害 ,来信请写交毛石山 ,莫写毛泽东。”众所周知 ,毛泽东又叫毛润之 ;但他又叫毛石山 ,就鲜为人知了。毛石山这个名字有个演变过程。最初是在家里叫的小名 :石头 ,又叫石三 ,或石三伢子 ;长大后 ,它就改成了同样极富象征意义的“石山”。为什么小名要起“石山”呢?原来 ,母亲…  相似文献   

3.
1944年9月28日,陕北延安风雨交加,贺龙 的长子在医院呱呱落地。毛泽东闻讯高兴 地拿起电话,向在外地的贺龙报喜:“贺龙同志啊,恭喜你半百得子……” 贺龙第二天策马赶回延安。曾担任贺龙警卫员的贺炳炎闯进来说:“贺老总的儿子是下雨时生的,就叫雨生吧。”大家都说老总出世时下着雨,是条老龙;儿子出生时也下雨,是条小龙,于是议定孩子大名叫雨生,小名叫小龙。 可是,正在病中的贺龙的老搭档关向应却不答应。原  相似文献   

4.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把家长的社会地位与孩子的座 位挂上了钩。家长的地位越高,孩子的座位越靠 前。因此,竟出现了家长乱加“长”、假戴乌纱帽的 现象。 最近。听说有个小学生回家问爸爸:“你和妈妈是什么‘长’?老师要我填表格。”他的爸爸深知自己的地位与教子的座位间的利害关系,为不使孩子在老师面前黯然无光,便对孩子说:“你就填我是公司董事长,你妈妈是工厂人事科长吧!”家长戴此乌纱帽,孩子的座位自然往前靠,不用在角落里远眺黑板了。 岂料,事隔不久,班主任向这个孩子布置了两道“家长作业”:“回去叫你爸爸帮我弄点……叫你妈妈替我把……”孩子的爸爸、  相似文献   

5.
提起“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中华大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宋振中是烈士宋绮云、徐林侠夫妇的小儿子,小名森森,监狱中的难友们都亲切地管他叫“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这个绰号是怎样来的,谁也说不清。 60年代初,长篇小说《红岩》出版后,“小萝卜头”宋振中,这个可敬可爱的孩子已成为人们赞誉的小英雄,牺牲时他才9岁,是共和国最年轻的烈士。当人们知道“小萝卜头”的四个姐姐和两个哥哥还健在时,信件像雪片一样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飞来。人们希望更多地了解有关烈士的情况及其家人的过去和现在,记者也有同样的愿望。 珍贵的回忆 我专程走访了宋振平老人。她系宋绮云、徐林侠夫妇的长女,“小  相似文献   

6.
究竟是为了什么 班上有个轻度自闭症孩子叫龙龙.他有个很奇怪的习惯,每次在学校见到老师时,他都会很有礼貌的问好,但只要你应答,他马上就会说出一番让人又惊又怒的话语.比如他每次遇上我时,都会主动向我问好,只要我一回复,他马上就会带着调侃的语气,坏笑着对我说,“孙老师是大坏蛋,你快滚吧!”之类的言语.碰到这种情况,一般我都会赶紧离开,只要他跟前没人了,他也就无“话”可说了.  相似文献   

7.
都都     
“都都”是我尚在母腹的儿子(抑或女儿)的名字。自打准备怀孕的那一天起,我与妻子就开始为我们的“概念孩”起名。我说就叫“乐乐”吧,取快快乐乐之意。至于大名,男孩就叫“思蜀”;女孩就叫“思琴(秦)”。“思蜀”,是用刘禅“乐不思蜀”典故,望儿子不忘根本,同时妻子也是四川人;而“思琴”,就因我是陕西人了。我颇为自得,但妻子不喜欢,她说让孩子思这个那个的,闹得一脸的忧国忧民,何“乐”之有啊?妻说,名字是什么?名字不就是一个人的编号么。但人们往往却把名字看得太重,于是给孩子起名就有些像旅游,都喜欢往好的美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残疾人》2017,(3):48-49
残疾人亲属说 “我们有了这样的孩子千万别灰心,也不要觉得丢人,要及时带孩子去做康复训练.” 小蛋(化名)妈妈:我是驻马店市开发区关王庙乡熊楼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我的儿子叫小蛋(化名),今年4岁半.小蛋3个月的时候被诊断为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我们全家都非常痛苦,可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再加上家丑不可外扬,我们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孩子长大点可能就好了,也没去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大人和孩子们都叫我“大雨”。当时.我无法搞懂怎么会有这么个名字,只能理所当然又稀里糊涂地答着应着。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个名字是接生婆给起的。因为我出生时。整整下了七天七夜的大雨,泛滥的天津海河使无数的百姓遭殃。然而,接生婆所起的本是“大禹”之名,取的是大禹治水之意.并非通俗易懂的“大雨”。三十年后.当我赴浙江绍兴。恭恭敬敬地拜谒了气势磅礴的禹陵,才知道我是多么不配“大禹”之名.我实在是太渺小了。好在我远离故土多年,没什么人知道也没有人再叫这“大禹”的小名了。  相似文献   

10.
善人曹德旺     
一对农民夫妇生了一个智障儿,这让他们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他们终日为孩子的未来发愁。苦思冥想后,他们作出一个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十分重大的决定——花掉所有积蓄,买一头小牛,计划让孩子自己把它养大,并牵着这头牛帮别人家耕地。这样,被帮的人家起码能给孩子一碗饭吃吧?孩子不就可以自食其力了?然而,他们还没看到这良好愿望的实现,小牛就不幸夭折了。大人孩子一起,对着小牛的尸体痛哭了几天几夜。孩子不会说别的话,只是不停地嚷嚷:“我要牛,我要牛……”然而,他们家已经买不起第二头牛了。有个好心人告诉他们说,曹德旺是个大善人,写信给他,他一定会帮你们。他们写了。没想到很快有了回音,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到了福耀,曹德旺不但亲手把牛交给了他们,而且告诉他们养牛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这一家人,感动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在曹德旺身上,这种善举,多得连他的亲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数不过来。在飞机上,从报纸上得知某地一贫困家庭生了三胞胎,养育有困难,他就主动通过当地媒体联系,资助他们每月1500元钱;上下高速公路,他发现有一段路的转弯太急,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他就主动与政府部门沟通,出钱300万,拓宽了这段路面,并且修建了一座桥,给人们的出行增添了一份安全;他资助几百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月500元钱,直到他们大学毕业;他出资600万元,为福清高山中学建起了科技楼;他掏钱帮助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女子换肾……曾德旺说,每当碰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摸摸口袋,有多少拿多少。迄今为止,他用于慈善的钱已经超过1亿。  相似文献   

11.
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莎拉,一个叫克里斯蒂。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想请一位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他们搂着小狗来到朋友家,安然坐下。第一次训练前,女训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那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女训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夫妇俩商量以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要能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  相似文献   

12.
漫画与幽默     
驯狗“我想训练我的狗。让它想吃东西就叫。我驯了它有100次了。”“怎么样?它现在叫吗?”“不叫。不过,我不学狗叫,它就不吃东西。”牙科病人朋友的丈夫牙痛,去看牙医,怕得要死。牙医为使他平静下来,递给他一杯威士忌。朋友的丈夫一口喝光后,再来一杯。“好啦,”牙医说,“不怕了吧?”“对,”朋友的丈夫咆哮着说,“我倒要看看谁敢碰我的牙齿!”简而不明的广告南非哈拉布《星期日邮报》的一则广告可谓简而不明:“莫可维西林园,逢星期三、星期六下午4点30分喂鳄鱼,欢迎带孩子来。”丈夫看了笑道:“带孩子去看鳄鱼还是…  相似文献   

13.
我结婚的当天就做了母亲。我的大女儿叫柏青,这个名字还有点来历,她父亲在美国读书时和许多爱国的,在美国出生的台湾或香港同学一起办了一本杂志——《柏城青苗》。有一段时间,他负责编写《柏城青苗》。所以他给女儿取名“柏青”。当时,没有几个学生有孩子,大家都视柏青为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陈真 《中国保安》2004,(14):22-25
一名小学生在考试时因疏忽漏做了一道题,老师竟叫全班同学对其进行“帮助”使其吸取教训。于是,一个优秀而聪明的孩子就在同学的乱拳之下被打成了六级残废。  相似文献   

15.
正“再往前跑就扑到鸡了!”“哪里有鸡啊?”大理古城南门外的一塔路向东穿过月溪村到大丽路,程丹的家在月溪村靠近大丽路的边上,她的舞蹈工作室就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旁边是她家的两层木屋,院子里种着花也养着鸡,原来还有一只小黑狗见人就叫,后来她母亲拿去送给了亲戚。6岁的刘榆涵穿着淡紫色的舞蹈服,翘起小脚丫指着大玻璃窗外的一笼鸡,笑个不停,一个孩子笑,其他的孩子都跟着又说又笑。这是程丹春节前最后的一节课了,5到7岁的少儿班,跟她学习一年多的刘榆涵已经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理”和“礼”存于人们的实际关系中。有时两者相互冲突,激烈导常;有时却互相交融,配合和谐。一点小事,通过“理”和“礼”的关系处理,看出一个人品质是高尚,还是低劣?行为正派还是“出轨?”记得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讲过这样一件事。1937年,当他新到陕北苏区时,由两个孩子侍候他吃饭。他对一个孩子说:“喂”。拿点冷水来。”孩子毫不理睬他。他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一样。这时交通处长李克农同志扯扯他的衣袖,对他说:“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你不可以叫‘喂’,这里什么人都是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一得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讲解“认识论”时,我挂出一幅《小牛学耕》漫画,画面中间是一头小牛,小牛前面是个肩扛犁杖的农夫,牵着缰绳奋力向前拉,小牛后面是一个老者,两手攥着牛尾巴往后拉。老者旁白:“不会耕田,怎样下田?”农夫旁白:“不让下田,怎能耕田?”我要学生结合讲课内客,讨论漫画寓意,看农夫和老者到底谁的意见对。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市通州区二中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化学教师叫李圣珍,先后有60多名所谓“傻孩子”、“笨孩子”、“呆孩子”、“坏孩子”等被家长和学校认为没有希望了的孩子被家长送到了她的身边。他们每个人都有噩梦般的过去,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痛苦。可是,他们在李老师的家里生活、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却有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变化:有的考上了全国名牌大学并出国深造,有的在班级里成了“希望之星”、“双百生”、“读书大王”……是什么使这些连他们父母和老师都认为“没有希望”的孩子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究竟该如何把那些“问题孩子”塑成可造之才?我们非常想听听李圣珍老师的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19.
天上掉下个子怡妹妹 我叫章子男,是章子怡的哥哥。我父亲是北京电信的经济师,母亲曾是幼儿园的老师,全家四口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有一次母亲去参加同学聚会,看到人家身边都有两个孩子,好生羡慕,回来后就与父亲商量:“咱们再生一个吧。”1979年2月小子怡出世了。母亲原想要一个女儿,心想事成,女儿来了,真是心旷神怡呀!于是给女儿取名“子怡”。母亲的同学们也都是在那一年生的第二  相似文献   

20.
小幽默     
最佳分析一个杀人案查了好久仍未破案。长官愤怒地问警探:“现在又有人被杀,你什么时候才能将凶手捉拿归案?”警探立正说:“又一个人死了,说明我们又多了一条线索,我们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凶手有罪,只是还不知道凶手是谁。”死前的愿望法官:你就要被枪毙了,有什么最后的愿望?犯人:我希望穿上一件防弹背心。爱情历程你太太跟你刚认识时,她叫张惠芳同志;熟悉了就叫张惠芳;关系再进一步就改叫惠芳;接过吻后叫芳;上了床叫芳芳;蜜月时就心肝baby地乱叫。生过孩子又还原为芳;人老色衰叫惠芳;闹离婚时指名道姓叫张惠芳;法院判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