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11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711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探讨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的特点。方法收集相关市区711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按照死者性别、年龄、死亡原因、死者交通方式等项目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11例死者中男性多于女性(2.18∶1),21~60岁占70.6%,气温较低的季节发生交通事故较多,一天中高发时间段为6~8、18~20及23~1时,死者中以非机动车驾乘者和步行者居多,分别占41.4%和29.1%;肇事车辆主要为货车和轿车,分别占38.2%和25.1%;交通事故造成颅脑损伤导致死亡的占损伤致死亡的比例最高(54.7%),联合损伤致死的其次(30.9%)。结论本文数据来源地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案例的特点,与沿海其他较发达城市的相关调查数据相符,需综合治理以减少相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u DH  Guo SY  Li ZH 《法医学杂志》2008,24(5):342-343,348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可靠信息和参考数据。方法按照死者性别、年龄、死亡原因、事故发生时间及地点、事故车辆类型等相关参数,对深圳市4184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事故死亡人员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2.45∶1;事故在6:00~8:00和18:00~2:00发生最多;72%的案例在城郊主干道发生;死者主要交通行为方式分别为步行占44%,自行车骑车人19%,摩托车驾车人15%;肇事车辆以货车为主;死亡原因83.2%为颅脑损伤死亡,13.3%为多发损伤。结论深圳地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件具有明显特点,具有可防范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凭借不需要燃油,成本低、省体力、速度快等特点,深受普通百姓青睐.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农村的两轮、三轮、四轮电动自行车已经逐步取代人力自行车和摩托车,成为道路交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电动车在生产、销售、行驶等方面缺乏有效监管,不仅造成交通混乱,易发生交通事故,且发生交通事故后因无保险赔付,影响社会稳定.2013年,我所在的池州市发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8024起,涉及电动自行车1379起,占总数的17.1%;一般程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613起,涉及电动自行车47起,造成8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7.67%和7.62%.由此可见,加强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白茹  陈明 《法医学杂志》2017,(6):604-606
目的分析海口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特点,为死亡原因鉴定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受理的498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案例资料,对性别、年龄、案发时间、死者交通方式、肇事车辆类型及死亡原因等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死者年龄以21~40岁居多,男女性之比为3∶1;案发时间以每年3、4、5月及10月,每天的6:01~8:00及20:01~22:00为高峰期;死者交通方式以驾(摩托车和电动车)的发生率最高(30.9%);肇事车辆以摩托车和电动车为主(57.4%);死亡原因以颅脑损伤居多,胸腹部损伤次之。结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尸体检验对死亡性质及责任认定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2004-2013年全国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情况,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意外伤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查询服务中的事故查询进行交通死亡事故查询获得相关数据,分析不同时间、不同类型、不同路段交通死亡事故发生情况。结果:2004-2013年我国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共发生7716起,死亡33953人,整体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由机动车引起的交通死亡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呈现上升趋势。每年1-2月是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的高峰,到8月和10月出现两个小高峰,国道和高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路段。结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情况仍严重,应针对其发生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将死亡人数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300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太原市1996年~1998年发生的300例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尸检资料进行了分析。死者年龄多见于21~50岁 ;案发时间以6~8时、18~20时最多 ;案发地点以城市主干街道和城外主干公路为主 ;案发时死者以步行和骑车最多 ;肇事方式主要是机动车撞击行人 ;损伤部位以头面部和胸部最常见 ,且致死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反应死亡法医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性反应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点,从而解决困扰法医学工作者对过敏性反应死后诊断的鉴定要点。方法对华西法医鉴定中心1995―2004年尸检检出的26例药物过敏性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药物过敏所致死亡案例的死者年龄以31-40岁的例数最多,占了38%;26例因药物过敏所致死亡的案例中,12例为青霉素类药物过敏,为引起过敏最常见的药物;而药物使用途径引起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中以注射为主,共20例;以个体诊所及基层医院多发生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18例在使用药物后出现典型的严重的过敏性反应的临床表现;15例为在用药后半小时内发生死亡;病理解剖可见咽喉粘膜水肿20例,其中咽喉腔阻塞大于75%2例,50 ̄75%5例,25~50%7例,小于25%6例,显微镜下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咽喉粘膜者21例、肺组织18例;6例血清IgE检测值呈现出显著的升高。结论过敏性反应的死后诊断应结合死者的生前临床病史,死亡时间,生前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发现及血清IgE检测值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例海洛因滥用相关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相关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海洛因相关死亡案例死者的一般情况、毒品使用方式、死亡原因、法医学检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案例的死亡原因及法医病理学改变。结果本组案例死者多为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组织病理学检验为非特异性改变。死亡原因包括海洛因使用(或泄露)后急性中毒死亡(13例,占65%)、滥用海洛因后继发性疾病(3例,占15%)、吸食海洛因致吸入性窒息(2例,占10%)及戒断综合征导致死亡(2例,占10%)四种。结论海洛因滥用相关死亡者的法医学鉴定,需在全面系统的尸体检验基础上,结合实验室对死者体内海洛因及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综合案情资料、现场勘验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日0时30分许,嫌疑人驾驶小型汽车沿村级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某村北路段时,造成受害人死亡。嫌疑人酒驾,对致伤过程描述不清,且事发路段无监控。委托机关要求判断嫌疑车辆是否与受害人发生碰撞和碾压,并对事故现场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0.
胡寅  田露 《法医学杂志》2005,21(4):297-297
1资料1.1资料来源本文34例他勒致死凶杀案例由上海市刑科所2001~2002年的306例凶杀死亡检案中选取。1.2资料统计1.2.1死者性别、年龄34例他勒死者中,男性5例,女性29例,男女比例为1:5.8。死者年龄男性最小12岁,最大54岁;女性最小15岁,最大56岁。1.2.2死者被害原因34例勒死凶杀案例中,以奸情杀人最多,为15例,占44%,谋财害命的10例,占29%,家庭纠纷2例,占6%;其他7例。1.2.3死者被害方式及附加手段尸体上留有勒索物的17例,勒索物为绳索类的11例,勒索物为随身衣物的6例。勒索物打结的11例,结扣在项部的7例,结扣在颈前的4例。勒颈并附带其他伤害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分析精神病人尸体检验案例的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为医疗卫生服务和司法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物证鉴定中心2004—2019年受理并结案的精神病人尸体检验案例105例,分为疾病死亡、自杀死亡、意外死亡及他杀死亡4组,统计各组的常见死亡原因,分析各组之间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别的差异。结果105例中,男性60例、女性45例,精神病病程(12.9±10.4)年,死亡时年龄(51.3±11.4)岁,61.0%为精神分裂症。疾病死亡50例(47.6%),该组死者年龄最大、精神病病程最长、BMI最低,肺动脉血栓栓塞、呼吸系统感染、心脏性疾病是常见死亡原因。意外死亡26例(24.8%),交通事故是最常见死亡原因。他杀死亡15例(14.3%),全部为男性,颅脑损伤是最常见死亡原因。自杀死亡14例(13.3%),该组死者年龄最小,病程最短,高坠是最主要的自杀方式。结论了解精神病人的常见死亡原因有助于制定措施以降低该群体的死亡率。分析死亡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死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被监管人员死亡案件的特点,探讨被监管人员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此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05—2013年山西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受理的105例被监管人员死亡案例,对死者的性别、年龄、死亡原因、死亡方式、生前疾病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5例被监管人员中男性100名,女性5名;年龄分布为16~65岁。死亡原因以自然死亡为主,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非自然死亡中以自杀死亡者最多,占非自然死亡人员总数的54.5%。结论目前被监管人员死亡多由于疾病所致,司法部门应改善被监管人员的生活、劳动及卫生保健条件,并应加强其执法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损伤与疾病关系案例的特点。方法对本教研室近20年的219例涉及损伤与疾病关系的尸检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①219例中,20~59岁青壮年占71.7%;伤后<24h死亡占48.9%。②损伤以拳、足等钝器伤为主,以擦伤和挫伤多见,主要位于头、胸部。③疾病以心血管疾病最多,CNS疾病次之。④损伤与疾病相关的案例占71.2%,最常见的是“疾病为主、损伤为辅”。结论损伤与疾病关系案例的死者多为男性青壮年,冠心病和病理性脑出血是两个主要的疾病;将损伤与疾病关系分为“单纯损伤致死、单纯疾病致死、损伤为主疾病为辅和疾病为主损伤为辅”四类简单而实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窒息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1982年10月1日~2006年9月30日所作160例窒息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窒息死亡案例占整个法医学检案的9.9%,年龄:30~39岁的死者占整个研究对象的29.4%,平均年龄为31.25岁。性别:男性103例,女性57例。男女比例1.81∶1。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63.1%),其次为自杀(24.4%)和他杀(12.5%)。死亡原因:缢死最多(21.9%),其次为CO中毒(17.5%)、溺死(16.25%)等。医疗纠纷共计39例,均为新生儿窒息,主要发生在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76.92%)。结论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安全隐患意识等是减少窒息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窒息急诊抢救的临床技能是防止窒息引起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自行车交通事故中为明确责任大小,往往需要先明确横穿公路者交通方式是骑行还是推行,由于一些客观条件限制,证人证言、现场痕迹等证据不能明确该关键点,这就需要从尸体上寻找相关证据。笔者曾根据现场车辆碰撞痕迹及尸检所见,运用法医学知识,判断死者交通方式1例,现报道如下。案例资料死者吴某,女,31岁。2003年4月8日11时15分,与其丈夫一前一后骑自行车,当到达一划有人行横道线路口时,吴某先横穿道路,被一辆小货车碰撞,经抢救无效死亡。由于证人证言出现矛盾,推行还是骑行无法确定,如骑行,应负次要或同等责任,如推行,则无责任。现场勘查:自…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医疗纠纷法医尸检的特点,回顾性研究了1972~1998年27年间318例医疗纠纷尸检资料.在这第一篇报告中,介绍与死亡有关医疗纠纷发生上的一些特点:医疗纠纷尸检的案例数从1972~1983年的23例上升到1984~1998年的295例;死者中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别;年龄分布有两个高峰,10岁以下有104例(32.71%),20~40岁组161例(50.63%);发生在市(县)级中等大小医院的纠纷最多见,有195例,占61.32%,近年私人诊所的医疗纠纷明显增多;医疗纠纷尸检最常涉及外科(71例,22.33%)和产科(58例,18.24%);也简略讨论了206例非医疗过失纠纷和99例医疗过失纠纷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天然气不完全燃烧后废气中毒案件特点,为法医学鉴定以及事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4—2013年间上海市闵行区天然气不完全燃烧后废气中毒案件22例,从死亡人员一般情况、案件发生时段及天气、现场情况、尸体检验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案件中,男性死者15人,女性死者16人,年龄在2~82岁,事发时间主要在1和2月(各8例),事发地点基本在小面积公寓房(21例),所有案件中使用燃气热水器时排气口旁均留有较宽的缝隙。结论通风窗口在燃气热水器排气口旁边的小面积公寓房易发生天然气不完全燃烧后废气中毒事故,在寒冷季节应注意废气中毒现场的勘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中骨盆骨折的特点及成伤机制。方法收集65例发生骨盆骨折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对骨盆骨折的部位、特点、成伤机制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5例骨盆骨折案例中,骶髂关节脱位38例,且多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骨折;耻骨、坐骨、髋臼骨折主要以线性骨折为主,骶尾骨骨折以粉碎性骨折多见;合并盆腔软组织损伤54例,盆腔器官损伤8例,腹腔器官损伤44例。骨盆环损伤类型中,分离型32例,占49.23%;其次是压缩型,占26.15%;垂直型最少,仅1例,占1.54%。结论细致、全面地检验尸体,确定骨盆骨折类型,有助于分析成伤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为今后此类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2005--2008年间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亡案例18例,从案件的性质、损伤机制及特征等方面,总结此类案件的法医学特点。结果18例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者,年龄在21~55岁。其中,自杀14例,意外4例;颅脑损伤死亡14例,创伤性休克死亡4例。损伤以撞击、摔跌伤为主,部分存在碾压伤。结论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所致损伤具有其特征性,案件性质主要为自杀,部分为偶然的意外事件,具有可防范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损伤特点,为法医学检验与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1例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尸体检验案例,记录并统计死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现场失血情况、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部位、破裂处管壁硬化程度、颅脑损伤、血乙醇含量以及死亡原因等信息.结果 11例均为现场死亡,其中交通伤7例,高坠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