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CT测量西南地区汉族男性颅面径线,建立该地区汉族男性颅面径线与身高的回归模型,为法医人类学研究积累数据。方法收集273例西南地区汉族男性头部CT资料,确定颅面部7条径线,运用图像后处理软件进行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对所选径线进行测量。对各测量指标与身高的相关性运用SPSS 21.0进行分析,建立推断身高的回归方程,并重新选取50例样本代入该数学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建立了7条径线的线性回归方程(P0.05);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190~0.439,标准估计误差(SEE)为4.597~5.023 cm;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为0.494~0.524,SEE为4.418~4.458 cm。回代检验得y=83.959+3.589 x_6+2.573 x_2,±1SEE准确率最高,为30%;y=72.646+3.316 x6+1.586 x_2+1.553 x_4+2.211 x_3,±2SEE准确率最高,为92%。结论本研究所选取的7条径线与身高均有明显的直线相关性,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适用于推断西南地区汉族男性身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大鼠死后肌肉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肉类食品腐败程度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探讨EC作为尸体肌肉腐败程度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该法用于PMI推断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健康SD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后,保存在28℃环境中,于死后不同时间点提取大鼠后肢肌肉组织,用去离子水制成质量浓度为0.1 g/m L的肌肉浸渍液,并测量所得浸渍液的EC值和TVB-N含量。分析EC(x_1)与TVB-N(x_2)的相关性,建立二者关系的回归方程;分析两指标与PMI的相关性,并分别建立两指标与PMI(y)关系的回归方程。结果肌肉浸渍液EC、TVB-N随PMI的变化曲线走势基本相同;EC与TVB-N呈显著直线正相关,回归方程为x_2=0.14 x1-164.91(R~2=0.982);EC、TVB-N与PMI显著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9.38 x_1~3-370.68 x_1~2+2 526.03 x1-717.06(R~2=0.994),y=2.56 x_2~3-48.39 x_2~2+330.60 x_2-255.04(R2=0.997)。结论大鼠死后肌肉EC与TVB-N变化趋势一致,可以作为反映尸体肌肉腐败程度的指标,为腐败尸体PMI推断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推动人体身高推断的再研究和人体躯干段体表解剖标志间距推断身高的创新应用。方法建立人体躯干段体表解剖标志间距参数采集规范,采集933例长三角地区成年人群数据,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推断身高的回归方程。结果建立了以性别(x_1)、颈臀线(x_2)、胸耻线(x_3)、肩髂间距(x_4)、肩宽(x_5)5个变量与身高(y)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105.406+5.414 x_1+0.436 x_2+0.286 x_3+0.225 x_4+0.193 x_5。结论该方法适合法医快速、简便且较准确地推断身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不同评估方法间的差异。方法 1.选取211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X线片资料,用4种方法以压缩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与其后缘、上一椎体前缘、下一椎体前缘、上下椎体前缘高度均值比较,评估相应压缩程度并比较各方法间的差异。2.选取其中146例,测量压缩椎体相邻上方三个正常椎体高度,比较中位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与其后缘、上一椎体前缘、下一椎体前缘、上下椎体前缘高度均值的差异。结果 1.压缩椎体前缘分别与后缘、上一椎体前缘、上下椎体前缘高度均值评估的压缩程度,两两组间P0.05;但压缩椎体前缘与后缘、下一椎体前缘评估组间P0.05。2.正常中位椎体前缘与后缘、上一椎体前缘、下一椎体前缘高度组间均P0.05,而与上下椎体前缘高度均值组间P0.05,且一致性较好。结论本文不同方法对胸腰椎骨折压缩程度评估存在差异,压缩椎体前缘与上下椎体前缘高度均值比较评估其压缩程度更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腰椎高度X线测量技术,建立四川汉族女性身高的数学模型,为法医人类学研究积累基础数据。方法收集206例四川汉族女性个体按年龄分为A、B、C 3组,其中A组(206例)不分年龄,B组(116例)为20~45岁,C组(90例)为45岁以上,并应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r radiography,CR)技术分别测量所有样本腰椎CR片中5个椎体(L1~L5)前缘、后缘、中央高度(x1~x15),脊柱腰段中央总长度(x16),同时测量每个个体真实身高,对各测量指标联合与身高的相关性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推断身高的数学模型,并重新选取62例样本代入数学模型,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经线性回归模型假设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方程的推断标准误为2.982~5.004cm,相关系数为0.370~0.779,复相关系数为0.533~0.834。对每组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最高的方程进行回代检验,其中A组的y=100.33+1.489 x3-0.548 x6+0.772 x9+0.058 x12+0.645 x15的准确率最高,为80.6%(±1SE)、100%(±2SE)。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适用于推断四川汉族女性身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量全脊柱X线正侧位片中全椎体相关高度,建立四川汉族女性身高推断的回归模型。方法收集200例四川汉族女性个体,准确测量其身高,应用大平板多功能数字化摄影系统采集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所有样本正侧位全椎体高度,计算正侧位全椎体高度平均值,对各指标与身高的相关性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推算身高的数学模型,并重新选取30例样本代入数学模型,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全椎体高度与身高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性最高的是正侧位全椎体高的平均值,所建立的3个回归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利用侧位全椎体高建立的方程准确性最高。结论利用全椎体高度进行身高推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CT容积再现技术(CT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CT-VRT)测量西南地区汉族人胸骨柄体和,建立其与身高的回归方程。方法 160例(男、女性各80例)西南地区汉族成年体检者通过CTVRT(重建层厚1 mm)分别测量胸骨柄长和体长,二者的代数和即为柄体和。同时测量受检者真实身高,分别建立男、女性柄体和与身高的回归方程。结果分别建立了男、女性胸骨柄体和(x3)与身高(y)之间关系的一元回归方程(男性:y=135.000+2.118 x3;女性:y=120.790+2.808 x3)。两方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预测准确性均为100%。结论 CT-VRT能作为胸骨指标测量的有效方法。采用CT-VRT测量的胸骨柄体和能应用于西南地区汉族人身高推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微视野仪与视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探索检测眼底黄斑病变者最佳矫正视力的途径。方法对62例黄斑病变者(黄斑病变组,62眼)及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6眼)进行最佳矫正视力、微视野仪及视诱发电位的检测。结果 (1)微视野仪检测示黄斑病变组视网膜平均敏感度、固视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置信椭圆面积均大于对照组;视诱发电位检测示0.5周期/度(circle per degree,cpd)及2 cpd P100波振幅较对照组降低,潜伏期延长(P0.05)。(2)黄斑病变组最佳矫正视力与其视网膜平均敏感度、置信椭圆面积及黄斑中心2°、4°固视百分率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视网膜平均敏感度与P100波的振幅呈线性相关(P0.05)。(3)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053 x1+0.008 x3+3.897(y为最佳矫正视力,x1、x3分别为视网膜平均敏感度与2 cpd P100波振幅)。结论联合使用微视野仪与视诱发电位有助于判断黄斑区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客观最佳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颅骨影像学指标与眼外形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01例20~40周岁中国东北地区汉族成年男性,拍摄头面部正面相片和正侧位X线片,对面宽(x1)、上面宽(x2)、两眶宽(x3)、全面高(x4)、上面高(x5)、颅骨最大宽(x6)、额骨最小宽(x7)、眶宽Ⅱ(x8)、前眶间宽(x9)、全颅最大高(x10)、鼻骨最小宽(x11)、眶高(x12)进行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的推定眼内眦间距(y1)、眼外眦间距(y2)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025 x2+0.291 x3-0.011 x7+0.041 x10-0.525(R=0.613,SEE=0.222 cm)、y2=1.703-0.08 x2+0.573 x3-0.142 x4+0.421 x5+0.096 x7-0.256 x8+0.149 x9+0.071 x10(R=0.745,SEE=0.341 cm)。经回代检验,两方程在±1SEE的准确率分别为75.2%和80.2%。结论所建立的眼外形的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推定精度,可以用于实际颅骨面貌复原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兔死后角膜厚度变化规律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方法用空气栓塞法建立兔死亡模型。在兔死后0~72h,每隔6h进行角膜取材,切片后常规HE染色,用光学显微镜摄取全角膜图像,结合Motic Images Plus 2.0图像分析软件观察角膜上皮层厚度(x1)、角膜基质层厚度(x2)、全角膜厚度(x3)3项指标的变化值,并作统计学分析,建立与PMI(y)的回归方程。结果在兔死后72 h内,角膜基质层厚度和全角膜厚度均在死后12h开始增加,并在死后54h达到高峰,两者与PMI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0.070 2 x22+11.398 x2+1 634(R2=0.712 2,P0.05),y=-0.074 9 x32+12.036 x3+1 819.4(R2=0.675 0,P0.05)。结论角膜基质层厚度和全角膜厚度与PMI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且角膜基质层厚度优于全角膜厚度,可作为推断死亡时间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资料1.1案例1某男,63岁。2014年2月18日因交通事故受伤,伤后脊柱L1后凸畸形,棘上及棘旁有压痛、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当日CT矢状位二维重组片示L1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前缘见碎骨片前突,但椎体高度压缩未达1/3(图1-①);伤后7月余复查CT片示L1椎体陈旧性骨折,椎体压缩变形、变扁,上缘形态不规则,椎体密度不均匀增高,T12/L1椎间盘疝入  相似文献   

12.
视盘RNFL厚度改变与视野缺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的关系及其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采用GDx VCC和Octopus自动视野计对外伤视神经病变52例进行检查。按照视野有效值分组(组1-重伤组,组2-轻伤组,组3-轻微伤及以下组),统计其平均RNFL厚度,对各组的RNFL厚度进行方差分析;同时对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指数(MD、MS、sLV)、视野有效值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组1的RNFL平均值36.300±8.456 95μm,组2的RNFL平均值53.647 4±15.453 06μm,组3的RNFL平均值60.903 6±9.535 14μm。通过方差分析,组1~3各组间差异显著,各组两两相比较差异显著。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有效值、MS呈正相关(r=0.543、0.400,P0.05),平均RNFL厚度与MD、sLV呈负相关(r=-0.450、-0.440,P0.05)。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有效值、MD、MS、sLV的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0.967X+19.508、Y=0.095X-10.858、Y=0.175X+9.187、Y=-0.205X+20.215;二次项方程分别为Y=-0.037X~2+5.208X-93.795、Y=0.010X~2-1.325X+50.111、Y=-0.008X~2+1.103X-15.606、Y=0.004X~2-0.520X+22.232。结论 RNFL厚度检测具有客观评定视野的法医学价值,有望成为评估视野的一种客观、形态学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脚手长及相关部位推测身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脚长、手长及相关部位与身长的相关关系。对 489名男女青年进行了脚长、脚掌宽、手全长、食指长、中指长、小指长和身长的测量 ,并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男性各项指标与身长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呈直线正相关。其直线回归方程包括 :(1) y =93 5 5 + 3 2 6x (用脚长推测身长 ) ;(2 ) y =130 79+4 18x (用脚掌宽推测身长 ) ;(3) y =76 15 + 5 33x (用手全长推测身长 ) ;(4)y =10 8 6 1+ 8 76x (用食指长推测身长 ) ;(5 )y =94 85 + 9 47x (用中指长推测身长 ) ;(6 ) y =12 0 79+ 8 6 8x (用小指长推测身长 )。女性手全长和中指长两项测量指标与身长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其直线回归方程包括 :(1) y =119 86 + 2 44x (用手全长推测身长 ) ;(2 )y =12 9 89+ 4 0 8x (用中指长推测身长 )。女性的脚长、脚掌宽、食指长、小指长等 4项测量指标与身长的线性关系不明显 ,其推测身长的方程式不宜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房水中钾离子浓度进行死亡时间推断的可行性。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10组,以空气栓塞法处死后,于不同的死亡时间点分别采集房水和玻璃体;用Vitros 950干式自动生化仪对所有样本中的K+、Na+、Ca2+三种离子进行浓度测定;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房水中钾离子浓度变化与死亡时间呈高度相关,对应的回归方程为:PMI=1.572-0.597×[K+]+0.107×[K+]2-0.002×[K+]3。其相关系数(R2=0.95)明显高于同批样本的玻璃体钾离子浓度与死亡时间的相关系数(R2=0.5)。房水、玻璃体液的Na+、Ca2+浓度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利用房水钾离子浓度推断死亡时间可获得较好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计算机放射学(computer radiography,CR)X线摄影方法,摄颈椎侧位CR片,测量颈椎高度,建立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并评估放射学方法测量颈椎高度推算身高的可行性.方法 在150例四川汉族成年活体男性颈椎CR片上测量C3~C7前、后缘高度,同时测量其身高.通过各项颈椎测量指标与身高的线性回归分析,建立颈椎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身高预测值与实际值的配对t检验、残差分析、等方差性检验以及共线性检验等方程的预测与诊断.结果 共建立有统计学意义的一元回归方程31个,多元回归方程20个.所建立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在0.656~0.259范围内,身高估计值标准误在4.30-5.79cm范围.结论 所建立的回归方程适用于四川汉族成年男性颈椎身高推算.应用CR放射学方法测量颈椎高度推算身高,可以为法医学个人识别身高推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临床经过冯某某,男,1942年出生。2012年4月23日因与他人争吵、被人推倒,坐跌于地。当日因"摔倒1小时余"至医院就诊,查体"腰3、4处压痛,活动受限",X线片示L1椎体呈楔形改变,前缘高度压缩稍大于1/2(图1);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予保守治疗。5月4日MRI片示L1椎体呈楔形变扁,局部骨质水肿,椎体后缘骨片略后突,硬膜囊前缘及神经根受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死后眼玻璃体液钾镁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取健康家兔处死,死后不同时间于双眼玻璃体液交替微量取样,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样本中[K+]、[Mg2+],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死后12~120h,家兔玻璃体液中[K+]由11.01mmol/L上升至32.97mmol/L,[Mg2+]1.12mmol/L上升至2.22mmol/L,两种离子浓度与PMI进行回归分析自变量为[K+]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y=0.1756x2-3.3188x+29.804(R2=0.9868);自变量为[Mg2+]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y=-46.916x2+248.01x-213.81(R2=0.9340);自变量为[K+]和[Mg2+]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y=-17.55-4.82[K+]+0.20[K+]2+75.77[Mg2+]-19.47[Mg2+](R2=0.9881)。用[K+]的方程推测PMI,当[K+]<26.0mmol/L(PMI<60h)时,平均偏离时间为2.7~9.4h,当[K+]>28mmol/L(PMI>72h)时,平均偏离时间>15h;用[Mg2+]的方程推测PMI,平均偏离时间几乎均在10h以上;用二元方程推测PMI,平均偏离时间较前两者小。结论死后眼玻璃体液[K+]、[Mg2+]随时间延长而升高,且浓度变化与时间呈强相关性。但从实际运用角度考虑,R2<0.98,或平均预测偏离时间过大的回归方程,不宜用于PMI推测;应用多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是提高推测PMI准确性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标准三联体亲子鉴定的非父排除率(PE)进行公式推导和实验验证。方法基于PE定义自行推导公式:PE=sum(P_i~2(1-P_i)~2)from i=1 to n+sum(P_iP_j(1-P_i)~3)from ij to n+sum(P_iP_j(1-P_j)~3)from ij to n+sum(P_iP_j(P_i+P_j)(1-P_i-P_j)~2)from ij to n。将该公式与前人报道的5个公式(1)~(5)进行对比,计算AGCU EX20系统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PE值。根据1 000例单亲样本和1 000个无关个体样本设计真实实验,计算PE真实实验值。以随机模拟法产生1 000万对模拟亲母子和1 000万个随机个体,设计模拟实验计算PE模拟实验值。在19个基因座,统计各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之和(S),将PE的公式值、真实实验值和模拟实验值进行对比。结果当S=1时,公式(1)、(2)、(5)、(6)计算结果完全一致,且符合真实和模拟双重实验验证。当S≠1时,公式(1)、(2)、(5)、(6)计算结果有较小误差。公式(3)、(4)的计算结果有较大误差。结论本研究推导的公式(6)与经典公式(1)、(2)、(5)均可用于标准三联体亲子鉴定。S值对PE公式计算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鼠死后视网膜细胞mR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检测死后大鼠视网膜细胞mRNA的降解和死亡时间(PM I)的关系,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方法。方法应用复合荧光RT-PCR技术,检测死后不同时间(2、4、6、8、10、12、14、16、18、20、22、24、26、28h)大鼠视网膜细胞β-actin、Pgk1和Rp l 4 mRNA水平,以立即处死大鼠作为对照。方差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死后28h内,大鼠视网膜细胞β-actin、Pgk1、Rp l 4 mRNA水平均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3个管家基因mRNA的降解与死亡时间的线性拟合回归方程分别为:Yβ-actin=-4436.205Xβ-actin+127581.7(r2=0.976),YPgk1=-1993.884XPgk1+57651.54(r2=0.973),YRp l 4=-1189.791XRp l 4+34533.46(r2=0.955)。结论大鼠死后视网膜细胞mRNA的含量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解,与死亡时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2):131-135
目的利用GC-MS检测死后家猪脑组织的代谢产物,推断死亡时间。方法成年家猪大脑,置于25℃、75%RH的人工气候箱中,于0 h-84 h内,每间隔6 h取材,GC-MS检测各时间点脑组织代谢物变化。结果PCA显示:平台期和窗口期的时间组彼此分开。建立PLS模型,通过VIP> 1且Kruskal-Wallis检验(P <0.05)筛选出18种重要的代谢物,线性回归模型和参数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方程为:Y_(PMI)=6.610+16.29X_(十八烷酸)+14.56X_(5-氨基缬草酸)+5.517X_(丙氨酸)(R~2=0.909、SE=6.323)或Y_(PMI)=15.78+9.690 X_(5-氨基缬草酸)+86.45X_(亮氨酸)-82.35X_(甘氨酸)(R~2=0.952、SE=4.271)。结论 GC-MS检测出家猪死后脑组织的多种产物与PMI存在显著相关性,证实了其理论和技术推断PMI的可行性。综合多指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PLS-DA等多元模式分析方法建立PMI推断模型,可提高推断模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