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深刻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反思工业文明的产物.西方国家由于制度和文化上的缺陷和弊端,很难在世界生态价值观深刻变革中发挥引领作用.而当代中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结合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传统文化天人调谐思想的文化优势,必然引领世界新生态价值观的建立和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潮流.  相似文献   

2.
消费主义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在我国主要表现为过度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和攀比性消费。抑制消费主义,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推进绿色消费,需要以生态文明引领法治建设,完善绿色消费制度体系;以生态文明引领政治新生态,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文明引领供给侧改革,创新绿色生产方式;以生态文明引领消费文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作为发展中大国之中国时下是多种文明相互渗透,我们能否为人类创造出一新的文明形态?通过多年的马克思哲学和发展战略的结合研究,参照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后工业文明创意,受启于韩民青同志的“转移式发展”的战略思想,我提出我国的未来文明形态应是跨越西方发达工业文明,创建新的信息·生态·人道文明,不应再去赶超西方工业文明。  相似文献   

4.
唐叶萍  ;郭大俊 《求索》2008,(6):102-104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也是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都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要实现生态文明,可从以下路径着手: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以有限发展观为哲理依据的思维方式;建立以天人合德为价值基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生态文明的行为方式;以市场经济为运作机制,完善法律制度,保障生态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工业文明在走向辉煌的同时,同农业文明一样,被扬弃也是其必然的"归宿"。因为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伴随而来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人类确立新的生态文明观,构建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6.
陈勋儒 《前进论坛》2010,(11):52-54
<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是一种人类积极维护生态健康的高级文明发展形态。生态健康是人类与生态关系的健康,积极维护生态健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之意。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国家理念,多样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全国蓬勃兴起。生态文明摒弃了工业文明破坏自然的特征,强调社会经济发展应积极维护生态健康,不能超过生态安全阈值,要在把握自然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消费模式、文化制  相似文献   

7.
陈军  成金华 《理论月刊》2012,(10):140-145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国内学界围绕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理论与实践意义、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分析以及政策措施等主要问题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在研究内容上,问题的针对性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研究技术上,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研究视野上,考察的宽度和广度上还需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加以拓展。这是认识生态文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8.
娄瑞雪 《新东方》2011,(6):59-62
环境问题与工业文明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制度层面的综合变革才能有效遏制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克服了工业文明的弊端,但是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实践中并不顺畅。笔者通过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生态文明的内涵考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工业文明的解构和生态文明的建构两方面来研究深层生态学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的生态文明思想。工业文明的解构是指对工业文明的批判,目前人类文明(工业文明)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远离地球和过度开采这两方面。生态文明的建构是指斯奈德为工业文明所面临的问题寻找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宙 《前沿》2009,(8):125-127
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又称绿色文明或环境文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伦理价值观的转变。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在于造就生态人——生态文明的主体,以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协调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化解当前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1.
当代人类面临危机,不仅仅是资源与环境的危机,更是工业文明的危机。生态文明预示着当代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新文明的时代已经开启。处在新旧文明交汇中心的中国,肩负着生态文明模式创新的时代角色。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文明之路,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教育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广庆 《理论月刊》2013,(1):163-165
由生态危机所引起的人类社会关系的失衡使人类文明在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走向生态文明成为必然。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的社会本质;要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中寻找生态文明的有益思想;要按照人的思想行为发展规律,培养人的生态意识,促进生态文明意识的社会传播和个人生态文明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需要深入勘探的学术疆域,本文围绕三个基本问题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的10个思考.一是在为什么的问题上,提出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变革性反思,指出传统工业文明受到两个基本的限制,即自然资本对于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增长对于生活质量改进的限制,中国发展生态文明就是要处理好自然资本和生活质量的双重挑战.二是在是什么的问题上,认为生态文明是要用较少的自然消耗获得较大的社会福利,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是按照生态文明的原则实现传统工业文明的任务,为此需要转向循环型的新型工业化、紧凑型的新型城市化、功能型的新型现代化.三是在怎么做的问题上,强调中国生态文明需要遵循从文化到制度再到物质层面的推进顺序,提出了需要内化于生活之中的生态文明基本法则,呼吁中国的企业、社会和政府创新要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刘传江 《世纪行》2013,(10):34-37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最高政治主张,十八大报告则用更大篇幅描述了该主张的升级版。如何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用怎样的思路去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笔者基于自己近年来的研究思考,试图从新文明形态、新发展手段、新转型理论、新转型方向、新经济形态、新战略资源、新发展路径、新决定因素、新支柱产业和新经济模式十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仅供有兴趣的政界、学界和商界人士参考与批判。一、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涨,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这是不同于工业文明的另一种进步,但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激烈竞争的今天,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使科技创新面临着发展困境。对此,可结合我国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应将生态伦理纳入科技伦理的范畴,在价值观上将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进行统一;加强科技创新与生态学相关领域的结合,向绿色科技方向发展;注重对传统科技领域的创新升级,使其与新兴科技领域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6.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17):10-14
“如果蜜蜂从世界上消失了,人类也将仅仅剩下四年光阴。”说这话的人。是爱因斯坦。蜜蜂虽小,却是地球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人类关系密切的1000多种植物靠它授粉,山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中的显花植物也靠它传粉,来完成大自然的生存和繁衍。一旦蜜蜂消失,将造成地球生物链的断裂。人类经历了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以人的需求和欲望为中心,不断向自然索取,导致生态惨遭污染破坏,物种加速灭绝。资源过度开采浪费,不仅使人类生存面临严重挑战,也使许多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只有改变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危机,人类才能进入生态文明。而进入生态文明,首先必须“生态觉醒”。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具有深厚的哲学蕴含。它集中体现了自然观的转变、实践观的变革、伦理观的扩大和发展观的深化。有机论的整体自然观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前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生态文明的实践理念;关爱自然是生态文明的价值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必然超越资本主义和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我国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在执政党领导下,自上而下推动的,这一点和西方国家自下而上由社群推动的生态政治截然不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更加要注重发挥国家职能,需要对马克思国家职能观进行合乎时代的解读,并适时拓展国家的生态职能。  相似文献   

19.
事实证明,西方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是事倍功半的,我们要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要确立生态文明理念,克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明确各个国家、组织、个人的道德和法律责任;创建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同时,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赵俊俊 《中国发展》2008,8(3):13-16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要求。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依据,而且是解决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诸多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一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要完善环保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