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返,竟不得见.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导刊》2014,(5):48-48
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门,刖跪击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晏子入见,景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发乘六马以出正门,刖跪击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寡人以子大夫之赐,得率百姓以守宗庙,今见戮于刖跪,以羞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  相似文献   

3.
论语之美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日:“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14,(6):52-52
咎犯夜哭 【原文】 文公反国至河,令:“笾豆捐之,席蓐捐之,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者后之。”咎犯闻之而夜哭。文公曰:“咎氏不欲寡人之反国耶?”对曰:“笾豆,所以食也,而君捐之;席蓐,所以卧也,而君弃之;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而君后之。今臣与在后中,不胜其哀,故哭也。且臣为君行诈伪以反国者众矣,臣尚自恶也,而况于君乎!”再拜而辞。文公止之,乃解左骖而盟于河。(群书治要·韩子)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13,(2):51-51
[原文] 甘茂者,下蔡人也,秦武王以为左丞相。谓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河,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茂谓向寿:“子归言之于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也。”寿归以告王。王迎茂于息壤。茂至,王问其故。  相似文献   

6.
【原文】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孝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  相似文献   

7.
辞千金之赐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  相似文献   

8.
古代论隐私     
《韩诗外传》第九卷第十七章,有这样一段故事: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礼。”  相似文献   

9.
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同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音西)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欲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12,(6):54-54
孔子侍坐于哀公,公问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对曰:“夫人道,政为大。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之不为,百姓何从?”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父子亲、  相似文献   

11.
张广宇 《群众》2013,(10):31-32
《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相似文献   

12.
狡兔三窟     
冯谖(音暄)[谓孟嘗君]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於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於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嘗君。冯谖先驱,诫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懼,遣太傳賚(音基)黄金千斤,文车二駟,服剑一,封书谢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諂谀之臣,开  相似文献   

13.
成語故事     
驚弓之鳥 異日者,更羸與魏王處京台之下,仰見飛鳥。更羸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而鳥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間,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  相似文献   

14.
门庭若市     
〔邹忌不若徐公之美,而妻、妾、客皆以为美于徐公。〕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为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今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音基)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相似文献   

15.
好放债     
好放债一人好放债。家已贫矣,止余斗粟,仍谋煮粥放之。人问曰:“如何起利?”答曰:“讨饭。”好放债...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13,(6):49-49
【原文】 吴王夫差兴兵伐齐,掘为渔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欲以会晋。恐群臣之谏也,乃令于邦中曰:“寡人伐齐,敢有谏者死。”太子友乃风谏以发激吴王之心。以清朝时怀丸挟弹从后园而来,衣洽履濡。吴王怪而问之曰:“可为如此也?”友曰:“游于后园,闻秋蝉之鸣,往而观之。夫秋蝉登高树,饮清露,其鸣悲吟,自以为安。  相似文献   

17.
世相谈屑     
“红二代”这个词“红二代”一词,不知何人所创,近年颇流行,市井及菜鸟记者喜用之。查其语义源流,初为元勋后代之谓,后扩至一般老高干(新高干不在内)之后代。然细审之,此词实不通不妥,乃殊不科学之用语,故官方文献绝不采用。“红”指何人,父辈乎,二代乎?传代乎?“红”乃革命、革命者、革命传统之谓,然高干二代必红乎?而工农子弟不红乎?非工农子弟不红乎?若认可工农子弟、各阶层子弟亦红,何不也称为“红二代”?然绝不可以。若皆称之,则此词亡矣。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14,(12):51-51
子方仁厚 【原文】昔者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于御曰:“此何马?”御曰:“故公家畜也,疲而不为用,故出放之。”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群书治要·韩诗外传)  相似文献   

19.
毛遂自薦     
〔秦圍邯郸,趙使平原君求救於楚,約與門下食客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从(同縱)於楚,約与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得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今日乃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同早)得處囊中,乃穎脱而出,非特其末見而矣。’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傅》  相似文献   

20.
据云林彪进东北,有算命先生拆其字,曰:“‘彪’为三虎,三虎在林中,进可攻,退可守,无往而不胜也。”故林彪麾下东北野战军三支主力有“三虎”之美称。“三虎”者,一纵、二纵、六纵也。一纵,号称“天下第一军”,为林彪麾下主力之主力。辽沈战役后,一纵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抗美援朝,三十八军首批出国参战,在第二次战役中重创美李军,获“万岁军”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