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作为公共行政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已经逐渐为人们所称道,它以管理形式的创新和业务流程的再造,为政府转变职能、实现"阳光行政"构筑了一个有效载体,向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迈出了一大步。然而,我国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实践中还是一个新生儿,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成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湖北省孝感市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提高政府效能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坚持改革创新,在加强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创建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平台,形成以市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县行政服务中心为主体、乡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村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四级行政服务网络,有力地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了政府效能,优化了发展环境,促进了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2012年以来,河南省新乡市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抓住审批服务、招标采购、资金收支、监督检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构建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相互促进、有序高效的"四位一体"服务监督体系,规范权力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加强行政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优质高效审批服务。新乡市在市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大厅设置194个服务窗口,进驻45个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可以办理530项行政管理事项。同时,新乡  相似文献   

4.
以保障公民权为价值取向的行政执法,决定了执法主体确立诚信理念的必要。生态行政的中心理念是行政主体及其行为与行政客体对象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平衡。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行政执法信用失范严重破坏了行政生态。政府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只有加强行政文化创新,确立"合作型行政",实行有限管制,政务公开,以及建立失信惩治制度等这些有效的重塑行政执法信用的机制才能促进生态行政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析行政协调机制——以行政服务中心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浩 《行政与法》2010,(1):13-16
行政协调既是行政服务中心履行的一项基本职责,也是其健康发展的应然状态。作为行政服务中心机制建设的核心内容与关键环节之一,行政协调机制的健全与否决定着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成败。因此,准确把握行政协调机制的内涵与本质,合理优化行政协调机制的功能与作用是推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作为打造服务型政府,推动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载体行政服务中心因缺乏行政主体地位、权限设定混乱、信息不透明、监督缺位,导致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要通过赋予行政服务中心应有地位、实施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制度、增加信息透明度、完善监督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丹 《行政与法》2009,(6):30-32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强化服务型政府理念促进行政收费制度的规范化是重新审视行政收费的理论基础.行政收费实质上就是由行政机关提供特定的服务,由行政相对方支付费用的一种行政法律关系.在此意义上说,行政收费法律关系体现了政府柔性管理方式"行政契约"精神内核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监察》2011,(8):65-F0003
江苏省靖江市以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为目标,紧紧依托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将便民服务向镇村延伸。实行市级审批,服务事项由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和管理。镇成立便民服务中心,村建成便民服务室,设计专门软件链接市镇的办件程序,每个服务事项流程清晰、程序川页畅、时限明确,实现了便民服务三级联动。全市加强了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室)的建设,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总计为民办实事12893件。  相似文献   

9.
行政收费是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或事业单位在依法提供公共服务中,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一定费用的行政决定。国家在收税之外可以向行政相对人收费,是因为有"弥补财政收入不足"理论、"准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理论、"负外部效应矫正"理论、"行政特别支出补偿"理论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理论等多种理论所支持。行政收费可分为工本费、使用费、受益费、特许费和特别收费费,不同种类的行政收费对行政相对人财产权的影响也有差异,法律、法规和规章可根据这种差异分别设定行政收费。收支分离、目录管理和许可管理是行政收费合法保障的三个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10.
近期,河南省济源市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开展"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要求各单位将所有审批职能从各科室分离出来,集中到新成立的行政审批服务科,所有新成立的行政审批服务科一律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各单位要向行政审批服务科充分授权,使所有审批事项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一次性办理到位,提高了行政效能。整合行政职能,精简审批事项。在  相似文献   

11.
服务型政府与行政法转型——基于“善治”理念的行政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服务型政府无论是从理念还是从制度上都向行政法提出了挑战。服务型政府之服务的内涵包括作为服务之核心的"生存照顾"、基于生存前提下的个人发展和借用私法的方式履行服务职能三个层次。我们可以通过对"依法行政"原则之重新解释来为服务方式的多样性提供合法性依据。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法需要从给付行政、参与行政和透明行政等三个方面实现观念和制度之转型,以确保政府能够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善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在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通过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推进"简政放权"举措,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了服务型、廉洁型、效率型政府的建设步伐。泉州市以直接下放、授权、内部调整权限、服务前移等方式对相关行政审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这为加强司法行政机关思想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承担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监管改造、社会管理服务等职能的部门,肩负着思想政治上的"领导"、重大工作上的"指导"、执法办案上的"督导"和队伍建设上的"引导"责任,其自身思想作风的好坏对基层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司法行政机关必须提高机关工作的层次和绩效,坚持在为民服务、推进作风上走前列、当模范、作表率,努力把司法行政机关建成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党委办事机关和基层领率机关。  相似文献   

14.
陈汉雄 《中国监察》2011,(20):46-46
行政服务中心作为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政务服务均等化、规范化、高效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探索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长效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5.
行政服务中心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厘清行政服务中心的本质属性、理论依据和发展演进历程是推动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行政服务中心的概念界定入手诠释了其本质属性,从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三个视角探讨了行政服务中心的理论依据,从顶层设计、调试运行和增质提效三个阶段梳理了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发展演进的基本路径,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行政服务中心未来发展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初,浙江省在巩固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将便民服务网络延伸到村(社区),建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完善了五级公共服务体系。浙江省委、省纪委领导高度重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省纪委、监察厅会同省民政厅等9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工作推进情况月报制度和工作联系点制度,通过召开现场座谈会、  相似文献   

17.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民生为先导,以公平正义为基础,加强行政决策制度建设,通过相关决策内容和决策日标的调整,推动政府职能有效转变。行政机关应当运用法治、规则和程序,以"行政公开"与"行政参与"的程序理念为内核,建立具体的正当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这些规则包括:(1)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制度要求政府除对依法保密的事项外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整个过程将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依照法定范围和法定形式公开,公众有权查阅。(2)公众参与。实行听证制度,扩大其适用范围;完善  相似文献   

18.
试论行政收费的可诉性及合法性审查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行政收费制度虽然由来已久,但是有关行政收费的实体法和程序法都不完善,行政收费的可诉性及其合法性审查标准至今没有定论。本文从区分构成行政收费的设立行为和执行行为的可诉性进行分析,试图对行政收费的可诉范围进行界定。并且从设立行为、执法主体、设立和执行程序等方面归纳对行政收费的合法性审查标准。最后就完善行政收费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金良  江滨 《中国监察》2010,(14):24-24
近年来,湖北省狠抓省、市、县、乡、村五级行政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省直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建立了行政服务大厅,95%的市、县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79%的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厅,60%的行政村建立了便民服务室,2009年全省五级行政服务网络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787.36万件,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20.
方华 《法制与社会》2010,(19):148-149
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部门大胆创新,将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引入到行政服务领域,推行行政服务标准化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阐述了创建和推行行政服务标准化的原因,并结合山东省新泰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实践,概述了新泰市行政服务标准化体系的主要内容以及取得的成果,阐述了新泰市行政服务标准化实践对在全国行政服务机构推行行政服务标准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